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课后古诗观刈麦

我没有太多分

第1个回答  2009-09-11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编辑本段]【注释】
  刈(yì):割
  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的土埂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箪食: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hè):肩挑,箪(dān)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浆:古代略带酸味的饮料,也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的熏蒸
  秉(bǐng):拿着
  敝:破
  曾不:从未
  农桑:农耕和蚕桑
  岁晏(yàn):岁末.晏,晚
  石(shi):重量单位,在古文中念"dàn"
  南冈:地名
  事:从事
  石:古代计量单位
  丁壮:青壮年男子
  [编辑本段]【详解】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盩厔(周至)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妇姑:媳妇、婆婆,古时媳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壶浆:用壶装着水,这里即指水壶。饷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丁壮:成年的男劳力。烤。惜:珍惜.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秉:拿着。田家:这里指一个庄稼户的产业。输:交纳。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事:从事。岁晏:年底。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译文】
  庄稼人很少有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起,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在南冈操劳。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被火似的太阳炙烤。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珍惜这漫长的夏日。

  更有那些穷苦的妇人 , 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农家秋天收成全缴了税,拾点麦穗来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每年都有三百石的碌米,一年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么也不
  【作者及其简介】
  白居易 唐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白文公”,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的诗语言通俗晓畅,相传老妪都能听懂。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多能曲尽人情物态,将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蕴含着感情。在这首诗里,诗人的心灵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震动了。他不仅生动真切地描绘出割麦者与拾麦者辛勤劳碌、悲惨痛苦的生活情景,而且在字里行间浸透着对他们的深切同情。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反躬自思,联想到自己。在那个时代,诗人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确实难得。这样的对比,新颖精警,发人深省,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编辑本段]【体裁】
  五古
  [编辑本段]【格律】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七阳;可"三江七阳"通押。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 ● ⊙ ●, ● ● ○ ● △。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 ○ ○ ○ ●, ● ● ● ● △。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 ○ ⊙ ○ ●, ○ ● ○ ○ △。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 ○ ● ○ ●, ○ ● ● ○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 ● ● ●, ● ● ○ ○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 ⊙ ○ ●, ● ● ● ● △。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 ○ ● ○, ● ● ● ● △。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 ● ● ⊙ ●,● ● ⊙ ●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 ○ ⊙ ● ○, ⊙ ● ○ ○ △。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 ○ ⊙ ● ●, ● ● ○ ○ △。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 ● ○ ○ ●,○ ⊙ ● ○ △。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 ● ⊙ ● ●,● ● ● ○ △。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 ○ ● ●, ● ● ⊙ ○ △。
  [编辑本段]【背景】
  这首诗是元和元年(806)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诗人三十六岁)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编辑本段]【解题】
  这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喻诗。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的“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编辑本段]【赏析】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中重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矛盾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矛盾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
  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观刈麦》教学设计
  1.朗读《观刈麦》。
  2.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方面。
  3.解题。
  这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喻诗。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的“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4.赏析。
  (1)开头先交代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是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这里,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2)接下来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穗。为什么要来拾麦穗呢?因为她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穗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3)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最后的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小结
  《观刈麦》表现了农家生活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9-14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第3个回答  2009-09-13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编辑本段]【注释】
刈(yì):割
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的土埂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箪食: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hè):肩挑,箪(dān)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浆:古代略带酸味的饮料,也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的熏蒸
秉(bǐng):拿着
敝:破
曾不:从未
农桑:农耕和蚕桑
岁晏(yàn):岁末.晏,晚
石(shi):重量单位,在古文中念"dàn"
南冈:地名
事:从事
石:古代计量单位
丁壮:青壮年男子
[编辑本段]【详解】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盩厔(周至)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妇姑:媳妇、婆婆,古时媳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壶浆:用壶装着水,这里即指水壶。饷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丁壮:成年的男劳力。烤。惜:珍惜.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秉:拿着。田家:这里指一个庄稼户的产业。输:交纳。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事:从事。岁晏:年底。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第4个回答  2009-09-13
【原文】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编辑本段]【注释】
刈(yì):割
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的土埂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箪食: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hè):肩挑,箪(dān)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浆:古代略带酸味的饮料,也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的熏蒸
秉(bǐng):拿着
输税:缴纳租税
敝:破
曾不:从未
农桑:农耕和蚕桑
吏禄三百石: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
岁晏(yàn):岁末.晏,晚
石(shi):重量单位,在古文中念"dàn"
南冈:地名
事:从事
石:古代计量单位
丁壮:青壮年男子
[编辑本段]【详解】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盩厔(周至)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妇姑:媳妇、婆婆,古时媳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壶浆:用壶装着水,这里即指水壶。饷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丁壮:成年的男劳力。烤。惜:珍惜.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秉:拿着。田家:这里指一个庄稼户的产业。输:交纳。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事:从事。岁晏:年底。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编辑本段]【译文】
庄稼人很少有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起,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在南冈操劳。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被火似的太阳炙烤。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珍惜这漫长的夏日。

