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待性问题上有什么心理上的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6-17
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这是大家都有的感觉。但中国人和西方人究竟有何不同?我们可以从西方的传教士、外交官、记者们关于中国的著作中,看到他们对中国人的描述;也可以从中国人写的书中看到对西方人的描述。但这些描述,大多是感性的,与个人的直接经验有关。今天发表的这组文章,则是中国心理学家运用科学方法,对中国人的人格维度进行的探索,以及与西方人进行的比较,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与西方人究竟有何不同。
面对同样的情境中国人,西方人各自如是说——
在选择配偶时,
中国人说:他这人心眼儿好!
西方人说:他令我眼前一亮!
分析中西的“描述人格维度”表的第一项,可以发现中国人重个人品质,西方人重外在表现。一说“这个人”,西方人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人”的外在表现:是否有活力?是否热情?是否健谈?……而中国人是从“这个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来看,价值判断、道德判断是描述人的前提。中国人关心的是该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小人还是君子”,外表印象并不很重要。这一点在中国人的交友、择偶方面表现很明显,在选拔人才时也强调德才兼备,“德”是放在首位的。
应用:如果你和西方人打交道,应该明了西方人很注重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外向开朗有活力的形象往往能给对方以好印象。在与人交往,比如做生意时,这样的印象往往可以使事儿好办得多。
而西方人如果要想和中国人交上朋友,“日久见人心”便显得很重要。中国人要看你的优秀品质,外表的虚话中国人不信!

在人际交往中:
中国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西方人说:他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我们都喜欢他。
把西方“人格维度表”的第二项和中国大学生“人格维度表”的第四项对比一下,可以发现西方的人际交往特点是直接指向他人的,是较留于表面的浅层次的东西,比如令人愉快,有感染力等。而中国年轻人的人际交往特点是直接指向个人品质的,是内在的东西,如善良宽厚,好心肠、和善等。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人生活比较封闭,人际交往圈子小,所以非常注重选择交往对象的品质。西方人爱开鸡尾酒会,一大群人凑一块儿,打打哈哈,聊聊天气。而中国人则讲究三五好友,一杯清茶,推心置腹地深入交流。正因为两种人际观念不同,所以常会听说一些中国生到国外时常显得很孤僻,不合群,他们总想和人品好的人做朋友,而不习惯于和周围人泛泛的交往。
应用:现在中国年轻人人际交流的圈子不断扩大,如果只重视内在的东西,而不注重表面形式的话,人际交往也会产生困难。在人际交往中不但要看对方的内心,表面浅层次的东西也不可忽视。这对年轻学生来说,是走向社会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修炼内容。

做事风格
中国人说:重要的是沉稳干练。
西方人说:关键是公正,不然你越能干,问题越大
两个人格维度表还反映出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做事风格。中国人讲究人要“沉稳干练”,“恒心”、“毅力”,这些都是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西方人则十分看重“公正”、“公平”。
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就不讲“公平”、“公正”,只不过中国人的“公正”会随具体情境和人而变化。同样做一件事情,中国人与朋友合作和与陌生人合作,其“公正”的尺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和朋友一起做,那么在利益分配、分工等问题上,中国人会寻求一种大家都较能接受的公正,这是根据“我”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来权衡的一种公正,而在与陌生人共事时,此时的“公正”就与彼时的“公正”不一样了。也就是说,中国人“自己人”的观念很重,人与人之间亲疏关系不同,做事原则和方法也就不同。
西方人的“公平”、“公正”则是铁定的,很少随情境人情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在碰到利益问题时显得那么冷冰冰,不近人情的原因。无论你抬出什么友情,亲情,他们都会对你耸耸肩说:“对不起,一切按规定办!”
应用:与西方人打交道时,不要指望着凭你与他的私人关系得什么便利。

关于创造性
中国人:看上去没有可行性的东西就不考虑。
西方人:我们喜欢异想天开!
在西方学者研究的“描述人格维度”中有一条“直率,创造性,思路开阔”。这一点在中国人的人格维度中却没得到体现。
西方人比较注重独特的东西,思维上的约束规矩较少;而我们中国人更强调共同的东西,强调共同就会有一些严格的约束,客观上也会影响创造性的发展。例如,遇到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人脑袋里闪现出一个解决办法后,他旋即又会想到更多的不可实施性,于是就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而西方人则会先肯定自己有了一个想法,再来一步步论证这个想法是好是坏,好在哪里,又坏在哪里,怎么去克服困难。总之就是勇于去尝试解决。
应用:知识经济最核心的原则是: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21世纪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从个人来说应当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而在大环境上,不论是搞教育或从事学术研究,还是搞实际工作,我们都应制造出一种氛围———一种鼓励充分发挥创造性的氛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