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中国结婚习俗的由来和演变么?

就是古代结婚为什么要穿旗袍盖盖头坐轿等,现在为什么可以省略一些呢?
中国传统结婚的习俗是什么,都有什么讲究?象如迈火盆等都有什么讲究呢

第1个回答  2007-06-08
旗袍是清代满族女人的衣服式样,那会的女人一般都穿旗袍,这倒不是古代婚礼特有的服饰。至于梦红盖头,因为古代的女人社会地位低,在嫁人之前女人是不能轻易抛头露面的,包括女人的名字都要在订婚后才能告诉男方——即六礼中的“问名”。
一般古代结婚主要概括为“六礼”。
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纳.采
俗称议婚或说媒,请媒人到女方说媒,了解女方的心意,看看这门亲事有没有成功的希望。媒人到女方家提亲时,通常以活雁作礼,象徵忠贞不二。

问.名
问名:俗称「合八字」,先由媒人送女方的八字庚帖到男方家,上面写著女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男方必需放在祖先案上观查几天,如果家中这几天都平安无事,就再将男方的八字送到女方家。女方接受了男方八字之后的三天内,每天早晚要在家中神佛前烧香拜拜。在这几日内,男女双方的家中,如果有任何一方发生被偷盗、物品损毁、或家人生病等不祥之事,那麼婚事就不成了。

纳.吉
又称小定或文定,也就是订婚。问名后如果卜得吉兆,男方就请媒人到女方家致赠礼物,并通知女家决定这门亲事,同时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送给新娘枚金戒子 。

纳.徵
俗称大聘或完聘,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纳徵通常在婚礼前十日至一个月内进行,除了要准备聘金外,还要有六件或十二件礼,聘礼名称都有吉祥的涵意,数量为双数,取成双成对的意思。

请.期
俗称择日,由男家选定婚期大喜之日,并请求女方家的同意。

亲.迎
正式举行婚礼。把新人的八字都写在红纸上,请择日师择定黄道吉日,并由媒人奉送双方同意后,举行迎亲仪式。

至于迈火盆之类的就纯属迷信了,比如迈火盆象征红红火火,也有的说是怕女方把“晦气”带进男方家。
还有洞房花烛,红蜡烛是种吉祥如意的象征,花,尤其是牡丹花象征富贵……
总之都是些吉祥或者避邪的含义啦。
第2个回答  2007-06-06
穿旗袍是满族人的习惯,清朝是满族人执政那是当然用他们的习惯了
第3个回答  2007-06-08
  大喜之日
  结婚前夕
  祭拜:男方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举行。
  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结婚当天
  祭祖:男方出门迎娶前,应先祭祖。
  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六的倍数最佳。
  燃炮:迎亲礼车应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食姐妹桌:新娘出发前要与家人一起吃饭,表示别离,大家要说吉祥话。
  请新郎:礼车至女家时,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新郎下车后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家。
  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好之后,应持捧花给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姐妹或好友应刻意阻扰,经新郎哀求后以九九九元红包礼成交,喻长长久久。
  盖头纱:新郎予捧花后,将新娘头纱放下并挽出大厅。
  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别,新郎行鞠躬礼即可。
  出门: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走,进入礼车。
  礼车:应悬挂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著萝卜,意有头有尾。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
  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于茶盘给新娘回赠红包礼。
  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时,绝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泼水: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将扇子掷至窗外,谓弃坏性子;掷扇后应哭几声,且在礼车后盖竹筛象征繁荣。
  迎娶队伍以竹筛为先,青竹连根带叶,竹端系猪肉一片,防邪神白虎。
  燃炮: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应燃炮竹。
  摸橘子:由拿著两个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轻摸橘子,并赠红包答礼。
  牵新娘:新娘下礼车时,由男方一福气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入厅。

  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故新人应横跨门槛过去。

  新娘入厅后要跨过火盆踩碎瓦片。

  敬茶:将新娘介绍给家中长辈认识。

  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进洞房:以竹筛覆床,桌上置铜镜压惊,新人共同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同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掀开新娘面纱,合饮交杯酒、吃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观礼喜宴: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於门口端喜糖送客。

  吃茶:由男方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

  闹洞房。

  清朝晚期: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从故纸堆中读出文化味,这具体到阿强收藏的500多张结婚证最贴切不过了。

