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是如何改造儒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0-01-28
概括起来有两点:
1、淡化对统治者不利的言论,如“君轻民重”等。
2、增加对统治者有利的言论,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等。
第2个回答  2010-01-26
加入了道家和法家 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第3个回答  2010-01-27
强化等级制度,以便控制人民。

董仲舒是如何改造儒家
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君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行成了新儒术,作为独尊儒术的基础学说。在汉朝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

董仲舒为什么要对儒学进行改造﹖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的根本.鉴于秦朝苛政的覆灭,统治阶层意识到仁政对于维持王朝稳定统治的必要性,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已死三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

汉代董仲舒对先秦儒家进行了哪些改造
1 继承儒家民本思想,糅合阴阳家思想,提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类似于君权神授,这也加强了皇帝制度 2 提出“三纲五常”,规范了封建政治,伦理等社会秩序 3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具体措施如招纳儒生为官,以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建太学,地方学校传授儒学,使儒学在西汉...

分析在两次大的改造中,儒家思想分别有了怎样的发展
)第一次改造: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的大一统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第二次改造: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严格维护君主专制和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尊卑等级秩序。相同影响:都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制度,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支柱;都提升了儒...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哪些改进?
三纲最早源于先秦时期,董仲舒加以改造而成“王道之三纲”。五常则是由董仲舒在孔孟宣扬的仁、义、礼、智基础上,再加上“信”而成的,即“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三纲五常的思想对我国古代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董仲舒作为汉武帝时代新的儒家学派的创建者,吸取了先秦孔孟儒家...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有哪些发展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做了什么
1、董仲舒背离原始儒家的四项原则,从君权神授的神秘主义宗教哲学出发,以为天子代天执政,提出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德教为主,德行并用的主张。这些特点,不仅满足了西汉社会对理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的上述构想正呵护中国传统社会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政治结构。2、董仲舒提出...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有哪些发展
1、为巩固中央集权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为加强皇权提出“君权神授”。3、新儒学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4、道德伦理标准提出了“五常之道”。

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有何贡献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要用儒家思想统一天下,其他学说都要禁止,这样法律制度才可以统一。应当建立太学等学校,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他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实质:把君权神话,唯心主义。影响加强统治集权,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

董仲舒是怎样改造的儒学,使儒家学说从先秦儒学中脱胎换骨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所谓“儒术”,其实已经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学。改造后的儒学把法家尊君抑臣、维护专制集权的内容保留下来,又将阴阳家学说糅杂进来,神化君主权力,鼓吹德刑相间、德主刑辅的统治之术,使儒家学说从先秦儒学中脱胎换骨,成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学说,并为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推...

董仲舒新儒学的实质
它适应加强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需要,适应加强君 权的需要,适应维护大一统纲常的需要,将先秦多家(不止儒家)的相关思想改造成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忠孝”理论(人们往往认为“三纲五常”只是对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发挥,欠妥!因为至少“儒家”以外的法家韩非也提倡“忠孝”);适应维护和延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