更有那些穷苦的妇人 , 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农家秋天收成全缴了税,拾点麦穗来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每年都有三百石的碌米,一年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么也不能遗忘。
[编辑本段]【作者及其简介】
白居易 唐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白文公”,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的诗语言通俗晓畅,相传老妪都能听懂。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多能曲尽人情物态,将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蕴含着感情。在这首诗里,诗人的心灵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震动了。他不仅生动真切地描绘出割麦者与拾麦者辛勤劳碌、悲惨痛苦的生活情景,而且在字里行间浸透着对他们的深切同情。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反躬自思,联想到自己。在那个时代,诗人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确实难得。这样的对比,新颖精警,发人深省,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第5个回答  2009-09-13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编辑本段]【注释】
刈(yì):割
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的土埂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箪食: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hè):肩挑,箪(dān)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浆:古代略带酸味的饮料,也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的熏蒸
秉(bǐng):拿着
输税:缴纳租税
敝:破
曾不:从未
农桑:农耕和蚕桑
吏禄三百石: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
岁晏(yàn):岁末.晏,晚
石(shi):重量单位,在古文中念"dàn"
南冈:地名
事:从事
石:古代计量单位
丁壮:青壮年男子
[编辑本段]【详解】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盩厔(周至)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妇姑:媳妇、婆婆,古时媳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壶浆:用壶装着水,这里即指水壶。饷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丁壮:成年的男劳力。烤。惜:珍惜.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秉:拿着。田家:这里指一个庄稼户的产业。输:交纳。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事:从事。岁晏:年底。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编辑本段]【译文】
庄稼人很少有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起,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在南冈操劳。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被火似的太阳炙烤。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珍惜这漫长的夏日。
更有那些穷苦的妇人 , 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农家秋天收成全缴了税,拾点麦穗来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每年都有三百石的碌米,一年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么也不能遗忘。
[编辑本段]【句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农户人家一年四季很少有闲暇的时候,特别是到了五月收麦子的季节,人们更是加倍地繁忙。夜里,一阵南风吹起,满地的小麦覆盖着田垄,到处一片金黄。诗一开头,即交代背景。“少”、“倍”二字,是诗眼所在,前者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劳,后者反映出麦收季节的格外忙碌。“垅”,田埂。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姑娘媳妇们肩挑着食盒,孩童们手提着壶浆,互相招呼着送饭到田里去,因为那些青年壮汉正在南冈收割小麦。前两句是互文,“荷箪食”、“携壶浆” 的主语是“妇姑”和“童稚”。“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壶浆”,用壶盛的汤水。“饷田”,给在田里劳作的人送饮食。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他们低头割麦,脚底下蒸腾着湿热的土气,脊背上照射着灼人的太阳。本来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仍顾不上炎热,只想珍惜这初夏较长的天光,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一幅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是一种反常心理。正因如此,才会使读者去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还有一个贫穷的妇女,抱着小孩站在他们身旁。她的右手拿着一些撒落下来的麦穗,左胳臂挎着一只破旧的竹筐。篇章至此,视角突然转向拾麦者,描绘出令人心酸的场景。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听她望着大家说出的那番话,人人都不禁为之万分悲伤。为了给官家纳税,她早已把自家的田产卖光,如今拣拾这些麦穗,只不过是为了填一填饥饿的肚肠。割麦者和拾麦者,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今日的拾麦者,正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我又有什么功劳和德望?既不务农,也不采桑,可一年的俸禄竟有三百石,到年末,仓库里还存有余粮。默念着这些,私下里越发感到羞愧,乃至终日都不能把它遗忘。
[编辑本段]【作者及其简介】
白居易 唐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白文公”,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的诗语言通俗晓畅,相传老妪都能听懂。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多能曲尽人情物态,将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蕴含着感情。在这首诗里,诗人的心灵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震动了。他不仅生动真切地描绘出割麦者与拾麦者辛勤劳碌、悲惨痛苦的生活情景,而且在字里行间浸透着对他们的深切同情。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反躬自思,联想到自己。在那个时代,诗人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确实难得。这样的对比,新颖精警,发人深省,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编辑本段]【体裁】
五古
[编辑本段]【格律】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七阳;可"三江七阳"通押。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 ● ⊙ ●, ● ● ○ ● △。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 ○ ○ ○ ●, ● ● ● ● △。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 ○ ⊙ ○ ●, ○ ● ○ ○ △。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 ○ ● ○ ●, ○ ● ● ○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 ● ● ●, ● ● ○ ○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 ⊙ ○ ●, ● ● ● ● △。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 ○ ● ○, ● ● ● ● △。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 ● ● ⊙ ●,● ● ⊙ ●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 ○ ⊙ ● ○, ⊙ ● ○ ○ △。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 ○ ⊙ ● ●, ● ● ○ ○ △。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 ● ○ ○ ●,○ ⊙ ● ○ △。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 ● ⊙ ● ●,● ● ● ○ △。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 ○ ● ●, ● ● ⊙ ○ △。
[编辑本段]【背景】
这首诗是元和元年(806)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诗人三十六岁)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编辑本段]【解题】
这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喻诗。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的“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编辑本段]【赏析】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中重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矛盾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矛盾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
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观刈麦》教学设计
1.朗读《观刈麦》。
2.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方面。
3.解题。
这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喻诗。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的“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4.赏析。
(1)开头先交代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是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这里,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2)接下来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穗。为什么要来拾麦穗呢?因为她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穗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3)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最后的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小结
《观刈麦》表现了农家生活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观刈麦》教学设计2

