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信任,学会做人主题班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5-07
拥抱信任,学会做人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礼貌是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而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礼仪传统,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我们青少年朋友不仅要尊敬有礼貌的人,自觉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一、追溯“礼”的历史渊源

谈到礼貌待人,我们有必要追溯一下我国的“礼”。“礼”起源于原始社会,那时人们常举行祭鬼神的活动,在祭祀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礼仪。“礼”的制定是在还是奴隶社会形态的周代。周代吸取了夏、商时期的经验,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礼”,写成《周礼》一书。

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礼”,他提出:“不学礼,无以立。”他从小就做练习礼仪的游戏,后来专门拜师学习周代的礼仪。不仅如此,孔子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他要求学生衣冠整齐,走有走样,坐有坐姿,为人处世要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他还专门从周礼中选取了读书人必须学习的17篇,编辑成《礼仪》一书。

孟子继承孔子的传统,后来也成为教育家,他更是重视礼仪,提倡人们交往是要相互敬重,提出:“尊敬之心,礼也。”“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主张开办学校,加强道德教育,使人们养成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好品德,好风尚。

战国时期,大学问家荀子认真学习孔子孟子的思想提出“礼仪”:“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提出一个人对“礼”的认识和实践,是衡量一个人道德高尚与否的尺度。战国后期出现一本《弟子职》,规定了学生尊敬老师的各种礼节,以及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可以说,这是我国第一部学生守则。

南北朝时期,大学问家颜之推。年老在家时,为教训子孙写一本《颜氏家训》,共有20篇,首次把家庭生活中的礼仪规范进行了总结。

宋代著名的教育家朱熹,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编写了《童蒙须知》等教材。其中对礼仪教育十分重视。南宋时期出现了蒙学教材《三字经》,这本教材内容丰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道德教育。其中专门提出:“为人子,方少年,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作为子女,正当少年时期,应当拜师访友。学习礼仪。

清代又出现了一本《弟子规》,书中详细规定了少年儿童在言谈举止方面的礼仪规范,例如,在尊敬长者方面提出:“或饮食,或走坐,长者先,有着后。” 在礼仪方面提出:“冠必正,纽必结。”在仪态方面提出:“步从容,立端正。”在语言方面提出:“刻薄语,秽污语,市井气,切戒之。”

我国古代礼仪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方面的典范也很多:“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讲的是黄香孝敬父亲,孔融友爱兄弟的事例;“程门立雪”讲的是尊敬老师的事例。这些礼仪典范的故事流传至今,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中,礼仪教育内容丰富,闪烁着中华民族文明之光,成为后人学习礼仪的宝库。

二、礼貌待人的典型范例

我国现代很多名人、伟人,从小学习继承“礼仪之邦”的优良美德,成为很有文明修养的人。敬爱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周恩来从小受着家庭环境的影响,懂礼仪、有教养。在南开中学读书时,他就以学校门口大镜子上的镜铭:“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急。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很有文明修养的人。他担任总理以后,经常到世界各地出访,或出席国际会议,他的礼仪风范,赢得了世人的称赞。人们用“富有魅力”、“无以伦比”等优美的词语赞美他的翩翩风度。美国七十年代的总统尼克松写回忆录时,称赞周恩来总理说:“他待人很谦虚,很沉着坚定。他优雅的举止,直率而从容的姿态,都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风度。”

“周恩来的外貌给人的印象是:仪态亲切,非常率直,镇定自若而又十分热情。”周恩来总理不但为中国革命事业创立了丰功伟绩,在继承和发扬我国礼仪传统方面也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还有我们都非常熟悉的雷锋同志,他的一生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礼貌待人。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第5任雷锋班班长杨东顺就说:“雷锋一直激励着我做明礼的表率。我所理解的明礼就是礼貌待人。明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1990年,杨东顺转业前所在部队派人来采访他,这时单位的领导和同事才知道他的身份。杨东顺说:“我这样做完全是雷锋精神熏陶的结果,我压根就没有把当过雷锋班班长作为向人炫耀的资本。像雷锋班的所有班长一样,我只想做到无愧于老班长,无愧于培养我们的党和人民。”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礼貌待人的事例,我们不仅要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而且要善于发现身边好的现象,主动做好礼貌待人,弘扬我国“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做有礼仪修养的一代新人。

