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是什么人?

如题所述

打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后来皇太极觉得打不过他就使了离间计害他,崇祯皇帝经过一年八个月的审讯,虽然什么也没审出来但还是判他凌迟处死,而且要割3000刀。崇祯皇帝没有识破简单的离间计杀了袁崇焕,也彻底葬送了大明王朝。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14
袁崇焕(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1](《明史本传》),一说字自如(《黄尊素说略》),汉族。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四月二十八日。
  祖籍广东东莞,出生于广西布政使司梧州府藤县北门街。(一说袁崇焕出生于广东东莞,年十四随祖袁世祥,父袁子鹏迁至广西藤县)。 袁崇焕是明末杰出军事家、爱国将领,曾任兵部尚书、右副督御史、蓟辽督师等。在任辽事期间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攻,阻止后金军南下。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绕开袁崇焕在辽西的防线进攻北京。袁崇焕问讯后率部星夜驰援京师。获广渠门、左安门大捷,力解京师之危。但崇祯帝听信谗言,中皇太极设下的反间计,将袁崇焕逮捕下狱。崇祯三年(1630年),袁崇焕被磔刑处死,其尸身被百姓所食。其部下佘义士夜窃其尸葬于今北京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即原广东义园,并为其世代守墓至今已传十七代。袁崇焕被后代史学家誉为“明朝第一将军”。 袁崇焕各项指控罪证确凿绝无罗织之嫌

  
  [4]因字数限制有省略
  崇祯二年(1629年)“己巳之变”当中崇祯拘捕了时任蓟辽督师的袁崇焕,之后进行了数月的审讯,在会审以后形成了定案,最终以如下罪状处决了袁崇焕:
  “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1]
  1 付托不效
  2、专恃欺隐
  3、市米资盗
  4、谋款诱敌
  袁崇焕被论“谋款”是和“斩帅”联系在一起的,即“以谋款则斩帅”,阎会长所谓“谋款诱敌”显然是篡改了崇祯的指控原文,将“斩帅”偷梁换柱成“诱敌”。
  阎会长的说法是将“诱敌”之罪凭空的强行加到崇祯所列的指控当中,再加以驳斥,这种偷梁换柱的作为,实在有失学者身份。斩帅践约
  崇祯之所以把“斩帅”和“谋款”联系起来论罪,应该是沿着袁崇焕“议和”的思路来梳理的。
  毛文龙所统辖的东江镇,其兵员多是由被后金侵占了家园,而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辽东流民所组成的。这些人跟后金的仇恨很深,应该很难接受议和。倘若袁崇焕所统辖的关宁军与后金议和,而东江镇却又频频对后金出击,那议和恐怕很难达成,袁崇焕若要想达成议和,那就必须有效控制东江镇。
  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梳理,其实就不难理解袁崇焕为什么一再强调毛文龙不受节制是个大问题了。而当袁崇焕与后的金通书议和进入关键期之时,他将后金的来使安顿在宁前,私下决定去一次东江镇,其实应是去试探毛文龙。
  这次试探的对白只有他们二人知道,而结果却是袁崇焕不惜违制擅杀毛文龙,他这样的作为非常可疑,很难不让人怀疑他对毛文龙痛下杀手的原因就是为了给议和扫清道路。
  综上所述,崇祯论袁崇焕“以谋款则斩帅”之罪应该是针对他力主议的思路来的,根本没有论他应后金之约而谋杀毛文龙。
  最后,谈一谈阎会长所谓“倒是毛文龙通款后金,谋降有迹”一说。毛文龙和袁崇焕一样,都接待过后金的来使,都算是“通款”了,不过毛文龙将后金使节绑送兵部,天下皆知,而袁崇焕却对后金使节礼敬有加,欺上瞒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31
过去来说,绝对是民族英雄级别的存在。但随着相关史料的发掘,在某些方面,袁崇焕就变得颇具争议性,但大体来说,还是偏向民族英雄的一方面。说到具争议性,杀毛文龙是其中一件重要事件。曾与后金有过和谈,则又是另一个争议性的话题。
第3个回答  2014-08-26
袁承志炸死了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结果让皇太极用反间计,当崇祯杀了他。。。被凌迟处死!哎。。。可惜!!!袁承志,这个人在历史上很出名的,你可以查一查追答

历史上有袁承志这个人吗?

很明显层主打错字了

袁崇焕(写错了)

确实写错了。。。,是袁崇焕

第4个回答  2014-08-22
袁承志他爸,明末的一员大将,被崇祯帝所杀。
第5个回答  2014-09-04
袁承志他爸,明末的一员大将,被崇祯帝所杀。
第6个回答  2014-09-04
袁崇焕首先是个好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