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的观后感,100分!

如题,谢绝网络复制!
已经追加到200分!
注意:我的题目要求是仅仅说说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就这部纪录片本身。

第1个回答  2009-07-30
老人

参考资料: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第2个回答  2009-07-30
我一直是不喜欢张素的。出于天性的懦弱,我害怕很强势的人,即使是小孩子。第一次看时是因为对同龄人的嫉妒。这一次在课堂上看,我已然19岁,连少年都不算了,那个在车上说着:“考第一”的张素却永远9岁。
有首歌叫《一夜长大》,说的是爱情。张素从9岁到11岁,从娃娃头到马尾辫……对置身其中的她来说,那是异地生活的两年时光,而对于观影的我们来说,只是一两个钟头。回忆其实很像电影,如今已经双十年华的她,如果回忆起她在日本的那段生活,是否也会和这段影像重叠?只不过,从旁观者变成了当事人,从那个针孔摄像机跟踪的背影,变成了用自己的双眼看到的路。那些泪水,也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它们是咸的、是湿的,是流在她的脸庞上的。当然这些都与爱情无关,我只是想借用一下那个题目。一夜长大,相对于如我这般讲来讲去只有两三件童年糗事的普通人生,张素的童年经历,貌似更适合这个词。
我不想说她考第一为中国人争光云云,也不想提她在操场上那段慷慨陈词。多少年来,中国教育最成功的地方大概就是“抗日”。无论你是60后、70后、80后还是90后,即便你是个动漫迷、哈日族,也能张口戏谑的说出一句“小日本鬼子”。看片的时候,同桌指着张素穿的一件衣服说:“这件衣服我小时候也有。”看,她和我们是这么近。她和我们受过一样的教育,从小就被灌输着对于“考第一”的憧憬,和我们一样对日本有复杂的情感,甚至,和我们有同一款式的衣服。所以我能体会到她的小小尴尬、小小忧愁。她在上学的路上自言自语,在同学们的簇拥下忽然落泪。我都懂。这是小孩子的自尊、敏感……即便长大,偶尔想起,也会痛一下。
不喜欢她。是因为她又离我那么远。自尊、强势、勤奋、独立……这是19岁的我写出的词语。如果是儿时的我,大概会用一些与之相近的贬义词。小时候反感一切拍摄成人眼中“好孩子”的影片,有时并不是不认同他们的人生,只是讨厌妈妈那句:“你看看人家。”是呀,你看看人家,小小年纪就要与父母共同承担一份忧愁。陌生的国度、陌生的语言和一夜之间消失的优越感,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也是一份不轻的担子。
可不得不说,张素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且不提所谓中日友好的其乐融融,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个孩子,就是一份十足的幸运。到日本的第一夜,张素因为旅途劳顿,很早就睡了,可身心俱疲的父母却一夜未眠。是的,她也有她的忧愁,属于小孩子的忧愁,发作时排山倒海,一觉过后就又是个清爽的早晨,有妈妈做好的美味早餐,还有在门口等待她一起上学的小朋友。除了一觉即消的忧愁、好好学习和小朋友们好好相处,她再无其他的负担。这段童年的异国经历,对于张素来说,是应该用“收获”“见世面”之类的词来形容的。
第二次看这部影片,我更关注的却是张素的爸爸。这个35岁的北方男子,是整部影片中笑得最少的人。他说的最多的词是“担心”,甚至在全家团圆之刻,担心还大过欢喜。5年前,他三十岁,人近中年,已有妻儿,独在异乡为异客。中国人说“三十而立”,正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中转点,也是压力最重的时候。他选择奋斗,为了全家人的幸福。却在团聚两年之后,因为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再度和家人分离。我忘不了他下班回家路上,坐在地铁里的神情。这个曾经也是名意气风发的大学生的男人,已经有了一张典型的日本中年上班族的脸,疲惫、压抑。
这是我第二次观看这部影片后的感想,主题是成长。是张素的,也是我的。第一次观看时,如果让我写观后感,大概只有两种可能:第一,迫于淫威,写一篇歌功颂德的高大全文章;第二,实话实说,写一篇尖酸刁刻的批判词。而此刻,如果妈妈仍然坐在我身边说:“你看看人家”,我大概也只会笑笑:“是啊,我9岁时,整天在想的还只是如何少交一次作业。”尽管很没出息,但我觉得这就是成长,可以用淡然的口气向别人讲述那些往事,快乐的,悲伤的,自己却从未忘记当时的感觉,激动抑或是痛。绝不耻笑自己的幼稚,因为那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如今我依旧不喜欢影像里那个永远9岁的强势小姑娘,但已可以淡然的用年长者的口气说:“好样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7-30
没有看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