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一部反映我军诞生,发展,建设的影视片,写一篇1000-1500字的影评

高中生的

第1个回答  2008-07-16
一下影评应该对你有帮助。

影评系列——《亮剑》

《亮剑》创造了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的奇迹:自2005年底面世以来,《亮剑》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连续重播,至今没有停止, 让全国上下都知道独立团有个李团长。江西电视台创造了重播35次的纪录,就连一向青睐偶像剧的凤凰卫视竟然也放起了《亮剑》。一个遥远年代的故事,为何激起亿万人的热情?

如果说一部影视作品的灵魂在于它的精神感召力,那么《亮剑》称得上是中国电视剧的一座里程碑。在此之前,电视屏幕被脂粉气占据了太久,不是《桔子红了》就是《金粉世家》。在所谓“唯美主义”的外壳下,许多影视作品的形式大于内容,除了让人们见识富商大户的奢华生活和感情纠葛之外,实在谈不上什么精神内涵。而《亮剑》这部抗战题材的军事片如一股浩气喷薄而出,令全国上下为之一振。原著作者都梁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女人的东西自有琼瑶去写,而他的《亮剑》就是为男人而作。

记得《亮剑》刚上映的时候,我正在上大四,宿舍里的几个兄弟都忙活着申请美国大学,说是焦头烂额也不为过。可是大家一看到《亮剑》就情不自禁地放下了手头的事情,围在电脑前看了三天三夜。我们在《亮剑》中看到的,是奋发向上的精神,是无坚不摧的意志,是久违的英雄主义。时隔两年,回想起来仍刻骨铭心。

战争年代的远去带走了许多硝烟和泪水的记忆,年轻的一代尽情地享受和平阳光,已很难体会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祖辈的精神状态。以致有很多人怀疑,是不是真的有英雄主义?在和平年代鲜有机会以英雄行为证明一个人的价值,所以英雄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成了神话。2006年East Wood执导的美国电影《父辈的旗帜》,在片尾竟给出了这样的结论:英雄是由于人们的需要被制造出来的。我无论如何不能赞同这种说法——你可以自认不是英雄,但你绝不能仅仅因为自己不是英雄,就否认英雄的存在!我相信英雄主义的存在,是因为我曾亲眼目睹那些从战火中走出的英雄。
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外公每次见到干休所里的老朋友,总要教我尊敬地叫一声“X爷爷好!”看得出来,戎马一生的外公非常尊敬他们,只是小时候我还不能够真正理解这些。后来我才渐渐知道,这些平日里和蔼安详的老人,都曾有过出生入死的经历:一位是当年陕北的红小鬼,13岁时参加了第一次战斗;一位是燕京大学的学生,参加了著名的四野“南下工作团”,曾在南方的崇山峻岭中剿匪;一位是冀东根据地的老八路,跟日本人真刀真枪地过招,从普通士兵成长为优秀的政工干部。7年前,我和外婆一起在部队大院里散步偶遇一位白发老人,这让她激动不已——他便是外公那个轰炸机机组的机长、前空军司令马宁。马司令曾是二野的英雄团团长、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打起硬仗来从不含糊。有一次他被炮弹炸破肚皮,肠子都流了出来,军医好不容易才把他抢救过来。伤才刚刚好,还和从前一样带着部队冲在最前面……常言道:“无欲则刚”。说起这些老英雄,也许“无欲从容”更为贴切一些。经历了硝烟战火、目睹了生生死死的他们,百战余生已是幸事,早已看淡名利。然而,他们的身上总透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虽然已白发苍苍,不能再拿起步枪,他们却始终关注国家大事,牵挂着自己打下来的江山——毕竟,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们的几滴鲜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让他们深受鼓舞,官场的黑暗、腐败的横行,令他们痛心疾首。虽然年已老迈,他们还是要拿起笔杆,痛斥政权建设中的阴暗之处,痛斥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庸官、贪官。经历过战争的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还在乎什么个人的得失呢?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有英雄而不懂得敬仰英雄、珍惜英雄,岂不更加悲哀?一些地方对烈士陵园不管不问,使其破败不堪;近年来一些影视作品用“戏说”的形式将历史庸俗化,非要按照张爱玲式的逻辑,给严酷的斗争中添加点男欢女爱。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再淡忘历史,否则我们这个民族将把前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遗失殆尽。

