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自由贸易反对保护贸易的经济学家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5-25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策略选择

冯克亮

(男 1971-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9)

摘要:本文对自由贸易理论的产生,发展,意义及理论缺陷作了简要的分析,并对战后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作了简短的介绍。通过对这些贸易理论的回顾,期望对我国的国际贸易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另外本文在分析当今国际贸易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几条发展对外贸易的可选策略。

关键词: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 竞争 策略

一 自由贸易理论与实践

(一)自由贸易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自由贸易最先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8世纪60年代倡导,由于其理论模式的优美,及其在实践中强大的生命力,使得该自由贸易理论为后世广泛推崇。其理论产生的背景是当时重金主义学派的理论政策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对外贸易。于是亚当·斯密在其经典巨著《国富论》提出了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贸易理论,强调贸易双方各以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贸易,双方都能获利。后经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完善,进一步强调两国贸易时,即使一国产品不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相对优势,双方也都能获利。二十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创立了要素禀赋论,进一步充实了自由贸易理论。至此自由贸易理论为我们刻画了一幅美丽的图景,不但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贸易,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也可进行国际贸易,使双方获利。这就为落后国家发展经济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通过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交往加速经济发展,这也是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把贸易称作增长的发动机的原因。

(二)自由贸易理论的缺陷及理论分析

自由贸易理论提出以后,世界上并没有实现完全的自由贸易,与之形成鲜明对本的是各国(地区)间保护贸易处处存在。究其原因在于自由贸易理论赖以成立的理论前提与现实世界存在较大差距。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是自由贸易可使参与贸易的双方均获得贸易利益,它通过对贸易原因的近于完美的实证分析和逻辑推论而得出。这是自由贸易理论获得广泛认同的主要原因。其理论前提是:一国的生产要素总量、生产技术水平、国民收入分配形态、居民消费偏好是既定的、不变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并且参与贸易的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完全自由竞争,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这显然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有很大差距。另外,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自由贸易利益的实现也成问题:在现实经济中,在自由贸易理论所论述的市场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两国各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能够进入对方国家市场,分工是能够实现的。而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其有比较优势而没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要在市场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进入对方国家市场是很难的。毕竟,劣势产品占领强势产品的市场是不符合成本和价格竞争法则的。相反,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可以完全占领劣势国家的市场。除此之外,其暗含和内在其他前提:(1).因分工造成的各国产业调整无须成本。这显然也不现实:若按自由贸易理论所述,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或比较优势所在进行分工和专业化生产,那么,原来投资于绝对劣势和比较劣势产业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必须转移到新选择的产业上来,有些具有专用性的资产如生产设备则将被淘汰。而无论是转移或被淘汰,作为国家范围的产业调整,成本都是巨大的。(2).规模报酬不变。作为继绝对优势论和比较优势论之后最有影响的自由贸易理论,其研究模型和假定与比较利益论基本一致,但相对于比较利益论的各国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水平差异既定的假定,要素禀赋论假定各国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水平是不存在差异的,其另一重要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即厂商的生产函数不随其规模的扩大而改变,因而扩大规模不会影响商品的价格,进而影响贸易的基础。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二 其它新贸易理论的提出

战后,特别是70年代后期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新的贸易理论纷纷被提出来对国际贸易新现象加以解释。

(一).战略贸易理论,也称新贸易理论。其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角度出发,反映了贸易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的融合。该理论一方面认为静态中产业间基于比较优势差异的自由贸易会有利于所有参与方国民福利的增加,动态中存在基于对外开放中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由此强化了自由贸易最优化的传统观点,同时为贸易利益的取得提供了新的解释;另一方面,对完全竞争市场和常数规模经济的背离,使市场运行处于一种次优的状态,因而适度的政府干预即执行战略贸易政策,将改变市场运行的结果而帮助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

(二). 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创立。其提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机遇以及政府行为6个因素,这6个因素构成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菱图”(National Diamond)。波特认为,国家的繁荣和竞争优势是通过创造得来的,它并不是象传统自由贸易理论那样取决于本国的比较优势状况。值得注意的是,波特特别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取得与激烈的国内竞争密切相关,其作用机理在于国内竞争对企业产生压力,迫使企业改善技术,进行创新,在国内竞争中增强了竞争力的企业,能获得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从某些产业扩大到整个民族产业,增强一国产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三).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提出和迅速发展,反映了传统国际贸易方式与国际经济合作方式的日益融合。该理论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要素不能流动的假设,从早期有关贸易与投资关系的曼德尔模式出发,提出了诸如海默“垄断优势论”,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小岛清“边际产业扩张论”等学说来说明跨国公司如何凭借自身的“一揽子竞争优势”,以扩大自身边界的方式来谋取利润最大化。

