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推行的经济政策

如题所述

主要政策如下:

1、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2、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3、经济调整阶段(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4、改革开放(改革农村和城市,改变了经济结构。

5、和经营方式,开放沿海,经济特区)。
6、92年改革开放深化,破除姓资姓社问题,确定。

7、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8、中国加入WTO。

扩展资料:

建国后中国经济政策的意义:

战争时期的经济政策作为特殊条件下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行为,对于维持经济运转、支持战争起着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多次对外战争,积累了丰富的制定和实施战时经济政策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研究历次战争时期经济政策的规律并预建新时期的战时经济预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知网-建国60年来党的民营经济政策探索之路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知网-新中国成立后战时经济政策实施的经验与启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3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缓解困难地区财政运转压力,决不让基本民生保障出问题。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既保障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出空间。只要就业稳、收入增,我们就更有底气。

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扩展资料:

经济政策的影响

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与计划体制相比较,市场机制无疑更有效率。但是,市场机制并非万能的,它还存在着许多缺陷,而这些缺陷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在宏观上表现为一个盲目、自发的过程,一方面,单个市场主体对于信息的获取是不完全的;另一方面,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市场主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当价格信号显示出某种产品的生产有利可图时,生产者会蜂拥而至,趋之若鹜;一旦该产品生产过剩、相对价格水平自动降低时,商品生产者明白过来已为时晚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政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10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994~1997)
1、宏观经济背景:
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至1993年增速分别为42.6%和58.6%,大大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状况,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过热与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次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为了给经济过热降温,受当时宏观调控经验不足的局限,国家相关部门往往采取“紧缩到底”的政策手段,使经济由过热一下子陷入过冷.这种热与冷的转换,好像是快速行驶中的急刹车,经济过热是消除了,但又面临着如何启动经济的问题.热与冷的骤然交替,造成剧烈的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决策部门认识到,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一松就热、一紧就冷”的传统做法,做到既要为经济过热降温,也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防止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再次发生.于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中央适时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对过热的经济实施恰如其分的宏观调控,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
2、相关措施:
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实现了软着陆.
3、效果分析:
经过三年的努力,1996年终于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到9.6%,通货膨胀率降到6.1%;1997年进一步巩固“软着陆”的成果,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
总体上来看,这次调整由于方向明确,措施得力,在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集中解决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问题,所以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其突出之点主要有:
第一, 抑制了过旺的需求,有效地治理了通货膨胀.首先是使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受到明显抑制.国家采取了严格控制信贷规模,整顿乱拆借、乱集资等一系列措施,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年回落.其次是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支出有所控制,财政赤字逐年缩小,全国银行工资性支出的增幅也逐年回降.过旺的总需求得到有效控制.对抑制通货膨胀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第二, 正确判断形势,正确确定宏观调控方向,恰当把握调控力度和调控措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和各项措施,都是在科学分析经济运行形势、物价上涨的性质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确定物价调控目标时,既分析了有利条件,又分析了不利条件;既考虑了降低物价涨幅的需要,又考虑了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需要.在实施调控目标和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多层次、多侧面的跟踪监测、分析,始终保持了清醒头脑.
虽然这次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有不少负效应.
第一,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明确之后,财政改革的方向却出现了分歧,到底是实行建设财政,还是实行公共财政?理论上的彷徨不决,影响了改革的推进;
第二, 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和GDP的比重仍然没有提高,特别是中央财政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没有提高,财政职能被肢解的矛盾仍未解决;
第三, 由于在此次调整中力度实施有些过大,通货膨胀是抑制了,但也为以后国内需求不足埋下了伏笔,致使1997年以后不得不进行又一次的调整.
1998~2003年底 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1、宏观经济背景:
l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相当大的比重来之于外贸出口,进而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把宏观政策的定位转为扩大内需方面.
l 国内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使本应再次回升的经济出现了新变化,经济存在振荡衰退、大幅下滑的危险.
l 上次调整的力度过大,虽然通货膨胀得到治理,实现了“软着陆”,但宏观调控的惯性下滑,加之外部的冲击,使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幅度降低.
为此国家不得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从1998年起,为缓解通货紧缩,保证经济增长,我国实行近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拉动内需;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于防范金融风险,并与财政政策相配合.这样的政策组合在通货紧缩,经济景气度较低的情况下,保证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2、具体措施:
针对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问题,政府实施了以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为目的的“双松”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在财政政策方面,大力发行国债;大规模地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投资力度;大幅度提高职工的工资,开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扩大转移支付;实施财政赤字政策.
3、效果分析:
这次调整是上次调整的继续和深化,力度温和没有造成大的波动:
第一、 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一方面,每年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投资大量的项目,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发行1000亿—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1998年至2004年7月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但财政的这种资本性支出的带动作用更大.在中国,政府资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财政政策虽然能直接刺激投资,但往往因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而使其效果打折扣.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特定的体制原因,中国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是几乎没有“挤出效应”的.