  阿强收藏最早的“结婚证”是清朝宣统元年的 “童养婚帖”。该“婚帖”是一张红色的,字迹由毛笔书写。整个婚帖没有任何图案修饰。

  在该“婚帖”的右侧有四句话“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前世姻缘,上苍注定”。

  中间注有乾造与坤造,即男女的生辰八字,该“婚帖”上还写有“聘礼白银两百二十两”。

  最后用农历落款日期:宣统元年(1909年)六月初三,在左侧写有“和合百年”作祝福话语。从收集地来看,这张结婚证应该是当时佛山地区的。

  是否相配全凭

  媒人一张利嘴

  据了解,童养媳在民间多出身于贫寒之家,女方为了免除抚养负担,便把女儿送往男方,有的男方家长为免去儿子成年后花聘金,也找童养媳。

  年龄上,童养媳一般要比其“丈夫”要大。人们往往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概括传统婚姻。所有婚事都是由媒人往来传言,再由父母决定,当事人没有选择的权力。

  在古人认为,聘则为妻,奔则为妾,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礼,就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竟成一时之风

  “姐弟恋”

  竟成一时之风

  阿强的前辈曾经告诉他,古人很讲究生辰八字,八字相匹配则天地结合,阴阳相配。

  男方出白银两百二十两的高额聘礼说明男方在当时是相对比较富有的。从该“婚帖”的日期可以看出,童养媳当时只有12岁,其“丈夫”应该在12岁以下。

  买来的童养媳主要是照看“丈夫”,陪“丈夫”玩耍、读书等,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小保姆。等其“丈夫”长到15岁左右,两人才正式完婚。

  这种风俗当时在佛山也普遍存在。

  本世纪初:

  旧习消逝 文明结婚时兴

  一张建国前的结婚证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呢?

  在阿强的收藏中,几张建国前的结婚证就反映出当时的结婚方式,其中一张是日期为193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的。

  记者发现,这对广东新人结婚证书字体开始使用“变体”,书写顺序也由从右至左变成从上到下。该证书的图案和花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结婚证的上方左、右各有一个面带微笑的小天使,手里牵着一条红色的丝带,带有明显的西洋色彩;而在结婚证的底边有两个重合的心,由丝带串在一起,寓意天赐良缘、永结同心。

  但令记者感到奇怪的是,该婚书上依然注明了男女传统的生辰八字。收藏这个结婚证的阿强告诉记者,这时的“文明结婚”已经不是婚礼的形式了,而是带有自由恋爱和自愿结婚的意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经不重要了。但由于“大媒做见证人”的习俗依然根深蒂固,所以这时的婚礼虽然具备了西方的婚俗,但在形式上却摆脱不了传统的旧俗,是一个过渡时期。

  据悉,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建国前中国结婚方式发生一些转变,青年男女开始了一种新的结婚方式,即男女双方经人介绍或自己相识,经过一段时间交往、恋爱,经双方家长同意而结婚组成家庭,一些青年男女甚至选择在教堂结婚。这种结婚方式比传统的婚姻相对简单,称之为 “文明结婚”。

  辛亥革命前,“文明婚礼”已经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少数人中出现。辛亥革命后,对婚姻方面有过某些改革。而自由恋爱者多实行新潮的“文明结婚”。

  结婚证开始

  加盖政府公章

  “文明结婚”把旧式的从“请庚”到“收奁”的礼节,往往简略为订婚、行聘礼,或者这两项也没有。“结婚之日,当由男方父母各给以金戒指一枚,礼服一袭”。婚礼有主婚人、介绍人、证婚人参加,他们和新婚夫妇都要在结婚证书上盖印。

  阿强介绍,能够接受新式婚姻主要有两种人,其一是相对比较富有的人,并接受过西方教育,第二种是基督教徒。而他收藏的这张则属于当时佛山“名门望族”的结婚证书,此时的 “结婚证书”已将过去的“媒人”称为“介绍人”,称谓进步了许多。证婚人主要请的是社会上比较有威望和地位的老人或政府官员。

  该“结婚证书”上还出现了政府的公章。阿强说,建国前,法律规定男女双方结婚必须先订婚,然后才能结婚。出现公章也说明男女结婚不再是自己的私事,而是纳入了统一管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