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是说什么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1-02
说到四川不容易出人,还有一个好的例证,那就是李白的名诗《蜀道难》。
李白跟唐玄宗死于同一年。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李白跟唐玄宗死在一年,虽然是个偶然。但李白对唐玄宗的感情,不比寻常。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天宝十五载(765),到四川避难。大家想想,这《蜀道难》是不是跟唐玄宗有关了?在长安呆得好好的,不得已去成都,路上千辛万苦,还把妃子的命也丢了。李白替玄宗伤心啊,写一首《蜀道难》,说如果君王您呆在长安多好啊,去什么成都呢?路上这么艰难。
另一个说法也貌似有理。跟李白关系很好的一个诗人朋友——杜甫,到四川,投靠严武。李白比杜甫大11岁,李白是大哥大,杜甫是李白的小兄弟。李白跟杜甫说,严武那个人你可要注意了。史书上说严武是一个军阀,喜怒无常。严武虽然对杜甫很好,但是跟杜甫也闹别扭,据说还动过杀掉杜甫的念头。有人说李白事先看到了这一点,告诫杜甫四川那个地方不能去。
我们读《蜀道难》这首诗,里面讲得也非常清楚,后面有几句,说“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你又不是我们四川人,你到我们四川来干什么啊?你到四川,要过剑门关的。剑阁你知道不知道?你到那儿看一看就知道了,“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你来了把你关着,不放你回去,哭都没用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剑门关这个地方的长官,既不是你亲戚,也不是你朋友,你以为他会对你好?他回头变脸的话,你可就完蛋了。“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样的地方能去吗?乍一看,如果说这是劝玄宗不要去,或者是劝杜甫不要去,似乎都有道理。
但我认为这个说法是错的。为什么呢?李白的名气太大了。李白不是有个号叫“谪仙人”么?“谪仙人”自己封不行的,得要一个文化昆仑来封。如果是现在,最好是季羡林季老说你是天才,你有学问,大家才会承认你。李白那个年代,谁最有资格说这句话呢?四明狂客贺知章。书上说贺知章读李白的诗,读到《蜀道难》,就说:“你是天才,你是天上神仙下凡啊!”这就是“谪仙人”的由来。这岂不证明《蜀道难》是在李白成名之前写的吗?但是安史之乱的时候,李白基本上是晚年了。唐玄宗和杜甫都是安史之乱以后去四川的。
还有一个证据。一个人名气太大,很多事情,想挡都挡不住的。当时人也编书的。当然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我们现在要做畅销书,那个时候的书不一定是要走向市场,但是也得保证质量,如果你编的书水平很差,那岂不把你的名头毁掉了?以后在社会上可怎么混呢?那时候编书往往是为了挣名。要挣名气,书编得不能不好。什么人名气又大,诗又写的好,编到书里去,最合适不过了。再没有比李白是更合适的人选了。
当年殷璠编了一本书,叫《河岳英灵集》。殷璠是李白同时代的人,《河岳英灵集》选了李白的14首诗。编完之后,殷璠给这本书写了一篇序,交待了编诗的起止年代:“起甲寅,终癸巳”。这是天干地支纪年。“终癸巳”的“癸巳”是哪一年呢?是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
李白《蜀道难》这首诗,被他同时代人所编的诗歌选集收录,根据编者的序,可以知道它的写作时间,最晚不能晚于天宝十二载。问题马上来了,唐玄宗幸蜀是天宝十五载(756),杜甫到四川是乾元二年(759年),中间差了好几年呢。所以《蜀道难》绝对和唐玄宗、杜甫两人去四川无关。
中国诗歌是有传统的。《蜀道难》有《蜀道难》的传统。《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六朝诗人阴铿写过一首《蜀道难》,中间有两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上一句说蜀道这么难,下一句讲一个人想要建功立业,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蜀道难》的传统,是拿蜀道来比仕途,讲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你老爸既不是国家元首,又不是亿万富翁,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扬名立万,谈何容易?
这样一个比喻,这样一个传统,再加上李白恰好是一个四川人,便有了李白写的《蜀道难》这首首。
我认为《蜀道难》真正的意义,是拿蜀地地理交通的艰难,来暗喻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要成名太难了。《蜀道难》的写作年代,应该非常早,绝对在天宝十二载之前。写《蜀道难》的时候,李白应该还没有成名。李白需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经营,李白渴望成名。这才是《蜀道难》的真正用意。
我们来具体讲《蜀道难》这首诗: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看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们应该想到李白还写过两句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看上去都是四通八达的大道,可是我李白这样的天才居然出不来,这有天理吗?“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讲历史的艰难。“四万八千年”,中国的文明都没这么古。我们现在说中国文明五千年。李白说当我们还没有到新石器时代的时候,四川跟秦地就不能相通。这个“秦”是有特指的。唐代以前最重要的两个朝代,一个周代,一个汉代,尤其号称盛世的西周和西汉,首都在秦地。唐代的都城长安,也在秦地。这句实际上是说,四川这个地方,想要跟首都有点关系,那可真是太难了。
艰难到什么地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上面都到天了,你举起手就可以摸到天了。下面是万丈深渊,弄不好就掉下去了。黄鹤飞不过去,连猿猴想过去都困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青泥岭,在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之间,是从四川到秦地,翻越秦岭的必经之地。为什么叫青泥呢?因为那个地方经常下雨,全是泥泞。你想走,可怎么走呢?走到那儿你没法走,只能坐下来。你用手摸摸天吧,在那儿长叹就行了。
后面讲,“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你要去,但是不能拖家带口,你一个人去吧。你看连鸟都带着妻儿,你一个人孤苦伶仃去求功名,还那么艰难,你想想有意思吗?“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啼起来是什么样子的?你感觉它啼叫的时候,最后是血都啼出来了,是那样一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感觉。你要去求功名,从四川到首都去的话,你要路过多少的艰辛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这儿又补一句。那四川人要出来有多难呢?我告诉你,你听的时候都会为之动容,都会坐愁红颜老。如果四川人想出来的话,得着急成什么样子啊。
请注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结尾又出现了。这句一共出现三次。开篇一句,把蜀道的艰难都讲了。中间补一句,提醒你不要忘了。最后讲完了,曲终奏雅,还是告诉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首诗的主题只有一个,“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很容易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联系起来。
“侧身西望长咨嗟”的“西”字,在这首诗里也出现过三次。哪三次?最后一句“侧身西望长咨嗟!”中间一句,“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还有一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太白峰是秦岭的主峰,在现在陕西眉县,正当唐代首都长安的西南。你要从四川来首都的话,是一定要过太白山的。太白和青泥,你要过,那可是比登天还难的。
“侧身西望长咨嗟”的意思很明显。李白这个“西望”,是西望长安,西望首都。长安对中国古人是一个象征,因为它是首都。辛弃疾的词里写,“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在江南,都这么说,李白是在峨眉山脚下,要过秦岭才能到长安,更是可怜无数山。说白了,《蜀道难》的主题就是望长安。
这首诗应当是李白还在四川的时候写的。李白想建功立业,想扬名立万,他一心想着到首都长安去,这是《蜀道难》的宗旨所在。这首诗对李白来说,是他的励志篇。
讲蜀地的难,李白的《蜀道难》,还有魏颢的序,两篇文章的指向是一致的:蜀地地理环境闭塞,不容易出人。作为一个四川青年,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青年,尤其是一个天才自负的青年,他最大的痛苦,就在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于“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才是《蜀道难》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从四川讲李白的关键所在。四川很难出人,所以四川青年——天才李白的才华,都被淤积、压抑在那儿。他需要喷薄而出,他需要一个机会。
为什么李白成名没有王维早?就是因为李白是四川人。两个人的起点不一样。王维19岁成名,21岁中进士。盛唐诗人,第一个成名的就是王维。李白王维齐名,而且同岁,两个人也都在长安生活过,却为什么互相之间从来不提对方呢?都是第一流的人,之间难免有忌讳的。李白说你凭什么比我成名早?王维说我成名的时候你是个什么东西!李白的才华自然不输于王维。王维是天才的艺术家,李白是天才的诗人。诗人比艺术家更伟大,李白是不太看得起王维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蜀道难的赏析
《蜀道难》是李白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从“噫吁嚱”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一个段落。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

