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8-09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结经者安佛告须菩提,示下文道理重要。此句即是印许,以下更推广言之。方才一问一答,只说身相。实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汝说不可甚是,盖性本非相也。此妄字是广义,虚妄犹言虚假,既知是虚假,应回光返照,不可向外驰求于相,从速归性。性本真实,岂能以虚假见真实耶。知此则凡夫之病可免,不至堕入轮回。
  (丑)次,明即相见性。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诸相即一切相,即凡所有相。只须彻底明了一切相皆是虚妄,即不逐妄,即知有真。故见诸相非相,则相不能障性,即见如来,何必灭相,即相可以见性也。汝答得见如来,极是。见字亦有功夫,要真能见诸相非相方可。若只是说理,即不能见如来,则字,历来流通本作即,此依唐人写经作则,则与即本可通用,但作便字解可通,作就字解则不能通。
  凡所有相,既是虚妄,皆不当住。故上说法相,说非法相,即包一切相,佛说不住相,即是令人见如来。若执应化身,即不能见法身。故不住相,即令人见性。又不住相,是不执著。不执著,即不为相所转,并且相反为我所转。故只须了知是虚妄,不必断灭且亦不可断灭,盖相本由性现也。佛令人对世间法,不可执著,亦不可厌恶。凡夫执相,是住法相而生烦恼;修行人厌恶世法,又住非法相而生烦恼。须知性本无相无不相,不能断灭。吾人用功,须先观照,久久方能照住,最后能照见。依佛说二边不著去修行,行来行去,至功夫纯熟,深之又深,方是般若波罗蜜,方真见诸相非相,即心经所谓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也。心经之色,即此经之相,受想行识,即喜怒哀乐起心动念,照到皆空,方是诸相非相。皆空即是三空,非小乘之但空。故又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此说色与空尚是两橛,故又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即空有同时,此与凡所有相四句相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与空即是色通,一切假名,当体即空也。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与色即是空通,色即空,可见空不在色外,何必灭色明空,故云则见如来。见如来,即见性也。不执著相,即能度一切苦厄。
  苦厄无量,举其大者,凡夫之分段生死,小乘之变易生死是也。凡夫身有长短,命有寿夭,流转生死,谓之分段生死。小乘证得性无相,既得体,本可现相,彼畏苦,不肯入世度生,心中起微细生灭,佛名为变易生死。若见如来,即能度此等苦厄,度苦厄由于见如来,见如来由照见,故用功最要是作观。此科经文,若消归自性,则遇一切相时,第一步功夫,即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至于色声香味触法,则观诸相非相。
  或以在尘劳不易作观为疑。请就上海言之。吾人终日所闻者,车声,人声,种种喧扰声,须知此等声,皆起灭不停;此等熙来攘往之众生,皆忙于衣食,不由自主。然此实非车声,人声,种种喧扰声,乃无常苦空无我之声,当体即空。然明明是声,而如此作观,则不著有,不著空,乃是般若波罗蜜多之声。故经文无论何句,皆可作观,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则受用无穷。如此依文字起观照,先须我去读经,是经转我。至于作观,则是我转经。经转我,则以经转移凡情。我转经,更为重要功夫。此科经文,是说明上文之所以然,即降伏其心应无所住等之总结。故依此文观照,与观照上文无异。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见如来即见性,见性即不住相之所以然。见性见得一分,即初地菩萨,即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见得究竟,即成佛,即上文福德不可思量之所以然。成佛见性法身显现,偏满虚空。即上文用虚空作比喻之所以然。须知本经说来说去,皆说无住。前文不住于相,即释应无所住,因此一开口,先说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即教吾人不住。灭度无量众生成佛,指示吾人发心之法门。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又将此法扫却,此即指示吾人不住法相。后说菩萨应无所住,亦教人不住法相。行于布施,教人不住非法相。虽复说但应如所教住,意思仍是教人住于无住。即古德所说但求妄息,莫更觅真。真即真心,又即真如,应者如如平等也,何以如如平等,性体本如此。有此性体,即能现相。故证得者,不可存此真心。若一觅真,即是六七识,即成为妄。古德谓之执异,执异即判真妄为二,不是平等,故说应如我所教住,以降伏妄心。凡夫均是妄心,必妄心分分除,真心方分分现,但求妄息,莫更觅真,即此意也。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住即妄。故前文开口即言降伏不言住,何以又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此是说不住之益。倘能见诸相非相,即见得真性。此即上文不说住而说降伏,但应如所教住之总结。于此可知金刚经行文如天马行空,而说理则细针密缕,处处开,处处结。读此科文。如奇峰突起,看似与上文不接。实为上文之总结。正如重山叠水,层层包裹。处处有来龙去脉,处处有结穴也。就文字说,一面说,一面扫,正是不住法相,不住非法相,真足当文字般若。读此经,讲此经时,在前文须将后文摄入,在后文应回顾前文。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与下文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四句偈相照应。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与下文于法不说断灭相,亦息息相通。
——出自: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17
见到万物不过是尘埃的运动的影子罢了,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有生有灭的,见到其中都是本质在愚痴妄动,那就是见佛性了。

...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意思是什么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意思是:一切你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外表的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能够认识到看到的相并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这句话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怎么理解
2.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指的是世间万物,包括我们的感官体验和认知,都是不稳定的、暂时的。它们都经历着成、住、坏、空的过程,最终会消逝无踪。3.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意味着当我们能够洞察这些表相背后的空性,认识到它们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时,我们就能够接近佛的境界,见到事...

请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切你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外表的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能够认识到看到的相并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

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思 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上一句是什么
“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的意思要结合上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来看,整句话的意思是:诸菩萨以及众生都不可以色身相得见如来,为什么?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万千众生不是实实在在的, 能够看到实质的时候也就是到了无色无相的境界时候,你就到了佛的境界(即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切表象都是虚幻不真实的,如果我们能透过这些表象认识到它们并非真实的存在,那么我们就能见到真正的如来本性。详细解释:1.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里的“相”指的是一切我们所看到的、感知到的现象和事物。这句话表达的是,我们所经历的世界、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主观与客观交织的产物,...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什么意思
一切你所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外表的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能够认识到看到的相并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

请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它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这本经典强调“无相”的重要性,而不是“空”。它主张,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所有的相都是虚假的,就能够达到如来的境界。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意思其实都是虚妄不真实。都是主观、扭曲的。因为不同因缘下所见同一种相观念或见解都属无常变化。见相非相、即见如来:当有此境界,能于一切相而不染住则不生无常变化的观念或见解、即见自性。凡夫的表现:凡所有相、眼见为实。明心见性的表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翻译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你得有你自己的相。相是虚妄的,其实就是说的一个“空”字.这个“空”是实例存在的。,是说任何事物都是不稳定的,不是永恒不变的.他们都是暂时的假合在一起.都要经过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最终归于消失.事物在不停的变化...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翻译是什么?
翻译:如果见所有现象都是虚幻相,当知一切虚幻现象虽然有生灭变化,而实际上本来就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的如来没有两样,那么,你若见诸相是虚幻相,就见到如来了。也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当可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摘自《金刚经·如理实见》。引申含义 岁月沧桑,荆棘坎坷,人的一辈子走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