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李清照赴越(今浙江绍兴),居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她悲痛不已,重立赏收赎。至此,所有图书文物大部散失。
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
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原词:
《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释义: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扩展资料:
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
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这里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运用凄清的音乐性语言进行抒情,又却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声声慢·寻寻觅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
<声声慢>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李清照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声声慢创作背景
声声慢创作背景是李清照独自承受着国破家亡、丧夫之痛和颠沛流离的痛苦,她将这所有的哀伤与无奈,都寄予了这首《声声慢》。《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创作的。在公元1127年,赵明诚因奔母丧南下金陵,而后李清照也于秋季南下,明诚家的书册由于兵变被焚,这一系列不幸接踵而至。接着在公元1129年,赵明诚...
声声慢写作背景
李清照声声慢写作背景是: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具体写作时间待考。多数学者认为是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作者中年时期所作。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
《声声慢》的创作背景
李清照在北宋灭亡后,南渡时所写。李清照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居无定所,身心憔悴,生活颠沛流离,因此创作出这首词。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怀念、对亡夫的悼念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孤苦无依的悲苦。全词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层次分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词作。
李清照《声声慢》写作背景
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原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
《声声慢》创作背景是什么?
《声声慢·寻寻觅觅》创作背景是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
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和【声声慢】和【一剪梅】各自再怎样的背景下...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代表作,其哀婉的凄苦情感动了无数读者。这首词作于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病逝、文物丢失的背景下。词人通过描绘残秋景色和独居生活的寂寥,表达了自己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悲痛心情。词风深沉凝重,一改前期的开朗明快,体现了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情感深度和现实意义。《一剪梅》...
声声慢李清照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 那个时候她独自一人在异乡漂泊,流离失所,于是就更加怀念往昔的生活; 而回忆本身就会增加人对现实的苦楚感受, 这样, 回忆和现实的悲伤重叠了,就变成了这首词的独特韵味。叠字的连贯使用,它们被巧妙融合在一起, 细微地传达出词人此时的感伤心境。"寻寻觅觅",是内心空虚的...
李清照词《声声慢》赏析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名作,词作抒发的不是闺怨闲愁,而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的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时代依托,有了现实性和社会性。因此,《声声慢》堪称千古绝唱。《声声慢》。这个词原来有一个题目叫《秋情》,意指秋天的情怀、秋天的情趣。...
声声慢这首词是什么时期的作品
声声慢创作背景: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具体写作时间待考,多数学者认为是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作者中年时期所作。《声声慢》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