《蜀道难》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简介:《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是乐府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而作。诗歌充分显示了诗人的...

蜀道难的主旨?
蜀道难主旨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意思是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借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

蜀道难 主旨
根据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以及其所生活的时代特点,我认为蜀道难的主旨可以理解为:探险者的礼赞和悲歌;表现着怀才不遇者的愤懑与痛苦。在作首先是用超时空的视觉从历史、地理、传说的角度极写蜀道的高耸险峻;接着则用在蜀道途中跋涉者的所见所闻,极写蜀道的阴森恐怖;最后又用历尽沧桑者的口吻叙...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初是用来说谁的
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峻而战略性强。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节选原文: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

蜀道难主题是什么?
《蜀道难》的背景:对《蜀道难》的创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几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璠...

蜀道难全文说的什么。反映了什么?_?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诗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

李白《蜀道难》的详细解析!
因此,如果说《蜀道难》是为房琯、杜甫二人的安危而作,在时间与史实上都有矛盾。 李白诗集有元人萧士贇的笺注本,他对《蜀道难》提出了新的解释。他以为这首诗是作于安禄山叛军攻占长安,明皇仓皇幸蜀的时候,即天宝十五载(公元七五六年)六、七月间。当时李白在江南,听到这个消息,以为皇上幸蜀不是上策,“欲言...

蜀道难评价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今存陈代阴铿本题五言体诗,篇制窄小,推演汉人王尊故事,无甚新意,而李白以其才气将往古的传说和现实、与山川奇观融为一体,如天风海涛,充分地以蜀中山川之奇,体现诗人心中的奇气。李白的诗向来以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而引人入胜、给人回味。《蜀道难》更是将李白式的...

蜀道难 李白 的赏析和译文,我要精辟一点的还有解释,不要网上都可以查...
锦官城虽然说是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蜀道难》是中国唐朝诗人李白的名篇,内容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诗歌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蜀道难》描写了大自然动人心魄的奇险与壮伟,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诸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