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过年的习俗?急啊!!!

是烟台的过年习俗nia~
哪里的都一样吧

第1个回答  2010-02-20
百度的……
http://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08/02/06/010174291_02.shtml

“二十三,辞灶天;二十四,拉大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全都有;三十下黑儿满街走。”在胶东西部一些地方过年讲究多……白胖胖的饽饽笑开了花,热腾腾的饺子下了锅,这过年的大戏呀,就在团圆喜庆的氛围中开了锣……

二十三,辞灶天

农历腊月二十三,习称小年。这一天,家家要“送灶王爷上西天”,俗称“辞灶”。

关于“辞灶”,还有一段传说故事。灶王爷本姓张,人称张郎,受海棠挑唆,抛弃结发妻子丁香,娶了海棠。后张郎家中遭遇火灾,家产尽毁,双目失明的他流浪街头,以乞讨为生。

腊月二十三,他讨饭讨到了丁香门上,丁香仔细端量这蓬头垢面的叫花子,认出是前夫张郎,赶紧做了热乎乎的面条端上。只见叫花子接过碗便吃,吃着吃着突然大声嚷道,“怎么里面一块石头,硌得我牙疼”,说着将石头扔掉。孰料一会儿,他又从嘴里抿出一根细发,那长发越抻越长,他用手慢慢地摩挲着,心里很纳闷,他知道丁香的长发在家乡是出了名的,“莫非这头发是我家丁香的?对,一定是她的!”于是他大声呼唤丁香的名字。此时一旁的丁香早已泪流满面,说:“你个穷鬼,我给你的金子你当成石头扔掉了,真是穷命。”原来,丁香念旧情,盛面条时故意在碗里放了个金币,而且薅下一根头发缠在上面。张郎羞愧难当,一头碰死在锅台上。

后来,玉皇大帝封他做了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到玉帝那里禀报人间善恶,家家要送灶神,在灶口上摆上一碗面条、一碟糖瓜、一碟枣、一碟马草以及香、蜡、纸、括等祭品,嘴里念着“灶王爷爷上西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口诀,将灶口上的旧灶祃画像揭去,再将新灶祃画像姑且用搁板压上(新灶祃画像等到三十晚上请神时才贴上)。过去,木版刻制的灶祃水印神像分大小两种,大灶祃上印着三人,灶王居中,左为丁香,右为海棠。小灶祃上印着两人,左为灶王,右为丁香。

二十四,拉大字

大字,就是春节时贴的门对子上的字。农历腊月三十,家家都有贴春联的习俗,就连学校、商号、机关、庙宇、祠堂(家庙)等公共场所也要贴对联。

振泰为民国时期龙口一家著名的粮食代理店,其货物来自四面八方。据振泰经理马景周之子马玉谦回忆,振泰早年贴过一副“振业大展,泰运恒通”的春联,此联不仅巧妙地运用藏头格,而且用“展”、“通”二字蕴涵代理业的行业特点,可谓匠心别具。民国时期,龙口维新大街北部的关帝庙,曾住过一位老道士。老道士住的厢房门上曾贴过这样一副对联:“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闲”“贤”谐音,“盗”“道”谐音,其意境之高下形成鲜明对比,颇值得玩味。

旧时,农村有文化的人较少,过年往往请私塾先生拉对子。龙口市区卖对子的摊位集中在日本领事馆南面的宝善街上,与卖年画的画棚子紧邻,一副副对联悬挂墙上,在风中抖动,似跳跃的一簇簇火焰,煞是好看。

二十五,做豆腐

腊月里,龙口几乎家家都要做一包豆腐,因“腐”与“福”谐音,农家自制豆腐自然有祈福之意。

做豆腐,要提前一天晚上把黄豆泡上。农家磨豆子,或使用自家拐子磨,或借用豆腐坊的水磨。磨出的豆浆兑水,放到锅上淋。之后,加火烧开锅后,舀到泥盆里。接下来,到了做豆腐的关键环节——加卤水。农妇们将买来的黑黢黢的卤水块化开,一边用勺子舀到泥盆里,一边不停地搅拌,直到水浆分离、汤变得清晰。卤水加得合适,豆腐软、嫩、滑,口感好。

正月里是豆腐大显身手的好时候。家家户户用白菜、豆腐、宽粉条、肉片做成一道丰盛大餐来招待亲朋。豆腐的做法不同,风味各有千秋,有砂锅豆腐、虾酱炖豆腐、雪里蕻炖豆腐等等。吃素的人家,更是推崇豆腐。龙口永兴裕的王掌柜(绰号“斯文”王)就以食素而出名,每逢过年,他商号的伙计都要用豆腐做成“灌肠”,跟他一起品尝,成为一时美谈。

