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和特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1)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不是直接接触的,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
(2)突触的结构:
突触的定义: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与其它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电信号→化学信号)
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化学信号→电信号;
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
(3)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是: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即:
(4)细胞间兴奋传递的特点:单向传递。
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元之间的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即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
突触小体内的线粒体较多,说明兴奋的传递是一个耗能的主动运输过程。
尽管兴奋在神经纤维可以双向传导,但由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最终是单向的。
(5)递质: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信使功能的化学物质,对相应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作用。同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泡只能释放一种递质,或是兴奋的,或是抑制的。
兴奋
突触小体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另一个神经元)
兴奋或抑制
突触小泡
释放递质
刺激
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后膜的膜电位发生改变,使突触后的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