胼胝体属于人类的情绪中枢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7-28
应该属于
第2个回答  2016-07-30
人类对情绪表达中枢及情绪体验中枢的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胼胝体与情绪有关,但不是情绪中枢。下面是现代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介绍,供参考。
一、情绪表现脑中枢的经典研究:
1、情绪的激活学说:认为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汇集了各种感觉冲动,也包括内脏感觉,经过整合作用之后再弥散地投射至大脑,调节睡眠、觉醒和情绪状态。这种理论认为网状非特异投射系统生理功能的多样性正符合情绪过程的基本特征。生理心理学家们可以通过记录和分析情绪的多样性生理变化,寻找其生理心理学调节机制的变化规律。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实验心理学方法和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客观地研究情绪过得的生理机制。
2、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他们认为人脑边缘皮层、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等结构在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个具有重要作用。帕帕兹认为在边缘系统结构中,从海马经穹窿、乳头体、丘脑前核和扣带回,再回到海马的环路(帕帕兹环路),对情绪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环路中,下丘脑与情绪的表现有关,而扣带回与新皮层的联系和情绪体验更为密切。麦克林则认为海马和颞叶皮层在情绪的体验中更为重要。
3、应激学说:现代应激学说认为在紧张性情绪形成中,大脑皮层、下丘脑、脑下垂体和肾上腺等发挥着神经体液的综合适应性调节作用。换言之,这种理论从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中为情绪过程的生理心理学理论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科学事实和新的理论。
上述三种学说是上世纪是重要的研究成果。

二、情绪体验的中枢的经典研究:
1、自我刺激的实验:边缘系统某些脑结构的刺激可引出阳性自我刺激行为。动物持续性地反复按压杠杆以便不断得到脑内的电刺激,动物数小时不吃、不渴、不顾及性对象或幼仔,连续按压杠杆以追求脑内自我刺激,甚至可达每小时8000多次的自我刺激行为反应。他们把这一种脑结构称为“奖励中枢”。 另外一些脑结构偶然受到电刺激后,动物就逃离杠杆,避免再次受到刺激。他们把这一类脑结构称为“惩罚中枢”。似乎发现了脑内的“愉快中枢”和“痛苦中枢”。
2、往后30多年的研究发现,脑内1/3的结构均可引起阳性自我刺激行为,只有5%的脑结构会引出阴性自我刺激行为。能引起反应率最高的脑内自我刺激区主要是内侧前脑束通过的部位以及多巴胺能通路和去甲肾上腺素能通路经过的部位,包括大脑皮层的额叶、内嗅区、隔区、纹状体、下丘脑、中脑、黑质、桥脑等。其中以内侧前脑束后部的阳性自我刺激反应率最高,因为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和去甲肾上腺素能通路在这里会合。这里的电刺激可以同时引起两类化学通路的兴奋。
3、自我刺激行为是否产生某种愉快感或满足感,最初20年的研究资料似乎支持这种设想。因为性欲、食欲水平、即驱力状态与自我刺激反应率之间有着一致性关系。一些生理心理学家努力寻求一些脑结构的自我刺激分别与食物、水和性满足之间的关系。然而,所积累的科学事实越多,就越发现阳性自我刺激的脑结构并非愉快中枢或阳性情绪体验中枢,任何一些脑结构的切除都不影响自我刺激行为,所以不存在它的特定中枢。
4、一些因脑疾患的病人,进行脑的自我电刺激也都报告是一种稀奇的感觉,并未见有某种意义明确的极度快感。……简言之,近年对自我刺激实验的意义,并不像20年前那样把它看成是情绪体验中枢的研究。相反,新的理论观点是脑的电刺激可以强化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的联系,强化正在进行的行为模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