二十六,割年肉

到了年根底下,百姓家家拐着个小篓,到肉摊上去采办年肉。那时,按照买卖双方都认同的消费准则,除猪头、四蹄、内脏外,其余部分连骨头带肉一块卖。猪前槽肉内含前蹄腿骨,后肘肉内含后蹄腿骨,前蹄腿骨通常被估为七两重(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后蹄腿骨通常被估为八两重,故有“前七后八”之说。

龙口民间有句老话——“剁馅的包子,沙(音)馅的饺子”。包包子的白菜切成方块,故肉馅也切方块,肥肉瘦肉掺和一起。包饺子则不同,肉馅大多采用瘦肉,先把肉切成细条,再横切成小肉丁,中间绝不动刀剁,此调馅法称沙(音)馅。据说,用这种方法调出的肉馅包饺子味道上乘,论营养论味道,今天用绞肉馅包出的饺子只能甘拜下风。

二十七,宰公鸡

俗语说:“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农家即使平日里过得再拮据,到腊月二十七这天,无论如何也要杀一两只公鸡。自家的鸡自家宰杀,收拾干净后,将鸡连同猪蹄、猪头、骨头等用热水氽一下,去掉油腥味,下锅煮熟,仅留出鸡大腿等,待正月里用鸡丝凉拌白菜心或菠菜,余下的鸡皮、鸡骨头连同猪蹄骨、棒子骨、猪皮等重回锅熬“冻儿”(龙口人称为“扎”)。

祠堂里要祭祀本族同宗,当供奉小三牲,小三牲包括生鸡一只,生猪头一只、火鳓鱼一条。摆供的生鸡虽已褪毛,但鸡头昂起,翅膀盘成花样,仍然一副英武雄姿。

过惯了清苦日子的百姓,逢年过节依然保持节俭之风。龙口有句俗话:“吃鸡头,会梳头;吃鸡爪,会补袜。”其实,就是长辈告诫家里的女孩从小养成节约美德,将来方会勤俭持家。

二十八,把面发

胶东有过年有蒸大饽饽的习俗,带枣的称为大枣饽饽,不带枣的称为光头饽饽,大饽饽是发面做的,“枣”与“早”谐音,这其中承载了农家希望“早发”的美好愿望。

做大饽饽头天晚上就要发面。面发好以后,和上碱,就可以揉面。揉面可是个技术活儿,人跪在炕上,肩、臂及双腕要协调,方能揉出柔软富弹性的面坯。用小手指在面坯顶部及四面抠出“鼻儿”,将切好的枣放进去。大饽饽做好,放到炕上,扣上笸箩“长着”。锅底已架上木头烧火,只等水开装锅。

有经验的女主人一看大饽饽外皮透亮就开始装锅,边装锅,边用新炊帚蘸水往大饽饽外皮上洒一洒,最后用碗或玉米皮盛块肥肉放在篦子上,罩上笼头开始蒸,这样蒸的过程中油气落到大饽饽上,蒸出的大饽饽发亮。

民间蒸大饽饽时,忌讳外人进家,怕“踩装”。有的人家关上门,有的在门后放一把笤帚,以扫除外人可能带进来的晦气。蒸好的大饽饽裂成瓣,要说饽饽“笑了”。做大饽饽时,把炕席子卷起来,以免烧着了。但烧炕席子的情况仍会发生,此时不能说“炕烧糊了”而说“炕烧得旺”。

除蒸大饽饽外,农家还要蒸些菜饽饽、豆饽饽、面鱼、蒸饼,桃、圣虫以及太阳饼等,寓意年年有余,增加喜庆气氛。

二十九,全都有

农家过年,蒸、煮、炸、炒,一切吃的都置备齐全。穿的当然也马虎不得。经济宽裕的人家早就到龙口街上的“公合昌”等绸缎庄去扯回布料,给家人添置新衣物。棉袍、棉裤、坎肩、鞋袜、帽子、斗篷、虎头鞋……全家人的穿戴都是女人平日里用手一针一针缝的。穷苦人家虽不能年年添置新衣服,但过年的衣裳也洗得干干净净。这样的家庭里,穿“压箱底”衣服早已司空见惯,过完年,赶紧将“新”衣服收起来“压箱底”,以备第二年春节再穿。

旧时过年,百姓重视家祭仪式。鞭炮、爆竹等要备齐,过年用的香、纸、蜡、锞也要提前备齐。在龙口,属芦头香坊村的“东和诚”、“西和诚”所出的神香最为有名。普通人家腊月里到集上去买神香,商号家用的神香则由芦头香铺推着笨毂辘车送上门来。

