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929至1933年经济危机使德国经济膨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5-13
因为消费者没有那么高的购买能力,使得这些商品销售不出去而显得“过剩”了。同时,由于生产费用高,资本家宁愿把商品销毁,也不愿降价出售,就是这些原因和资本家们的自私,导致了这次经济危机,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一幸免,德国也包括在内。
第2个回答  2011-03-20
当时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都深陷经济危机泥潭,但是有两个国家的表现令人侧目,苏联和德国,两国的共同点都是国家参与市场经济之中,苏联就不用说了,社会主义。
面对危机,在魏玛共和国议会内部各党派之间无法形成一致。精英群体内部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在经济危机时期,应该委托一个能干、独立于议会、只依靠总统的紧急状态权力的内阁执掌政府。德国国防部部长办公厅主任向总统兴登堡推荐了财经专家海因里希•布吕宁担任总理。兴登堡行使自己的紧急状态权力,未经过议会协商,就作出了这项任命。布吕宁内阁据此宣布:"新内阁按照总统先生授予我的委托,不受任何联合的约束。"
解决危机,需要政府享有足够权力,这似乎是一个常识,身处困境中的人民通常也会欢迎这样的权力。但是,权力一旦摆脱了约束,就会趋向于滥用,哪怕是像布吕宁那样的君子。据说,布吕宁才智过人,也严于律己。他毫不犹豫地动用了非常权力,他相信,"没有民主也能保持法治国"。为解决经济危机,他提出了一系列法案,其中一项遭到国会拒绝。布吕宁援引宪法条款,以紧急法令的形式使之生效。国会很生气,宣布取消这一紧急法令。布吕宁毫不示弱,说服总统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大选。
在如此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及如此激烈的政治冲突气氛下进行的这场选举,被历史证明了是德国人走向毁灭的开始。两个最激进的政党--民族社会主义党(即纳粹党)和共产党取得决定性胜利,温和的党派则被不耐烦的选民抛弃。德国政治一步一步地激进化,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借助总统的紧急状态权力,希特勒开始清除反对党,主要是共产党。同时,他寻求获得授权法,国会将四年的立法权授予他领导的内阁。借助种种措施,希特勒获得了不受限制的权力。
德国民众对于希特勒的这些做法,普遍表示支持。他们相信,总理不受约束的权力是解决危机所需要的。希特勒似乎也确实给民众带来了希望,他利用其权力建立了一套"统制经济"体系,与罗斯福在《全国产业复兴法案》中所设想的制度十分类似。经济活动主体仍然是私人企业,但需接受国家的指导、管理。希特勒也开始推进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创造就业机会。这些政策似乎奏效了,德国经济开始复苏,数百万失业者找到了工作。人民的悲观、绝望情绪一扫而空,代之以乐观与自信。
看起来,不受限制的权力能够给人民带来福利。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悲剧性的。德国被希特勒不受限制的权力拖入战争,最终走向毁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