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09
心理咨询是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能够给予这种帮助的人之间结成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 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帮助关系是有效咨询的前提,这能给当事人一种安全感、温暖感,也能取得对方的信任,减少其防御心理。如果咨询者能够成功地建立起一种充满信任、理解、真诚、关爱、尊重、宽容、接纳等成份的关系气氛,就一定取得良好的辅导效果。而这种融洽、和谐的帮助关系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咨询员。现在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谈谈在咨询中怎样建立此种关系: (一)接纳、理解和尊重具有治疗作用,它能诱发受辅导者的一些积极反应。 中学生前来咨询,多数有一种畏惧心理,有一种对不被理解的担心和害怕被责备的忧虑。作为心理咨询员应抱着一种接纳和尊重的态度,让来访者感到老师的可亲,消除其心理隔阂。 首先是接纳,其重点是积极关注或无条件关注。它是咨询者对来访者的一种态度,对这个人的整体性接纳。工作中常用微笑、点头、专注来表示对来访者的欢迎和热情,对来访者的关注,缩短心理咨询员与来访者的距离,让学生克服畏惧的心理。 其次是理解,重点是要消除成见。作为心理咨询员,本身要对学生持有一视同仁的态度,不能主观的认为哪个学生是坏学生,哪个学生是问题青年。有了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你就好难做到关注学生,理解学生。 再者是尊重。尊重是无条件的,是整体的接纳,不但包括他的长处,连短处也都一起包括在内。先尊重他人,就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有这样的前提就消除来访者的心理隔阂。 对前来咨询的学生的“无条件的尊重”对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非常重要。前来咨询的学生本身就具有很大勇气的,而且也表明他已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并想改进。因此咨询者应聚焦于来访学生的内部感情,在共同感受体验中促进来访学生的自我探求和自我表现。咨询者应该沉着、冷静、温和地倾听来访学生的倾吐并时而对应。另外目光要与学生的眼神有交流,不能象审问学生一样,多一分温和,少一分严肃。这样访学生感到你是非常认真地在倾听,让学生觉得是受到十分的尊重,这和谐的关系影响着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良好帮助关系的形成,使咨询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真诚与同感确保良好帮助关系。 咨询者必须对受辅者保持平等态度。这种态度是建立辅导关系的基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客观上往往不是一种平等关系。这里所说的平等,并不是指客观上往往不是一种平等关系。这里所谈的辅导关系中的平等,并不是指客观上的,而是主观上的。辅导老师不以长者,居上者身份、居上者身份自居,承认在辅导过程中双方有同样的权利。学生有。有权决定自己的选择的自由。教师感到他并不比当事人更了解自己,他愿意倾听当事人的声音,愿意理解他们,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误,在心底里承认自己并不比受辅者优越。具有这些态度,就是平等。在辅导学生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培养这种平等待人的态度,以自己的平等待人去诱导学生的平等意识、使师生之间心理的距离拉近,进而实现平等无间的交流。 真诚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应以真面目出现,没有防御式的伪装,不会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的后面,不带假面具,不是扮演某一个角色,或象完成例行公事一般,而是要做到表里一致、真诚可信地以真正的自我投身于与求助者的关系中。把最真诚的自己摆在学生面前,这并不是很容易就做到的,但是却也是非常关键的,学生鼓了很大的勇气,来到咨询室,不是为了看一场“精彩”的表演,相反,咨询老师的真诚给来访的学生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可以让他同样真诚地信任你,并把他的想法、看法表达出来。真诚的咨询关系能让来访者获得切实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起到促进其改变的积极效果。这样可促进双方的人际互动,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咨询关系,促进咨询活动的继续和深化。 同感理解就是辅导得设身处地投入地去倾听受辅者,不仅注意他所说的内容,而且去体验他的内心感受。感受当事人的愤怒、害怕或烦乱。 “用当事人的眼睛看世界”。同感不是同情,同感并无怜悯成分,而是去体察对方的心情,留意对方反馈性反应,关键是看对方是否感到你准确地理解了他。这对治疗学生的心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真诚能导致信任和喜爱、能促进自由探索和更开放的交流。辅导者的真诚态度具有榜样作用。在辅导学生过程中,不应去想着“我是老师”、 “我是辅导员”。不必对自己的想法字斟字酌。应泰然自若,不要过于小心翼翼,心理有什么,口里说什么。不必设防,不需要遮掩什么。若遇到受辅者的埋怨或攻击时,不会被激怒,不会去反驳、辩解。反而同感理解当事人的心情。做到表里一致、心口如一。愿意分享自我、提示自我。 (三)良好的建议和指导是咨询关系延伸和升华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严重,存在各类心理问题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起码对中小学生而言,咨询过程中的建议和指导是不可缺少的。在咨询过程中和来访者深入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后,来访者自由表达情感和倾诉苦闷的目的是想得到老师的帮助。因此,给来访者提出合理的建议或指导是心理咨询不可缺少的环节。 建议,是咨询者提供一些参考信息,以协助来访者进行认识或做出决策。指导,是指咨询者直接告诉来访者去做某事、如何做,并鼓励他去做。建议和指导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会谈技巧,在咨询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使用。提供建议、指导时,应该注意下面几点:1、建议要明确、具体,便于来访者理解和执行。提出建议应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2、措辞应该委婉。生硬的措辞显得缺乏尊重,常会使人产生抵触心理。3,建议不宜过多。过多、过于主动地提出建议,即使是一片好心,也可能会使当事人产生反感,难以接受。 4,建议不应强加给来访者。建议应从来访者的利益出发来考虑,并要尽可能地说明所提建议的依据,以便对方接受。如果对方一时难以接受,咨询者应仔细寻找原因,提出另外的建议,切不可一味坚持自己的意见。5、建议在回答学生咨询时要保持和蔼的态度,多保持微笑,不能过于严肃。 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风险性较大的工作,没有融洽的关系,就没法保证咨询活动顺利进行,没有适当的建议和指导,心理咨询在中小学生中也会失去应有的作用。所以,作为咨询者不但要加强理论的学习,更应用心去对待这项工作,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给来访者提供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咨询关系有什么重要性呢?
1. 管理情绪:在咨询关系中,提供者可以通过管理自己和客户的情绪来帮助建立良好的关系。情绪管理技术包括倾听、理解和反应客户的情绪,以及帮助客户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2. 建立沟通:在咨询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为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咨询师可以采取积极的沟通技巧,例如倾听和解释,以确保...