民国时期,每到腊月里,龙口街的馃子铺就雇人做蜡烛,制蜡烛的油烧热后,工人们将卷得如同筷子粗细的灯心草往油里一蘸,蘸上一层油,凉透后再蘸一遍,最终层层包裹,待其凝固后,用红颜色对上川溅(音),写上字,用金水刷上。一包一斤,用毛头纸包好,任顾客挑选。

三十下黑儿满街走

腊月三十早上,家家捞圣饭。捞圣饭是指将小米淘出来,烧开锅后,打到盆里,手蘸着凉水箍起来,放到碗里呈一个圆形,将圣饭分别摆放在家堂、财神、天地、灶神等神位前,插上筷子以及桃树枝,以示吉祥。

三十中午,各家都打出了浆糊,开始贴对子。大门、进间门、厢房门、院门一并贴上。有牲口的人家还在畜栏贴上“六畜兴旺”,在马车上贴上“日行千里”,室内贴“抬头见喜”,石磨及水缸上贴“福”,钱柜上贴“金玉满堂”,屋内贴年画、贴窗染花。各家照壁上要悬挂灯笼,寓意五谷丰登。街门上要挂过门签,门吊子,门上插桃树枝。

三十下午,各村的家庙收拾干净,贡品摆放妥当,宗谱请上,烛台、香炉也摆上。傍晚,家家户户都带鞭炮、香、纸等,提着灯笼去自家茔地上坟,请天地老母回家过年。因上坟回来天色已黑,故有“三十下黑儿满街走”的说法。

吃过晚饭,各家将诸神请回家,一一设供。有钱人家要“烧长香”,即从年三十晚上一直烧到正月十六,这种祭祀方式在当时颇为讲究。

自接神之后起,各家均不再开门,不能泼水,寓意财不能外流。除夕夜,合家人不乱说话,也不干活,刀剪等利器也不能动,只怕惊动诸神。而且,除夕之夜,各家供桌上的蜡烛和香火要燃亮一宿,这一天晚上要辞旧迎新,即传统意义上的守夜、守岁或坐年、熬年。
第2个回答  2010-02-20
开门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中云锦,形成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现在放鞭炮在城镇已被禁止,但在农村和渔岛上仍可燃放。

拜六神: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接三神:拜过六神后,又在中庭摆起小方桌,盛米一碗,盖以红纸,周围粘固,端放桌上,烧香点烛,虔诚膜拜,叫做"接三神"(即道教的玉清、上清、太清),祭后移到室内,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

拜祖:旧时正月初一中午,在洞头县,各家要祭拜祖宗。其仪式由家庭主妇主持。先列供品,摆好酒盅、筷子,在酒蛊里斟上黄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间要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并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神等所有神龛香炉上焚香。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此时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俗信经过念经才有效),放鞭炮。最后撤馔,撤馔前要先移动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时,供桌上的礼品不准动;凡祭拜过的供品,除糕点果品外,均要重新煮过或经蒸气热过才能吃。否则,都认为是对神灵、祖宗的不敬。

行香:正月初一清早,旧有"行香"之俗。全城文武官员,冠带乘舆,全副执事,鸣锣开道,到各庙宇行香,威仪甚盛,每家老年人和当家人天未亮,便已沐浴更衣,竞先赶到社庙或附近寺院里开殿门和烧头香,点香灯,有的甚至索性除夕不睡,在庙宇守等。亥时一过,赶紧烧香,表示虔诚。俗信第一个人赶到点上香最为吉利,故有争先点第一双蜡烛习俗。俗语说:"谁人最早开殿门,今年一定赚大银。"老年人到各庙宇拜殿神,主要祈祷保佑新年吉利,全家平安。但由于阶层、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来拜神者络绎不绝,有求做生意发财的,有求农业丰收的,有求子续嗣,等等。较大的庙宇如东瓯王庙,拜神者要给庙祝红包,如祈祷灵验,每年初一有钱者,要用重达百余斤的大蜡烛还愿。

开正:旧时在洞头岛,每户人家三十夜守岁到寅卯时左右,都要举行"开正"仪式。由家中尊长或家庭中生产生活的掌管人主持。主持者要"净身"(即除夕夜要戒色)并全身沐浴,"开正"前不得接触污秽之物。案桌摆大门口或天井里,桌脚上要垫两条长凳使案桌高地升高。供品有三牲、鱼肉、水果、糕点、素面等,两旁有一对尺长的大红烛,俗称"通宵"。"开正"时,主持者点燃"通宵",焚香三柱后,全家跪地,合掌问天,进行虔诚祷告,祈求上天赐福,保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发财、万事如意。祈祷毕,全家肃立,默待一会儿,再烧"金纸"鸣放鞭炮。最后撤馔。80年代以来,已把"开正"时间提前到午夜零时,伴着中央电视台敲响的新年钟声进行。仪式也简便多了,有的只是鸣鞭炮,放焰火。但鸣放的鞭炮多了,尤其是"百子炮",甚至几千响串在一起,声音响,时间长,热闹异常。