《亮剑》正是一部英雄的礼赞,它激起了全社会对一代人的怀念。正如麦克阿瑟将军所说:“老兵们不会死,他们只会慢慢消逝。”总有一天,老兵们会离我们而去,而他们的精神应当被永久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亮剑》里的独立团,上至团长、政委,下至普通士兵,无不透着精神的感召力:他们用意志战胜人性中的懦弱,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也不丧失信念;他们藐视困难和危险,在严酷的挑战面前永不言败。这些军人的情感中没有凄凄惨惨戚戚——就算倒下,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

以李云龙为代表的军人们是硬汉,但他们也有血有肉,对战友、对亲人,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剧中有几个情节很让人感动。李云龙率部刚冲出坂田联队的包围,一听说一营长张大彪没能突围,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就上来了:“咱新一团自打成立那天起,就没扔下过自己的弟兄!”他立刻抱着把机枪、带队杀了回去。李云龙和赵刚分别率队从庄子突围时,赵刚的队伍被敌人发现,交上了火;李云龙听见枪声,立刻下令开枪突围。警卫员和尚不解地问:“我们都快出去了,为什么还要开枪突围?”。李云龙毫不迟疑:“我们这边一开枪,政委那边的压力就会小些。”这就是战友,相互知根知底的战友,这种情谊是在一同摸爬滚打中培养起来的。只有彼此信任,在战场上才能以性命相托。而为你两肋插刀的战友,你又岂能抛下不管?战争年代的确是这样,我的外公当八路时曾因腿伤跟着伤员队伍转移,不料途中遇到土匪袭击。当时他无法走路,骑在骆驼上不知如何是好,如果不是枪法好的作战参谋勇敢上前打退了土匪,全队伤员都危险了。还有一次,他所在的冀东军区司令部遭到国民党骑兵的袭击,如果不是李运昌司令的几个警卫员用冲锋枪拼死抵挡了一阵子,其他同志都来不及进山隐蔽,估计不是牺牲就是被俘。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战友的情谊才显得无比珍贵。几十年不曾见面的老战友,重逢时会激动得老泪纵横、声音都变了调——这是生死与共的交情啊!

正如李云龙所说,人有性格,一支部队也有性格。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亮出的是气势。
这让我们想起了骑兵连长孙得胜的最后出击:骑兵连的战士已所剩无几,子弹全部打光。但为了拖住日军骑兵,为全团突围争取时间,孙德胜仍高呼:“骑兵连——进攻”,率领剩下的战士与日军拼死厮杀,直至全部牺牲。这一场面真让人难以忘怀。两军交战,若没有点“有你无我”的志气,在气势上就处于下风了,又怎能打败凶残的对手呢?人是要有一些精神的,在关键时刻不能没有战斗意志。一旦丧失斗志,便会沦为待宰的羔羊。在战场上倒下没什么不光彩的,真正可耻的是胆怯和懦弱。

我在部队大院长大,对军人的品格再了解不过。《亮剑》总能让我的思绪回到熟悉的军营,想起那些熟悉的面孔。对军人而言,但凡职责所系,容不得半点马虎。军中无戏言,凡事绝不可以只是说说而已,承诺过的事情就一定要兑现。只要身在岗位,就要承担职责,没有什么价钱可讲。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军人们不愿抱怨——因为抱怨不会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总要积极寻求方法、用坚决的行动来化解难题。与其分忧,不如解忧。在部队里,没有时间观念是不能容忍的,处理手头的工作要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人的一生中只要有这么一段当兵的经历,军人的气质便渗透到了骨子里。纵使离开部队,军人的气质却挥之不去。就像著名苏联歌曲《士兵永远是士兵》中唱的那样:
“尽管你没有在军营,也没有列队去行军,但军人姿态仍然在,我一眼就能认得清。你早就不再穿军装,是便衣穿在身,但人们总是这样说:“士兵永远是士兵!”

抗日战争是中国军旅文学挖掘不尽的题材。很多人总习惯于抱着一种悲情历史观来看这一段风云岁月,对不幸的关注远多于对战斗的赞美和对胜利的喜悦,这其实是种弱者心态,从未把自己看作强者、胜利者。作为一部反映抗战的作品,《亮剑》的视角很独特,它用豪迈的笔触激励着人们: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勇猛出击,就必须成为强者!历来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你若不在战场上成为强者,就只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份儿。剧中的很多对话堪称经典,让人从中能够悟出些深刻的道理。李云龙打下县城后去医院探望赵刚,赵刚在病床上感慨道,要是自己带兵,没准会把独立团带成一支规规矩矩的“模范部队”——可问题是,这样一群“乖孩子”能对付得了穷凶极恶的敌人吗?只有不拘常理、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打击敌人,才能以弱胜强、掌握主动权。乖孩子往往没出息,淘小子没准能干点大事。做大事往往需要冒险,若凡事谨小慎微、不敢承受风险和责任,也就不会有什么大手笔了。一个人如果很“乖”,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他自己没有完整的价值观,所以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二是他本人根本没原则,谁管事、谁有权就附和谁,典型的墙头草。没头脑的人,没骨气的人,能有多大出息?一个优秀的人才不需要“乖”,但绝对需要胆识去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情。

