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笛 小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选读课文第七课。 1000字左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1-30
木笛(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选读课文)

一、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11岁左右,年龄结构比较正常,男女生比例均衡。但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律性差,上课好动,喜欢说话等。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木笛》是一篇选学课文,课文主要写木笛演奏手朱丹在高手如云的招考激烈竞争中进入终试,但因为当日正值“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拒绝吹奏欢乐的乐曲而被取消考试资格,后来又被破格录取的感人故事。本文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为背景,以“进入终试 → 拒绝吹奏,取消资格 → 纪念碑前吹奏悲乐 → 破格录取 ”为线索,在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两难话题的同时,深情歌颂了朱丹高尚的民族情怀和不忘国耻的深邃情感。

三、设计理念:

文本故事情节巧妙曲折,语言叙述精炼生动,人物刻画细致真切,读中令人心灵震撼。紧扣文本语言的表达特点,引学生读入故事的情境,在情节中进行角色互动与对话,读与品、悟与想,让心灵在情境中张开,让体验在情境中升华,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生成,充分发展。

在这一课时的学习中,我预定尝试“初读整体感知——再读聚焦笛声——深读情感体验——读得共生共鸣”为主要的设计思路。首先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上的把握,然后抓住“那一曲木笛声”作为文本解读的突破口,让学生通过研读文本,触摸词句的温度,倾听词句的声音,更是逐渐引导学生从读薄“笛声”到读厚“笛声”之中,真真切切的品味国耻国难的痛楚至极,真真切切的感受文中朱丹及作者铭记耻辱,誓写国魂的满腔壮志!

四、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品读感悟,感受朱丹拒吹背后隐藏的浓浓爱国情怀。

3、引导学生懂得不能忘了南京大屠杀这个耻辱,心怀祖国得心怀国耻,在心里装上遇难的同胞。

五、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朱丹的笛声。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木笛

引导读题:见过木笛吗?听过木笛吹奏的声音吗?

2、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来认识一位叫朱丹的木笛乐手。

(二)、初读感知:

1、组织自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课文。不认识或有困难的请教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2、指导读正确重点词语:

苛刻 纤弱 打量 悲戚 歉疚 冷峻 婉惜 乐坛 应试者

正襟危坐 不苟言笑 蓓蕾初绽

3、交流:课文写了朱丹的什么事?

根据回答板书:拒绝吹奏 尽情吹奏

(三)、品笛声,感受悲戚:

1、引导找到朱丹吹奏木笛的句子。课件出示:

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2、师:这就是朱丹在纪念碑前,伫立雪中,尽情吹奏的那曲木笛声。

1)读正确句子。

2)找出句中描写笛声的词。

3、师:你听到了朱丹的吹奏,我们听到了朱丹的笛声,还有谁也听到了?

引导读句:孩子们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

4、课件出示词语:悲凉凄切 脉管滴血 如泣如诉

1)读词语。

2)想象: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听到了怎样的笛声?

5、师:此时朱丹正站在你面前,把你心中的疑问问出来。

生“面对朱丹”提问题。

6、师小结:是呀,朱丹,你为什么要吹奏如此悲凉凄切的笛声呢?你想倾诉写什么?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近朱丹,寻找朱丹这样做的原因。

(四)、寻原因,不忘国耻:

1、交流原因,板书: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

师:因为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却的日子。

2、课件出示: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场大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屠杀了近300000人,大约是每分钟杀6个人。

1)齐读这组数字。

2)交流:读着这组数字,你觉得这仅仅是一组数字吗?

3、出示南京大屠杀的图片。教师悲情讲述图片内容。

1)说看图片后的感受。

2)教师小结:国耻!

4、师:朱丹记住了这个日子,记住了这段奇耻大辱,所以在如此重要的考试中,他拒绝了考试的要求——吹奏欢快的乐曲。

引导读朱丹与大师的对话。

5、朱丹放弃了考试,等于放弃了什么?

到此,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朱丹?(有个性的、爱国的青年)

(五)、听笛声,一同感动:

1、那是不是只有朱丹记住了这个不该被忘却的日子呢?