拜茶:正月初一早上,在洞头岛上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合家团圆、平安顺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两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烛、烧金纸、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汤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门在外,或在家干活儿,若遇雨受阻,人们便会以"正月初一喝汤的"这话自嘲。喝过茶后,还要再烧线面吃,俗谓"长寿面",既是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又因喝茶不够饱,作为添食,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第3个回答  2010-02-20
三十晚上吃饺了前放鞭. 放完了吃带钱的饺了 现在老百姓卫生了 一般都放大枣代替钢蹦..然后初一早上给红包~还有收红包的.. 前提你要说过年好.. 看见奶奶就说 奶奶过年好 奶奶就给你钱了...其他楼上都说了.. 然后还要吃顿饺了 比一比最后谁吃的大枣多 谁多谁发财... 大概是这个意思 然后拜年..然后完活..
以上说的是40岁以后的人... 我说说28岁一下的.. 30晚上等着吃饭 吃完饭睡觉 第二天给伙计们了打电话拜年 晚上出来哈酒. 边哈变吹牛逼. 吹吧完了 唱歌 或是去酒吧 看个人情况. 去哪的都有...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在意的风俗 城市不比郊区 ... 过年求个热闹 团聚 开心 .. 过年了一家人在一起是最最重要的. 这是我22年来的理解~~ 初二了就是我的生日了 过年就23了 哈哈啊 再这给大家拜个早年啊 看到的人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没看见的人 ... 就没看见吧...
第4个回答  2010-02-20
东北地区的习俗一般都是: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走亲戚拜年。
第5个回答  2010-02-20
北方的习俗比南方还多,比如包饺子,而且要贴窗花,各种的花纹,寓意来年吉祥,包括一些本命年的穿戴及讲究,多不胜数。

明清以来,除夕和元旦的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显的差别。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有的在饺子中放糖,祈求来年生活更甜美;有的则在个别饺子中包一枚钱币,谁吃到了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发财。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汤圆”、“团子”、“圆子”,中间包糖为多,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直到今天,北方过年包饺子、南方过年做汤圆的习俗仍然极为普遍。

过年吃年糕、水饺、汤圆是中国人的风俗之一。年糕因其谐音“年高”,寓意年年高升,再加上有着多种多样的口味,特别受杭嘉湖一带市民的欢迎,市场空间很大。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是春节的传统食物。而过年吃水饺,则是受到了北方过年习俗的影响,但和面、剁馅、擀皮等复杂程序却让人望而却步,因此速冻水饺成了超市一个大卖点。

北方过年的习俗或许是要讲究一些,虽然已经告别了在坑头上打哈哈的年代,但传统似乎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改良。家里的女人在这段时间总是最忙的,由其是年三十,早起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准备年货,鸡下锅,肉剁馅,鱼去鳞,虾剥皮,菜切片,面和团,一切有规有矩,轻车熟路。北方各家几乎都是“大户”,大的不在财,而是人,所以过起年来,吃饭也成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找不到那么大的桌来容纳十几口的人。于是家里的女人又要做些许的牺牲――等待第二拨的饭局。桌上大战后的战场,最终也是要落在这批“后进部队”前来打扫。而年饭总是要吃的比平时早的,因为还要给胃留点空间去塞满大年初一的第一餐――饺子。无疑,这顿美味也是要由家里的贤妻良母来主持的。这并非是男尊女卑的传统,只是成了种形式,没人会为此抱怨。

除夕这天的重头戏,就是晚8点全家会掐着时间盼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可是5个小时过去了,人们便又要絮絮叨叨的数落一番,这似乎也成了惯例,总是对这样安排下的喜庆提出点意见。我倒也不保持缄默,毕竟是关了自家的大门,躲在家里的说说闲话,谈不上什么雅与俗,也不必担心有什么会走露风声的秘密。

年这15天的头,也就真是重在这么一天了,大年初一的街道也只是冷清。不善于熬夜的北方人,在这天总是会感到特别疲倦。因此在聚会的过程中,卧倒的人数也会比往常多出几倍。当然这样的礼遇只属于男人与孩子们。女人还要象昨天一样,将熟悉的套路再重新演练一遍,这天也就算是过去了。

大年初二,这时也冒了个尖,差不多是该休息了,而再睁眼的时候,又要换一家串门子去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