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什么?谁写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11-08
说的是:“品德高尚的人,不讲道德,行为却有道德。品德下作的日,嘴巴挂着道德,行为缺德。”
第2个回答  2016-09-19
承蒙授教,三缄其口,刻骨铭心。
第3个回答  2021-03-29

第4个回答  2022-08-29
意思下文有: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德要失去才能得到,要懂得放手。
不知道是谁写的
第5个回答  2018-01-19
德,如果确实是我所理解的那样:是昭示道的一切;是顺应自然去做事。那么为什么要有上、下之分呢?而且,既然把德分了上下,为什么没有分仁、义、礼的上下呢?我以为,德,有即有了;无就无了,本不应有上下之别。所谓的“上”,是“尚”的通假字,应是崇尚的意思,和“不上贤,使民不争”的用法是一样的。而“下”是上的反义词,指不崇尚。以老子的对立统一的思想看,不崇尚德不等于比崇尚德差。因为在他看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所以“无德”这个词也并非通常的贬低之意,而是更高的“几于道”的境界。辩证地看:有德便显得刻版了,给人以评判对错的借囗,但是谁又能说得清它的标准呢?而无德恰恰是对道法自然最客观的解释。另外,老子说:“无为之益,不言之教,天下希能及之矣”。“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些说明了人是有层次之分的。在“道”面前,最低层次的人之行为是效法地的,高层次的人是有德之人,效法于道。而更高层次的是无德之人,其行为“几于道”而效法自然。(自然一词对于万物而言是大自然,而对于道而言是自性。换而言之,几于道的人,效法无所谓有德与无德的自性)。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崇尚德的人不具有真正的德,因此他还是表现出了刻版的德;不崇尚德的人不脱离德所昭示的道的一切规律,因此人们看不见他的主观行为,正所谓“道隐无名”。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崇尚德顺应自然,因此没有强迫(在这里没再提及下德,也是因为它隐于无形无相);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崇尚仁的人追求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自我提升之道,因此没有强迫;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崇尚义是崇尚天下合宜之理,因此是有欲地去做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崇尚礼,是崇尚理之粉泽,当没有得到回应时,就强迫地推行它,要求别人遵从。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所以脱离道才崇尚刻版的德,脱离德才崇尚仁,脱离仁才崇尚义,脱离义才崇尚礼。

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推行礼,是忠信思想不牢固的表现,而且是社会动荡的开始。(泊,通行本改成薄字,直译为消薄的意思。而我觉的还是泊字更形象,比喻一条船轻轻停靠在码头。即要承受缆绳的束缚‘礼′,又要抵御风浪的摧撞)。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把前识者把译为有预见的人,是没读懂古文,也没有看清它和夫礼者的文章架构)。眼前能够分辩的,是道的表相,是愚昧的开始。(是失道的开始,是上德的开始)。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大丈夫通常被译为堂堂正正的人,或有节操、有志向、有作为的人。这些都是内心对外在有欲望或取向的说法。大丈夫的本质,实际上是成年的人;是具有独立生存,独立判断,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也意指在思想上有所成就的人)。所以有成就的人做事,着眼于安定稳固而不冒险于动荡飘泊的事;着眼于本质而不关注于表面华美的事物。因为这样可以远离那些遥不可及的而拥有眼前的一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