(四).新增长理论的国际贸易观。新增长理论作为一个涉及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和产业组织等多领域的边缘理论,其“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理论核心及“技术外溢”(Spinover)”、“边学边干(Learning by doing)”概念的提出, 正反映了技术因素在国际贸易中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该理论中罗默模式、卢卡斯模式、斯科特模式等3大模式都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1)国际贸易可以加快知识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的积累;(2 )国际贸易的新原则应当从“比较成本”或“资源成本”的原则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原则;(3)国际贸易可以促进世界范围的知识积累和持续的经济增长,因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开放度可以迅速接受世界新知识和技术的传递,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赶超效应”。

以上诸贸易理论融合了多学科知识,更贴近现实,对当今国际贸易现象也更有说服力,但它并没有抛弃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仍然崇尚自由贸易的精神。就连提出“保护幼稚产业论”的德国历史学派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也仅仅提倡保护本国的弱小产业,一旦这种弱小产业在政策保护下得到发展,成长到具有国际竞争能力时,就主张国家立即放弃保护政策,转而实行自由贸易,以利于国内资源的有效配制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由此可见,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自由贸易理论是主流,保护贸易理论只是对其必要的补充。这也是一些国家在经济的特定阶段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后又转而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在这些国家中,美国和日本是典型,其之所以有今天的经济成就,与其适当地贸易政策密不可分。所以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可借鉴成功国家的经验,选择适当的策略措施,以促进经济发展。

三 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策略选择

(一) 完善国内市场经济制度,为企业实现充分的公平竞争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们发现,不论一国保护贸易政策实行的时间多长,最终都要走自由贸易之路,根据自由贸易理论,一国要想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多利益,首先要有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但公平竞争的实现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有公平的环境;其次,要破除行业和部门垄断;最后,要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所有这些都要靠法律才能最后得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 , 它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从整体上促成和提高了人们的主体性意识。但同时 ,有些地区也出现了市场发展不重视市场秩序与规则的现象。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混乱: 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偷税、骗税、骗汇和走私活动猖獗;抽逃资金 ,拖欠帐款 ,逃避银行帐务;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又面临着由于利益分配格局调整所造成的贫富差距。所有这些 ,归根结底无不是缺乏法治、不讲信用 ,分配不公所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我们需要提高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发展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没有健全的市场规则 ,市场难以发挥它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公平竞争也难以实现。法律既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经济关系 ,也不是仅从经济关系的外边对经济运行产生作用 ,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 ,对经济运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尽量为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利益。

当今国际贸易已不像传统自由贸易那样只强调经济利益,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而是在考虑经济因素的同时还兼顾政治因素,两国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双方政府考虑更多的是国家的战略利益。这也是当今国际贸易中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政府在处理国际贸易纠纷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熟练掌握谈判技巧,尽量为自己获得更多利益。以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为例,自从美国于2005年5月动用特保条款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实行配额限制以来,双方进行了一系列谈判,总体来看,中方损失大于所得。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特保措施启动后30天内,当事双方必须展开协商,并于90天内结束协商。就此一项,美国人在后来的中美谈判过程中就占得先机。5月中国自行提高众多纺织品出口关税,以期获得欧美的理解和宽容,结果换来的是他们更强硬的立场,这不能不说是一招败棋。7月11日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陷入胶着状态,在经过一次电话磋商以及两轮正式会谈之后,美国仍然毫不让步,原因是希望以此为筹码在商贸联委会上获得更多实惠。果然不出所料,在开放市场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中国做出了足够多的让步后,在纺织品问题上美国人就是毫不松口,只是留下一句让人欣慰的表态,“慎重使用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美国人还在等什么呢?后来答案出来了,人民币终于“升值”了。美国人获得了最大的胜利。“没有交换、决不让步”,这不是一个自由贸易主义者的原则,但是这却是一个谈判者应该遵守的铁律。在这一次中国与欧盟美国之间的纺织品贸易谈判中,中国就违反了这样的铁律,结果失去了谈判的主动。中国外贸已经进入一个谈判时代,记住“没有交换,决不让步”吧。

