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详尽的东汉官职,军职序列

如题,求东汉系统详尽的官职和军职序列,需标明级别与职权简介·多多益善。请精通历史的大虾受累指教,不胜感谢!

【官职】[太傅]不常置一般为每帝初即位时置,称太傅录尚书事,等该名太傅死后,辄不再置。[太尉]三公之一太尉府下置官吏有:1、长史:千石2、掾史属:东西曹掾为比四百石,余掾为比三百石,属为比二百石。3、令史:百石4、御属[司徒]三公之一下置官吏与太尉同[司空]三公之一下置官吏与太尉同[将军]视同三公,以大将军为第一,次为骠骑将军,次为车骑将军,次为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均不常置。将军府下置官吏有:1、长史:千石2、司马:千石3、从事中郎:六百石4、掾属、令史、御属等则与太尉同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屯(均为建制单位)。5、校尉:比二千石,设于部6、军司马:比千石7、军候:比六百石,设于曲8、屯长:比二百石,设于屯[太常卿]中二千石、[太常丞]比千石[太史令]六百石、[太史丞]二百石、[明堂丞]二百石、[灵台丞]二百石[博士祭酒]六百石、[博士]比六百石[太祝令]六百石、[太祝丞][太宰令]六百石、[太宰丞][大予乐令]六百石、[大予乐丞][高庙令]六百石、[世祖庙令]六百石、[陵园令]六百石、[陵园丞]、[陵园校长][光禄勋]中二千石、[光禄丞]比千石[五官中郎将]比二千石、[五官中郎]比六百石、[五官侍郎]比四百石、[五官郎中]比三百石[左、右中郎将]比二千石、中郎[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虎贲中郎将]比二千石、[左、右仆射]比六百石、[左、右陛长]比六百石、[虎贲中郎]比六百石、[虎贲侍郎]比四百石、[虎贲郎中]比三百石、[节从虎贲]比二百石[羽林中郎将]比二千石、[羽林左、右监]六百石、[羽林郎]比三百石、[羽林左、右丞][奉车都尉]比二千石、[驸马都尉]比二千石、[骑都尉]比二千石][光禄大夫]比二千石[太中大夫]比二千石[中散大夫]六百石[谏议大夫]六百石[议郎]六百石[谒者仆射]比千石、[常侍谒者]比六百石、[给事谒者]四百石、[灌谒者郎中]比三百石[卫尉]中二千石、[卫尉丞]比千石[公车司马令]六百石、[公车司马丞]三百石、[公车司马尉]三百石[南宫卫士令]六百石、[南宫卫士丞]三百石[北宫卫士令]六百石、[北宫卫士丞]三百石[左、右都候]六百石、[左、右都候丞]三百石[宫掖门司马]比千石,掌守卫宫门,具体为设七人,为:南宫南屯司马,守平城门;宫门苍龙司马,守东门;玄武司马,守玄武门;北屯司马,守北门;北宫朱爵司马,守南掖门;东明司马,守东门;朔平司马,守北门[太仆]中二千石、[太仆丞]比千石[考工令]六百石、[考工左、右丞]三百石[车府令]六百石、[车府丞]三百石[未央厩令]六百石、[长乐厩丞]三百石[廷尉]中二千石、[廷尉正]六百石、[廷尉左监]六百石、[廷尉左平]六百石[大鸿胪]中二千石、[大鸿胪丞]比千石[大行令]六百石、[大行丞]三百石、[治礼郎][宗正]中二千石、[宗正丞]比千石[公主家令]六百石、[公主家丞]三百石[大司农]中二千石、[大司农丞]比千石、[部丞]六百石[太仓令]六百石、[太仓丞]三百石[平准令]六百石、[平准丞]三百石[导官令]六百石、[导官丞]三百石[少府]中二千石、[少府丞]比千石[太医令]六百石、[药丞]三百石、[方丞]三百石[太官令]六百石、[太官左丞]三百石、[甘丞]、[汤官丞]、[果丞][守宫令]六百石、[守宫丞]三百石[上林苑令]六百石、[上林苑丞、尉]三百石[侍中]比二千石、[中常侍]千石、[黄门侍郎]六百石、[小黄门]六百石、[黄门令]六百石、[黄门署长]四百石、[画室署长]四百石、[玉堂署长]四百石、[丙署长]四百石、[中黄门冗从仆射]六百石、[中黄门]比三百石、[掖庭令]六百石、[左、右丞]三百石、[暴室丞]三百石、[永巷令]六百石、[永巷丞]三百石、[御府令]六百石、[御府丞]三百石、[钩盾令]六百石、[钩盾丞]三百石、[永安丞]三百石、[苑中丞、果丞、鸿池丞、南园丞]二百石、[濯龙监、直里监]四百石、[大长秋]二千石、[大长秋丞]六百石、[中宫仆]千石、[中宫谒者令]六百石、[中宫谒者]四百石、[中宫尚书]六百石、[中宫私府令]六百石、[中宫私府丞]三百石、[中宫永巷令]六百石、[中宫永巷丞]三百石、[中宫黄门冗从仆射]六百石、[中宫署令]六百石]、[中宫署丞]三百石、[复道丞]三百石、[中宫药长]四百石。——这些职务均由宦官担任[中藏令]六百石、[中藏丞][内者令]六百石、[内者左、右丞][尚书仆射]六百石、[尚书左、右丞]四百石、[侍郎]四百石、[令史]二百石[符节令]六百石[御史大夫]万石、[御史中丞]千石、[治书侍御史]六百石、[侍御史]六百石[兰台令史]六百石[执金吾]中二千石、[执金吾丞]比千石[武库令]六百石、[武库丞][太子太傅]中二千石、[太子少傅]千石、[太子庶子]四百石、[太子舍人]二百石、[太子家令]千石、[太子仓令]六百石、[太子食官令]六百石、[太子仆]千石、[太子厩长]四百石、[太子门大夫]六百石、[太子洗马]比六百石、[太子中盾]四百石、[太子卫率]四百石[将作大匠]二千石、[将作丞]六百石、[左、右校令]六百石、[左、右校丞]三百石[城门校尉]比二千石、[城门司马]千石、[城门候]六百石[北军中候]六百石[屯骑、越骑、长水、步兵、射声校尉]比二千石、[司马]千石[司隶校尉]比二千石[河南尹]比二千石[刺史]六百石[京辅都尉、左辅都尉、右辅都尉]二千石[太守]二千石、[郡太守丞]六百石、[有秩]百石[郡都尉]比二千石、[郡都尉丞]六百石[县令]千石、、[县丞]四百石、[县尉]四百石[县长]四百石、[次县县长]三百石、[县啬夫][使匈奴中郎将]比二千石[护乌桓校尉]比二千石、[护羌校尉]比二千石[王国傅、相]二千石、[王国中尉]比二千石、[王国郎中令]千石、[王国仆]千石、[王国长史]六百石、[王国大夫]比六百石、[王国治书]比六百石、[王国谒者]比四百石、[王国礼乐长、卫士长、医工长、永巷长、祠祀长]比四百石、[王国郎中]二百石[侯国相]千石、[侯国家丞、庶子]【爵位】东汉的爵位制度大体沿袭西汉,但等级增多,设有王、公、侯三等。王、公只封皇子(末年的曹操是个例外),光武时不少皇子都没有直接封王,而是先封公,再晋封王爵。侯又分列侯和关内侯,其分别是列侯有封地、食邑,而且其封地、食邑可以传于子孙后代,而关内侯则无这些特权。如果再细分的话,列侯可以因食邑的大小而分成县侯、乡侯、亭侯,授以位次不同的功臣、勋臣。如汉初的云台二十八将,都封为县侯。