三、礼貌待人的现实意义

人生不能没有交往,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是与他人的交往和关系紧密联系的。人的一生的愉快、烦恼、快乐、悲伤、爱与恨等等也同样是与他人的交往和关系分不开的。没有同别人的交往与关系,就没有人生的悲欢离合;没有同别人的交往和关系,也就没有文学、艺术和科学,也就没有一切。所以说交往是人的生活基础,是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对于正处在人生发展高峰期的高中生来说更需要交往,更渴望交往,交往已经成为我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与他人交往呢?怎么才能使我们拥有一个令人感到友善和温暖的人际关系呢?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礼貌待人。礼貌待人首先要求用语礼貌,使用“请”、“谢谢您”、“对不起”等等,这些日常礼貌用语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其次是举止得体,坐有坐相,站有站姿,不忸怩作态也不随意放肆。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语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有礼貌的话可以给人带去无限的温暖,粗鲁无理的话则会伤害他人的情感和自尊,使人听后感觉像严冬一样的寒冷。有句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我们说话时一定要注意态度要诚恳和气,语言要文明得体。也就是说,我们在与别人接触时态度热情文雅,说话文明和气,举止大方端庄,这样做就是礼貌待人,这样会使别人感到亲切、愉快,温暖,人们会尊重、信任你,愿意与你交往,和你的关系也会更加密切。所以说,礼貌待人体现的是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对待自己有礼貌。同样,我们也应该对别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是与人友好交往的条件,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我们对谁都应该有礼貌,对后进的或有缺点的同学同样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还应帮助他们,使他们鼓起勇气,树立信心,激励他们进步。而对于我们的朋友,也不能因为彼此很熟,就不讲礼貌,再熟的人相互之间也应该做到彬彬有礼,否则,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社会越发展,对我们每个人礼仪方面的要求越高。尊重他人,以礼相待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做好工作、办好事情、生活愉快的前提。有人说“生活里最重要的是礼貌,他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可见,礼貌待人确实很重要。

然而,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些同学还没有意识到礼貌待人的重要意义,所以同学中还存在讲粗口、见到老师不理不睬、用脚开门等现象。同学们,礼貌待人对于个人来讲是一个人内在美的表现,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我们每个同学都要懂礼貌,讲礼貌,做一个文明的新时期青少年。

活 动 设 计

一、活动导入
1、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照镜子的活动。

(1)班主任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镜子自己照。

(2)提问:同学们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多数可能是说看到了自己的外貌。

(3)提问:那么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文化教养从镜子里能看到吗?怎么才能知道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谈出自己的道理。 

二、活动过程设计

1、提问:你们知道周总理和宋庆龄吗?他们是深受人们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国家重要的领导人。他们在礼貌待人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请同学们讲讲他们礼貌待人的事例,或者举一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礼貌待人的事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提问:周恩来和宋庆龄是怎样礼貌待人的?他们这样做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

班主任小结:他们与别人接触时态度热情文雅,说话文明和气,举止大方端庄,像他们这样就是礼貌待人。他们尊重人、理解人,是礼貌待人的楷模。

3、提问:周总理和宋庆龄这样对待别人,别人会有什么感受?

班主任小结:别人会感到亲切、愉快,温暖,人们会尊重、信任他们,愿意与他们交往,和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愿意按照他的要求办事。礼貌待人体现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礼貌待人对于个人来讲是一个人内在美的表现,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4、提问:在国际交往中,周总理和宋庆龄更加重视礼节,这是为什么呢?

班主任小结:在国际交往中,周总理和宋庆龄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他们以礼貌待人,为我国赢得了崇高声誉。可见,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礼貌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5、提问:今天,我们已进入了高科技时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以礼待人有什么重要作用?不讲礼貌会有什么后果?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听到的事情谈认识。

班主任小结:在与他人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对待自己有礼貌。同样,我们也应对别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是与人友好交往的条件。社会越发展,对我们每个人礼仪方面的要求越高。尊重他人,以礼相待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做好工作、办好事情、生活愉快的前提。有人说“生活里最重要的是礼貌,他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可见,礼貌待人确实很重要。

三、联系实际,分析导行

1、联系实际,深入明理

(1)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在礼貌待人方面是怎样做的?有什么体会?通过刚才的学习,自己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2)谈谈本班在对人有礼貌方面做的好的同学。

(3)请同学们谈谈自己遇到的不礼貌待人的事例,以及当时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语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有礼貌的话可以给人带去无限的温暖,粗鲁无理的话伤害他人的情感和自尊,使人听后感觉像严冬一样的寒冷。有句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我们说话时一定要注意态度要诚恳和气,语言要文明得体。

2、做练习,导行

(1)计算机演示:举几则我们学生中存在的不讲文明礼貌的事例,请同学们展开讨论。 

(2)提问:请同学们看看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应当怎样做呢?

班主任小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我们对谁都应该有礼貌,对后进的或有缺点的同学同样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还应帮助他们,使他们鼓起勇气,树立信心,激励他们进步。不仅如此,对待非常熟悉的朋友,我们也不能因为彼此很熟,就不讲礼貌,再熟的人相互之间也应该做到彬彬有礼,否则,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作为学生,我们尤其要做到尊敬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希望从现在起,每个同学都能做个礼貌待人的好学生,让我们用礼貌之花装扮我们的社会,让她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