引导读文找句。

2、出示: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莹莹光亮,像曙光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是一个由孩子们组成的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幼松林。每个孩子手上都擎着一支红烛,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

1)师:孩子们记住了!我们都被孩子们感动了!

2)心中有感动的一起来读这段话。

3)朱丹也被孩子们感动了,于是他——

引导再读句子: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3、还有一个人被朱丹、被孩子们感动着,谁?(大师)

大师被朱丹的什么感动了?被孩子们的什么感动了?

4、被朱丹、被孩子们感动着的还有我们!

1)说自己感动的原因。

2)交流。

3)动笔写下自己想说的话。

(六)、总结升华:

1、师: 朱丹有一颗爱国心,孩子们从小心怀祖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住这个充满耻辱的日子,在心里装上国耻,装上遇难的同胞!

2、课件出示:铭记国难,不忘国耻!

学生齐声呐喊。

七、课堂练习

八、作业设计

九、板书:

木 笛

拒绝吹奏 ———— 尽情吹奏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

铭记国难,

不忘国耻
第2个回答  2013-11-14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有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校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 “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这一句轻声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们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答:“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答:“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顽强果决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眼中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着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地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光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也一身雪白,手中也擎着一根燃烧的红烛。 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第3个回答  2011-01-30
木笛
赵恺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有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校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 “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这一句轻声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们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答:“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答:“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顽强果决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眼中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着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地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光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也一身雪白,手中也擎着一根燃烧的红烛。 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第4个回答  2011-01-30
fgfdgd

木笛 小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选读课文第七课。 100字左右。
房门开处,室内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

木笛 小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选读课文第七课.1000字左右.
1、引导找到朱丹吹奏木笛的句子.课件出示: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2、师:这就是朱丹在纪念碑前,伫立雪中,尽情吹奏的那曲木笛声.1)读正确句子.2)找出句中描写笛声的...

读木笛有感
读完《木笛》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深深的爱国之情。这篇课文主要讲在招聘演员的考试中,考官要求一位叫朱丹的应聘者用木笛吹一首欢乐的乐曲,朱丹不肯,因为今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所以朱丹失去了一次工作的机会。入夜,朱丹怀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吹起了悲凉凄切的乐曲...

五年级上册选读课文主要内容
你一定会听见的:课文讲述了大自然美妙的一些声音,声音与我们的关系,也表明了我们要认真聆听那些声音,也不要做木讷的木头人一般。 木笛:本课讲述了一位名叫朱丹的人在12月13日参加南京招募木笛演员的考试,因考试题目是演奏欢乐乐曲,而又因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而放弃招考,去南京大...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8篇选读课文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斗笠》这是一顶特殊的斗笠。戴上它,孩子在异乡能听到故乡的声音,感到故乡的温暖,闻到故乡的芬芳,望见故乡的明月,其实这都是母亲来自故乡的爱。它是临别的依依不舍;是牵肠挂肚的思念;是圣洁无私的母爱。《鞋匠的儿子》以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林肯...

谁知道《木笛》原文?
是不是演奏木笛他不吹欢快的因为今天是南京大屠杀,这个?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所有课文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 七律·长征 26 开国大典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28* 毛主席在花山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1 黄果树听瀑 2 斗笠 3 太空“清洁工”4 鞋匠的儿子 5 剥豆 6 你一定会听见的 7 木笛 8 百泉村(四章)生字表(一)生字表(二) 行不行,全...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目录?
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五年级上下册课文目录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窃读记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4 我的“长生果”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单元 5 古诗词三首 6 梅花魂 7 桂花雨 8 小桥流水人家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单元 9 鲸 ...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书内容是什么?
第六组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8.慈母情深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0.学会看病 第七组 21.圆明园的毁灭 22.狼牙山五壮士 23.难忘的一课 24.最后一分钟 第八组 25七律长征 26.开国大典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28.毛主席在花山 选读课文 1.黄果树听瀑 2.斗笠 3.太空“清洁工”4鞋匠的儿子...

小学五年级的语文目录是什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 窃读记 (林海音)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张钫)3 走遍天下书为侣 (尤安·艾肯)4* 我的“长生果”(叶文玲)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单元 5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王安石)秋思 (张籍)长相思 (纳兰性德)6 梅花魂 (陈慧瑛)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