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的由来?

气功的由来,起缘,

太悠久了,其实很多古籍都有记载——
史书《尚书》记载: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尧时期,中国中原地区曾洪水泛滥成灾。
《吕氏春秋•古乐篇》就有用有“宣导”作用的“舞”来治疗“筋骨瑟缩不达”之疾的记载。
《黄帝内经》也有用导引、按跷来治疗骨关节病的记载,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发展成为“导引按跷”。
《史记·扁鹊列传》记载:“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馋石、桥引、案抚、毒熨,一拔见病之应。”桥引、案抚即为气功疗法。

东汉·魏伯阳等人依据《周易》原理,结合黄帝、老子的学说,以及炼丹的经验,著成“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以及北宋·张伯瑞著的《悟真篇》均用卦象来说明内炼过程。后世内丹养炼的书,在理论上很少有离开易象来描述的。

老子
道家经典著作。分为八十一章。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为周·李耳著。书中提出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主张清静无为、贵柔、守雌、返朴归真、顺其自然,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以养生的道理解释治国,以治国的道理指导养生,融 汇了古代气功学说的精华,被后人尊为气功经典。北宋·张伯瑞在《悟真篇》中说:“《阴符》宝字愈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 《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载形魄抱一,能无离乎”等。这些论述已成为气功实践的指导思想。尽管后世功法千变万化,但基本要点乃与《老子》相同。

庄子
道家经典著作。为周·庄周撰。又称《南华真经》,全书三十三篇,多以寓言阐述哲理,其中也有不少关于气功的论述。如“踵息”、“心斋”、“坐忘”、“缘督以为经”、“吹喣呼吸,吐故纳新”等等,对后世影响较大。

列子
道家经典著作。为周·列御寇撰。又称《冲虚至德真经》,全书八篇。以“至虚”、“终天”的思想家为本,其宗旨与《老子》、《庄子》相同。书中很多阐述与气功养生有关,为后世气功重视。

管子
为周·管仲撰。实系稷下学派论著的大汇编,全书七十六篇,内容庞杂,其中《心术》、《内业》等篇与气功有关。书中的精气学说,对气功养生有一定影响。

黄帝内经
中医经典著作。为黄帝撰。全书分《灵枢》与《素问》两大部分,各八十一篇。以问答形式阐述中国医学的基本理论。其学术思想,基本上是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于生命运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疾病的成因等都有精辟的论述,其摄生学说与气功养生的关系更为密切。《素问》中的《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以及《灵枢》中的《本神》等篇,提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任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为中国医学和气功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阴符经
道教经典著作。传为黄帝撰。全称为《黄帝阴符经》一篇。该书自唐代李筌公开传播以来,就受到道教学者的重视,各以心得注解,今存四十余种注本。书中某些论述对气功养生有指导意义。

行气玉佩铭
气功养生名篇。为战国传世实物上的铭文,共四十四字。全文描述了炼气功时,内气运行的全过程,相当系统完整。


养生方
气功养生著作。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全书分四篇,即《十问》、《合阴阳方》、《杂禁方》《天下至道谈》。内容以养生、服食、吐纳、房中为主,而尤以“房中”为详细,是研究气功养生的可贵资料。

气功服气辟谷名篇。马王堆西汉古幕出土。全篇四百字。专门研究解绍服气辟谷,方法具体,并任为加服药饵,有相辅相成作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5
1、未正式记载的,野史类记录,上古有炼气士,以气行之功吸风饮露,是为气功。
2、已见最早可可记录是,汉代的马王堆出土文物中的记录“行气玉佩铭”,及相关文献,记录为,行气做功。
3、现在气功的正式定名是,建国后,北戴河疗养院的刘贵珍气功师在内刊上正式起用气功一词。以后该词也流行起来。
结论:气功的由来当以最后一条,刘贵珍的内养功正式定名为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30
  气功,在古代叫吐纳、导引、行气、食气、服气等等。“气功”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代道士许逊的《净明宗教录》一书中的“气功阐微”章节中。这是我国在已知的文献中首次见到的“气功”一词。此后,《少林拳秘诀》亦出现了“气功阐微”的内容(1915年影印本);而在《气功按摩易筋经图说》(1934年第26版)、《肺痨病特殊疗法——气功疗法》(1934年)、《气功治验录》(1938年)等书中,均采用了“气功”一词。而古代传说中的所谓修道者全家同升仙界,诸如“拔宅上升”、“拔宅飞天”等,多是讲的许逊此人。《太清记》中载:“许真君拔宅上升,惟车毂锦帐堕故宅。”宋无的《许山人家》诗曰:“仙诏未颁迟拔宅。”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记载仅仅是传说,并非代表事实上真有“白日飞升”的其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