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灯泡的电流和通过导线的电流相同,为什么灯泡发亮而导线却不发光呢?

如题所述

先说普通的白炽灯。

很简单,就是因为导线的电阻远远远远……小于灯泡的灯丝。
所以,导线上消耗功率非常小,不发热;而灯丝消耗功率发热。

而且灯丝的表面积有限,散热率小,所以,一定的功率发的热量集中在很小的体积内,可以积累达到很高的温度。

固体温度达到很高的时候都会发光。温度不太高发红光,温度再高些就发白光了。
用白炽灯的朋友可能有这种经验:电压不足的时候,灯光发红,电压过高的时候,灯光更白。这就是温度和颜色之间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铁匠烧红的铁块会发光,炼钢炉里面的钢水也会发光,这都是达到了高温度的缘故。
白炽灯的灯丝发的光,比烧红的铁块、钢水等等都更白,说明灯丝的温度比它们更高。

制造灯丝之所以需要选择材料,主要是考虑:(1)熔点;(2)寿命。
用铁丝铜丝肯定不行,熔点太低,没到发白光的温度就熔掉了。
楼上朋友说到的“竹子皮纤维碳化加工而成”的炭丝,熔点是够了,但是在空气中很快就会被氧化“烧掉”,所以为了使它在高温下能有足够的寿命,就需要封装在真空中。
现在的钨丝灯泡封装在真空中,也是为了减少氧化,延长寿命。

上面说的是白炽灯,白炽灯是电能先变为热能,达到一定高温时,热辐射有一部分就成为了可见光,另外还有大量不可见的红外线辐射,所以效率较低。

而现代的荧光灯、发光二极管等等新的光源,则是利用另外的原理,使电能直接变为可见光,不经过发热这个环节。故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18
灯泡里面是钨丝。 导线是铜。材料不一样。 钨丝通电会发光。
第2个回答  2011-05-18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灯泡,今天,是一个简单的电器。
然而,200年前,寻找“通电后会发光的材料”,却困扰了科学家近半个世纪;
不是随便找个材料,通电后都会发光,不是。
爱迪生试验了近千种材料,终于成功发明了“竹丝”灯泡。(竹丝,用竹子皮纤维碳化加工而成)
“竹丝”灯泡,终于取代了几千年的油灯。
多少年后,人们又发明了寿命更长的钨丝灯泡。
近代,才有光效更高的日光灯,水银灯,钠灯,,,,发光二极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5-18
这是材料的问题,用0.1的乌丝带动灯泡试试,灯也亮线也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