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在职博士和非在职博士对导师有啥影响啊

如题所述

(一)导师须严把“入门关”

目前,我国的博士生招生程序虽然也仿照欧美国家的做法:要求有“两名教授的推荐信”及“博士期间的学术方向的计划”,但在实际操作中,易流于形式。因为确实有部分学生考博并非为了学术,而有的学科又苦于无学生报考,鉴于这种情况,一些“为一纸证书”而读博的考生被录取了。可想而知,这样的学生将来在科研上能有什么创造性!相比之下,日本东京大学在人才录取方面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其指导思想是“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导师在选拔博士生时,“要看他过去研究的内容,今后研究的方向、思路以及程度。重要的是研究的内容,对今后的研究要有成熟的计划,对将来研究的方向、速度计划要比较清楚,教授才愿意接受这样的学生。”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导师在选拔研究生时,在同等条件下,要注重有学术潜质的学生,真正让献身学术的优秀人才得以深造。对于潜质一般,尤其是以博士学位镀金的官员要有敢于说“不”的勇气。

(二)导师要注重学术规范的教育

在博士生入学之初,导师就要对其进行学术规范的教育和指导,以明确的评价标准保证博士论文的规范性和原创性。在这方面,西方国家的博士教育做的比较好。如美国对博士论文的要求就有明确规定,即博士学位论文必须进行创造性研究,对本学科要有独特的贡献;其论文结构大致分为绪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分析讨论等。相比之下,我国的博士生甚至在论文开题时,还对论文的结构框架不甚明确。无疑,这与导师的“忽略”有着直接的关系。就笔者所了解,目前不少导师倾向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格式”的训练有所忽视。其实论文的“格式”并非单纯的形式问题,而是涉及到研究方法问题。并且,学术规范对培养博士生的创新品质亦有促进作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