第二、 “积极”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当微弱.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宏观政策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相关部门看来,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既能防止通货膨胀又能防止通货紧缩的政策,即适中的货币政策.但从事后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偏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我们名义上采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实际操作时违其原意,即货币供应量仍加速增长(积极货币政策的最重要表现),相反,我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期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的并不是很快,相比之前20%以上(甚至30%左右)的年增幅,这些年M2的增幅一直稳定在15%以下,是名副其实的“稳健”;但近些年来我国的M2/GDP越来越大,尤其是1998年以后迅速增加,粗略估计当前为2左右,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而且,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以来八次调低利率,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五次. 因此,从这些意义上讲,我们的货币政策是“积极”的.而货币政策的作用无外乎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扩大,利率降低,于是居民消费增加,企业投资扩大,但从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两方面的刺激作用都是不明显的.一方面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银行信贷却出现了萎缩,从而大量的资金沉淀在银行中不能转化为投资,即我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终使“积极”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以致从表面上看,中国已几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在这时再回头看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就非常明显了.由于有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中不能转化为有效的投资,那么增发国债就成为使这些资金通过购买国债而转化为实际总需求的一部分的途径,国债投资项目的银行配套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基本上没有“挤出效应”.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很小的“挤出效应”是在我国特定体制下的扭曲结果.
2004~至今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宏观经济背景:
2004年年初,承接上一年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同时信贷规模增长偏快,消费价格指数高位运行,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大.其主要表现为:央行每月发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在2004年的头四个月比同比上涨了6.3%、7%、8.3%和9.3%;油、电、煤、运全面紧张和基础原材料价格也大幅上涨.狂飙的价格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也反映了上游行业的热度.这主要是由投资膨胀造成的.这年开始的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开始了新一轮“政绩工程”的基建投资热潮.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带来严重后果.由此可见,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以鼓励投资为主要手段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通货紧缩的态势也在逐渐淡去,宏观财政政策也应相应进行调整.
200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财政政策转型的决定,宏观调控由“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过渡到“双稳健”模式.2005年近一年的实践表明,财政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均为稳中偏紧,总体上配合较为协调.
2、具体措施:
从财政政策来看,2005年财政预算赤字由3198亿元减少到300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由2004年的2.5%减少到2005年的2%;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额由1100亿元减少到800亿元,减少了300亿元.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也反映了财政政策的稳健取向.2005年1~6月,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6392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4.6%,高于经济增长率5个百分点.此外,财政支出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2005年1~6月的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教育支出分别实现了同比22.6%、21.4%和17%的快速增长;全国实施粮食直补的29个省份安排粮食直补资金预计也会实现13.8%左右的大幅增长.财政政策在总量上向中性回归的过程中着力调整了支出结构.
货币政策总体上也属于稳中偏紧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提高存贷款利率等灵活多样的货币政策手段来适当控制银行信贷投放的规模和速度.同时,与产业政策结合,控制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贷款来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3、效果分析:
从判断宏观调控效果的两个关键指标GDP和CPI来看,宏观调控政策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如下:
1、 物价水平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下降.由于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首要因素是食品价格,随着食品类中粮食价格下降,物价水平有所回落,未来物价上涨的预期也相应降低.而且随着宏观调控的到位,调控政策相继出台,房地产市场总需求下降,非理性繁荣得以遏制.此外,由于政府仍然控制着一些服务性收费价格和基础性产品价格,比如居民生活用水、电、煤气等,考虑市场的社会承受力,2005年调价力度不大,所以,物价水平趋于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下降.
2、 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钢材品种结构继续优化,电解铝淘汰落后自焙槽生产工艺步伐加快,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全部水泥产量的比重增加,一批大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
3、 三次产业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开始出现解决的迹象.具体表现为农业基础加强,第三产业保持稳定发展.在几个重点调控领域中,房地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并呈逐月递减趋势;汽车产量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回归到较为正常的状态.受其影响,一些相关行业的调控成效明显.
4、 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趋于协调.投资在降温,消费稳中趋活,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上半年比2004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有所改善.能源、交通等薄弱环节继续加强,一些盲目扩张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减缓,水泥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钢铁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铝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趋于合理.
建议:
近期完善相应宏观调控政策的措施.(1)坚持双稳健的政策操作.要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在股市低迷、信贷收缩的背景下,通过企业债券等形式拓宽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渠道,满足企业流动性资金的要求.同时财政政策要坚持稳健取向,各地应严格控制财政资金支持的新开工项目.(2)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要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原则,不失时机地加快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确定人民币的浮动区间时需要根据新的情况和依据综合测算,使汇率在一个较小的合理区间内浮动,一方面使投机资本无利可图,改善国际社会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也防止汇率变动对国民经济、出口和就业造成大的冲击.尔后再根据进出口、经济增长等指标的变动趋势做出动态调整,继续进行出口退税率结构性调整,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型产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3)继续扩大消费需求.要继续推进城市化,扩大城市消费群体;增加就业,加强居民收入预期;加快社保体制改革,稳定家庭开支预期;提高最低工资,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中低收入者购买能力;规范和稳定信贷消费;拓宽消费渠道,继续扩大汽车、住房和其他耐用品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需求等.(4)为企业创造有利于增进效益的宏观环境.要采取更多政策措施,为各类行业提供公平合理的税负和融资等外部条件,创造一个机会均等的经营环境,这是长期有效地改进企业效益的外部途径.(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加快推进水、电、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改变资源消耗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第3个回答  2023-01-10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缓解困难地区财政运转压力,决不让基本民生保障出问题。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既保障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出空间。只要就业稳、收入增,我们就更有底气。