《亮剑》的演员中没有大红大紫的所谓“偶像派人物”,但他们都很入戏。李云龙的扮演者李幼斌,在此前的影视作品中扮演的大都是比较“文”的人物,比如《老少爷们上法场》中的秀才,《潮起潮落》中的鲁明宽舰长,《江山》中的军管会主席等等。这次出演一个泥腿子出身的“老粗”,应该说形象的变化很大,但他对这个新角色适应得很好:地道的北方话,出口就是三分霸气,再加上风趣的台词,把一个武赳赳的团长演活了。“看看,这就是咱们政委。孔夫子挂腰刀——文武双全!”“蒋介石有文化,一口一个娘希屁!”李云龙特立独行,幽默风趣,只要上了战场就拿出一副破釜沉舟、压倒对手的气概。

赵刚的扮演者何政军曾在电影《国歌》中饰演一个东北的爱国青年,当年的小白脸形象与今天成熟的赵政委自然不能同日而语。在本剧中,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优秀政工干部的形象:行事讲原则,思维缜密,有很强的全局观念。讲起话来有理有情,非常善于做思想工作。突围前的作战动员,寥寥数语便激起全团的斗志;对俘虏慷慨陈词,让昔日的国民党兵泪流满面、心生震撼。赵刚虽然是大学生出身,却不乏军人风骨,在战场上一样冲锋杀敌,指挥若定,这般文武双全的汉子怎能不让人佩服?

张光北曾在《三国演义》中饰演吕布,因为戏份不够多、表演空间有限,让人能想起的大概就是一个两面三刀的吕将军,动不动就被说客说得“醍醐灌顶”。《亮剑》中楚云飞的形象无疑要丰满许多——一个不折不扣的职业军人,军事素养过硬,治军严格。难得的是,他并非只知道打仗的一介武夫,而极有战略眼光和政治头脑,能够从一个很高的层次贯彻和分析时局的发展。虽然他在国民党一方,但他的身上仍有许多值得欣赏的优点。和叛徒钱伯钧决斗那一情节,把军人的胆魄体现得淋漓尽致。

张桐饰演的和尚虽然只是配角,却是个极让人喜爱的人物。张桐自己曾说,他觉得和尚是个非常纯朴的战士,所以拍戏时的想法就是要尽量把他演得“憨”一些、简单一些。他的表演的确可圈可点:在战斗场面中,一个年轻战士的英武形象在刺杀动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团长给俺脸,俺这条命就是团长的,给多大官都不干”,让人们体会到了他的善良和实在。最精彩的莫过于和李云龙一起去参加平田一郎的生日宴会那一情景:八路军后勤困难,能吃饱饭就不错了。难得见到一顿好菜的和尚捧着盘子就把菜往自己嘴里扒拉。李云龙让他慢点吃,他装得满满的嘴里嘟囔出几句:“你还说俺,你那吃相比俺好不了哪儿去!”片刻之后挥枪锄奸,更让人感到畅快无比。难怪诸多观众对和尚的意外落难感到十分难过和惋惜。

从电视剧的制作来看,《亮剑》的最后几集偏于平淡、结尾略显粗糙,算是些缺点,不过大部分剧情的雕琢还是很不错的,情节相当紧凑。《亮剑》对战争场面的细节把握得比多数军事题材的连续剧要好得多。《新四军》中常年打游击的女干部的皮肤又白又嫩,战士们连续作战一周,脸上连点灰都没有。而《亮剑》中的八路军战士都由真正的军人扮演。当地驻军出动两个团协助拍摄,使得战斗场面中的步兵队形、对武器的使用,以及格斗的动作,都相当专业。拍摄步兵冲击时,曾多次采用跟进拍摄,肩上的摄影机跟着冲击的步伐一起摇晃,动感十足。

剧组在太行山腹地用2个月时间拍摄出一部感动中国的电视剧。它通篇贯穿着昂扬向上的气息,让人看后深感触动——大丈夫生当如此!它将我们带回那个遥远的年代,体会前辈们的豪迈与胆识,不屈的意志。纵使时代变迁,中国军魂将永不磨灭。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