观刈麦是初中几年级的课文
观刈麦是语文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外古诗 。译文: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

《观刈麦》白居易(原文+翻译)
一、原文:《观刈麦》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九上语文课后十首古诗思想感情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的翻译
观刈麦 【译文】庄稼人很少有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起,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在南冈操劳。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被火似的太阳炙烤。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珍惜这漫长的夏日。更有那些穷苦...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古诗
《观刈麦》白居易(九上课外)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

《观刈麦》(白居易)原文及翻译
观刈麦 白居易 系列:关于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e)箪(dān)食(shi),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o)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十首的解释
1.观刈麦(白居易) 2.月夜(刘方平) 3.商山早行(温庭筠) 4.卜算子 咏梅(陆游) 5.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6.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 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8.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9.山坡羊 骊山怀古(张养浩) 10.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 参考资料: 网上 已赞过 已...

观刈麦教材选入
《观刈麦》被选入多本语文教材,包括人教版、河大版、语文版、长春版、苏教版以及晋教版的教材,分别在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和九年级上册中出现。此诗不仅作为课外古诗词背诵,也作为课内古诗词背诵,甚至在九年级上册的课后阅读材料中出现。文章中提到,《观刈麦》的入选范围...

9年级课后古诗观刈麦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盩厔(周至)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

语文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有哪些需要背的古诗古文
九年级(上)课后古诗 1、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