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扩展资料:

经济政策的影响

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与计划体制相比较,市场机制无疑更有效率。但是,市场机制并非万能的,它还存在着许多缺陷,而这些缺陷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在宏观上表现为一个盲目、自发的过程,一方面,单个市场主体对于信息的获取是不完全的;另一方面,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市场主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当价格信号显示出某种产品的生产有利可图时,生产者会蜂拥而至,趋之若鹜;一旦该产品生产过剩、相对价格水平自动降低时,商品生产者明白过来已为时晚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政策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4
一、50年代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二、1958-1966年初步探索经济体制改革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

第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第二,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得到确定并发挥了巨大作用。第三,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管理制度正在形成和发展。第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体制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增添了新内容。第五,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经济的机制和手段正日趋成熟和完善。第六,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及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和实施。

第七,市场经济法规和新的经济秩序逐步形成。

第八,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经济正走向世界经济的大舞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建国以来中国推行的经济政策
主要政策如下:1、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2、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3、经济调整阶段(调整,巩固,充实,提高)。4、改革开放(改革农村和城市,改变了经济结构。5、和经营方式,开放沿海,经济特区)。6、92年改革开放深化,破除姓资姓社问题,确定。7、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8...

建国以来中国推行的经济政策
中国自建国以来,经济政策一直以稳定和民生为核心。积极的财政政策注重保障困难地区的基本财力,确保民生不被忽视,通过改革县级机制来缓解财政压力。货币政策则稳健并灵活,深化利率市场化,降低实际利率,保持人民币汇率在稳定水平上运行,以支持经济的平稳运行。就业政策被置于优先地位,既注重城镇劳动力的就业...

建国以来中国推行的经济政策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既保障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出空间。只要就业稳、收入增,我们就更有底气。 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更多...

建国至今我国实行了哪些经济制度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汲取了“文革”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3)结 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

中国建国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等,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此外,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如高铁、高速公路、桥梁、港口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就不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政策进行了哪四次调整?求学霸解答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拥有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不仅使广大贫雇农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也严重地束缚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为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了使广大贫雇农从地主阶级统治、压迫下解放出来,必须进行土改。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党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

建国以来中共指定过哪三条经济建设路线?
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结果: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⑶.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使生产关系变革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建国以来几十年城市化进程历史阶段的原因是什么?
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其原因主要包括:1. 国家计划经济政策的实施: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国家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城市建设中,加速了城市化进程。2. 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的流动性增加: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使得大量农民涌向城市...

解放后中国的重大政策
第二阶段,从90年代初到现在: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把企业推向市场,并且由原先的粗放式经营逐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由此进一步解放、发展了生产力,为中国21世纪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建国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经几...

建国后非公经济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以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从建国以来的我国非公制经济发展的整个历程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利用、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二、一五计划时期: 限制、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从1953 年社会主义改造酝酿到1956 年改造基本完成, 是我国认识非公有经济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了从限制到消灭的政策。三、社会主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