(三)善于利用WTO中的贸易规则规避风险,为本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争得主动。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和运行机制可以看出,尽管世贸组织以自由贸易为宗旨,但同时它又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组织,允许成员在其规则下,对贸易和国内产业成长进行有限但有效的扶植和管理。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世贸组织制定的组织框架和各种协议和规则也是“披自由贸易之皮,行管理贸易之实”。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也享有相应的权利,我们要学会熟练运用国际游戏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还是以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为例,对于美国以不容易量化的“扰乱市场”为理由,重新对中国纺织品实施配额的做法,中国政府表达了强烈的反对,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事情发生后的抗议,我们有必要从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学会国际游戏规则的玩法,学会使用国际游戏规则保护自己。从过程来看,如果在第一阶段美欧没有达到乌拉圭回合谈判条款规定的时候,我们就做出反应,我们就开始向国际社会呼吁,向WTO提出申述,在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也照章办理,我们现在就可能主动得多,至少不给进口国以口实启动特保条款,或者使我们现在的抗议更理直气壮,会得到更多的国际社会的回应和支持。从形势研判和决策的角度来看,在国际市场上的一些关键游戏规则改变的当口,我们应该有前瞻性的判断。学会如何按照国际游戏规则运作,是纺织品出口遭遇到的问题给我们最重要的提示和挑战。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程度,相信还有很多的问题会接踵而来。要想在全球化一体化中获益,我们要下功夫,要知己知彼,注重过程中的努力,要学会利用国际游戏规则的技巧,不能只停留在事后抗议的层面。否则会像这次一样,不但纺织品出口将受到损失,还会带来其它问题。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吴易风,英国古典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裴长洪 当代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J] 国际经贸探索,1995,(4)

[4]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参考资料: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观点有哪些?
李斯特的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李斯特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反对“世界主义经济学”,主张国家经济学;反对价值论,主张生产力论;反对自由贸易,主张贸易保护。国家主义经济学 李斯特认为,英法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是一种“世界主义经济学”。它研究一种适合于世界经济的“普遍规律”,但是不研...

大卫·李嘉图的其他
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1819年他曾被选为下院议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鼓吹自由贸易,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证券交易...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的名字
米尔顿·佛利民 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是美国经济学家,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1976年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提倡自由市场经济,在...

急求!凯恩斯的两大著作是什么??
凯恩斯原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著,直至20年代末仍信奉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保护主义对于国内的经济繁荣与就业 增长一无可取。甚至1929年同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就德国赔款问题论战时,还坚持国际收支差额会通过国内外物价水平的变动,自动恢复平衡。1936年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 I...

自由贸易政策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当时,他否认贸易保护政策会有利于国内经济繁荣和就业。大危机之后,凯恩斯转向重商主义。他认为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确实能够确保经济繁荣,扩大就业,缓解危机。他的杰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的一般理论 凯恩斯的超级保护主义贸易理论 。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哪一著名论断对英国工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 亚当·斯密提倡自由贸易,反对高关税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主张市场的自由竞争能够提高经济效率。5. 尽管亚当·斯密支持商业利益,但他也批评了垄断商的行为,并主张消除这些活动。6.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结构严谨,影响深远,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理论基础,他的理论被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经典经济学...

超保护贸易理论提出者简介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超保护贸易理论的提出者——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作为英国资产阶级经济体系的重要代表,凯恩斯是凯恩斯主义的奠基人,他的理论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可能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凯恩斯秉持自由贸易的理念,主张国家应减少对...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人物介绍
李斯特的税收思想,主要体现于他对保护关税的论述中。他认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应采取保护主义。李斯特抨击了英国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和“世界主义”政策,认为它忽视了国家的作用和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民族特点,因而竭力反对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实行保护关税制度。李斯特认为,财富的生产比财富本身重要得多。向...

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是一种
反对自由贸易。凯恩斯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者,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彻底改变了他的立场,转而推崇重商主义。他认为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的政策确实能够保证经济繁荣,扩大就业。

为什么李斯特反对古典学派的政治经济学,而主张建立国家经济学?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是德国经济学家,主张贸易保护主义。李斯特生活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年代里(1870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德国统一)。此时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过去,二次革命又开始了。和现在德国精密制造世界第一不同,当时的德国工业起步晚,各项产业,特别是重工落后于英、美等国。而国家分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