参考资料: 《汉书·百官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0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秩俸比四百石。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贼曹,主盗贼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秩俸比三百石。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仓曹,主仓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计相,主郡国上计事。
主簿,省录众事。
侍曹,主通报事。
太常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
太常丞, 秩俸千石, 铜印黑绶,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典诸陵邑。
赞飨,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赞天子。
礼官大夫, 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是太常礼仪顾问。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政事。
均都长丞, 主山陵上槁输入。
都水长丞, 主宗庙陵园治水堤。
曲台署长, 主典台殿事。
太史属官:
太史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天时,星历。
太史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
侍诏, 秩俸二百石, 分掌星历,龟卜,请雨事。
治历, 主历法。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二百石, 主故事,掌历史上国家祭祀,丧娶事。
大典星, 掌星历。
望气佐, 主望气。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明堂。
灵台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灵台。
灵台侍诏, 分掌星,日,天象,钟律之事。
太乐属官:
太乐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之事。
太乐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太乐令助手。
员吏, 秩俸百石, 太乐丞手下的具体办事者。
乐人八佾舞, 凡祭祀时为之乐舞。
太祝属官:
太祝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读祝词及迎送诸神。
太祝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祝小神事。
员吏, 秩俸百石至斗食, 协助令,丞。
祝人, 祭祀时司告鬼神的人。
宰人, 主厨。
太宰属官:
太宰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陈馔具。
太宰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宰工鼎俎馔具之物。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明堂馔具。
员吏, 百石至斗食, 太宰丞下具体办事者。
宰人, 主厨。
屠者, 主屠牲。
卫士, 主警卫。
太卜属官:
太卜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国有大事时主卜问。
太卜丞, 秩俸三百石, 铜印黄绶,助佐太卜令。
员吏, 具体办事者。
太医属官:
太医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 掌医药。
诸宗庙寝属官:
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守宗庙,掌案行扫除。
食监,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食官令号。
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令守庙。
校长,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主宗庙寝兵戎盗贼事。
监丞, 秩俸三百石, 铜印黄绶,食监助手。
中黄门, 食监助手。
寝陵园食官属官:
庙郎, 主宗庙。
寝郎, 主守寝。
园郎, 主守园。
员吏,
卫士, 主诸庙陵园警卫。
博士属官:
祭酒,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教育。
博士, 秩俸比六百石, 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博士弟子,
歌吹诸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求详尽的东汉官职,军职序列
5、校尉:比二千石,设于部6、军司马:比千石7、军候:比六百石,设于曲8、屯长:比二百石,设于屯[太常卿]中二千石、[太常丞]比千石[太史令]六百石、[太史丞]二百石、[明堂丞]二百石、[灵台丞]二百石[博士祭酒]六百石、[博士]比六百石[太祝令]六百石、[太祝丞][太宰令]六百石、...