心理咨询师如何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倾听既可以表达对求助者的尊重,同时也能使对方在宽松和信任的情况下诉说自己的烦恼。倾听时,咨询师要能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去听,并适当的表示理解,不要有偏见,不做价值评价。2、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 (1)开放式询问通常使用“什么...

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如果咨询者能够成功地建立起一种充满信任、理解、真诚、关爱、尊重、宽容、接纳等成份的关系气氛,就一定取得良好的辅导效果。而这种融洽、和谐的帮助关系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咨询员。现在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谈谈在咨询中怎样建立此种关系: (一)接纳、理解和尊重具有治疗作用,它能诱发受辅导者的一些积极反应。

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如果咨询者能够成功地建立起一种充满信任、理解、真诚、关爱、尊重、宽容、接纳等成份的关系气氛,就一定取得良好的辅导效果。而这种融洽、和谐的帮助关系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咨询员。现在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谈谈在咨询中怎样建立此种关系: (一)接纳、理解和尊重具有治疗作用,它能诱发受辅导者的一些积极反应。

在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在建立良好关系过程中,咨询与辅导人员的态度和相应技术起着主导作用。罗杰斯(C. Rogers)认为基本条件是共情,尊重和真诚,除此之外,还有具体化、即时性、对峙等。 (一)共情 又叫共感、同感、移情、同理心等等。所谓共情,罗杰斯认为就是能体会当事人之内心秘密世界,仿佛身临其境。通俗说,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去体会...

在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辅导员对来访者的积极关注不仅有助于建立辅导关系,促进沟通,而且本身就有咨询辅导的效果。积极的关注往往能帮助求助者全面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发现自己的长处、光明面和未来的希望,从而树立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有效地使用积极关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应避免盲目乐观和过分悲观。片面理解积极关注的辅导员,会...

心理咨询如何帮助他人?
1、当发现身边有人出现心理异常时,我们应该陪伴他们,尝试进行沟通。不能简单地批评、教育,而应该倾听他们的内心,尝试尽量去理解他们,给他们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要有充分的耐心,要注意观察他的一些小行为,要善于因势利导。如果有必要,应建议他们去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也可以陪伴他们一同前去。2...

心理咨询师怎样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共情: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积极关注:避免盲目乐观;反对过分消极;立足实事求是。就是这些了!参考资料:心理咨询师...

结合你的经验谈谈在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要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就应该是具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完善的技能,再加上真心地为被帮助者服务。这里很关键是要认真地倾听,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心理咨询员如何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同理心定义为具有较高水平的心理辅导关系中关键的素质。如果辅导教师能设身处地去了解当事人的主观世界和观点,那么造成无效的和危险的心理辅导情况就会减少。 辅导教师首先要能够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而将自己放在当事人的地位和出境来尝试感受他的喜怒哀乐,经历他面对的压力,并体会他决定和导致行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