求详尽的东汉官职,军职序列
下属官职有:太史令、博士祭酒、太祝令、太宰令、大乐令等。 光禄勋(郎中令): 九卿之一,宿卫侍从之官。下属官职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议郎、谒者仆射等。 卫尉: 九卿之一,掌宫门禁卫。 太仆:...

汉朝的军制由大到小是怎样的
回答:简明大汉军制军阶一览 汉朝军制可分为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都尉(骑都尉)—校尉(北军五校相当于中央军,南军五尉相当于中央警备部)—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裨将军—偏将军—将军(如武威将军,度辽将军等,一般将军...

求详尽的东汉官职军职序列
前、后、左、右将军,位次列于九卿,不常置。东汉中期以后,太后临朝称制,外戚以大将军执政,与太傅、三公合称为五府。

求古代好听的爵位封号好官位封号
大司马: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大司农:秦时称治粟内史,景帝改称太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为大司农。魏初设大农,文帝(曹丕)黄初二...

求汉朝军队各级军官官职
大将军:战国置,汉因之,金印紫绶,地位因人而异,与三公相上下。汉武帝时起领录尚书事,外主征战,内秉国政,权势过于丞相。东汉多以贵戚任之,位在三公之上。骠骑将军: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车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

求汉代官职表
西汉时汉武帝废太尉设大司马,加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之上。东汉光武帝又废大司马为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东汉光武帝刘秀时削弱三公的权利,后来三公几乎无实权只是荣誉的象征。大将军: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

东汉官制东汉官职列表
东汉官制复杂多样,主要分为多个等级。最高等级为秩万石,包括上公如太傅和大司马,职位高于三公。三公包括太尉、司徒、司空,有时大将军会位居他们之上或之下。将军职务繁多,如大将军、骠骑将军等。秩中二千石的官员负责太尉、司徒、司空的下属事务,如太常卿、廷尉等。地方长官如郡守和州牧,以及王国的...

东汉时期的军职分为几个等级?
汉代实行三公九卿制,九卿里面有一个叫“光禄勋卿”,这个光禄勋负责宿卫门户,贴身保护之职,光禄勋下面就有很多中郎将,比如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等等。说起中郎将这个官职的话,说实话,这个官职虽然看起来不如那些大将军,骠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或者是那些...

东汉的军职是怎么分的?
东汉时期的军职的划分其实大致的分为六个等级了。大将军 其实东汉早些时候官职中地位最高的是三公,三公包括三个最为重要的官职了,大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将军的最为核心的地方就是掌握了兵权,而且也负责一些朝廷的实际政务等等,所以大将军算是第一等了。但是一般由外戚担任,类似于窦宪、梁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