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达车真空泵和刹车总泵都换了为什么踩下去很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0-08-08
可能是空气没有排干净的原因,油道里还有空气,多排几下吧
第2个回答  2010-08-09
策划:《时尚先生》编辑部 报道:卢悦 摄影:史宏伟 视觉:马骥
前言:
为重要人物写作的文章往往要从他的历史的某一天说起,所以很多关于张朝阳的文章都是这样的开场白:"1995年冬天,当我走下飞机,我的一切只有手中的两个行李箱,那时风很冷hh"
张朝阳觉得他是惟一有资格以教父那样的语气讲述历史的人.和他同时代的风流人物,大多被大浪淘尽.搜狐十年,几乎是中国IT业的一部断代史,无数跟他一时瑜亮,各领风骚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只剩下他犹如冰河世纪最后的猛犸象,身陷疯狂进化的时代,身影越来越孤单.
1901年,一个叫做维托.唐.科莱昂的意大利人来到了纽约,他手中仅有两只皮箱.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拎着空空的行囊来到美国纽约港,有些人消失在这个巨大的梦想机器里,有些人可以在一个巨大的城堡里,摸着一只小猫,跟你说起那一天的天气.
他是中国IT行业的创造者,不是那个可怜的意大利杀人少年,他的皮箱里装满了梦想,他注定是一个要被载入史册的人物.
他不承认自己已老,他爬过6666米的珠峰,他开中国最豪华的游艇,他是中国最金牌的王老五之一,这个河南人,宣称自己会活到150岁,他依然有小伙子一样的体魄,有杂志的裸照为证,他甚至可以跳着HIP-HOP,用快速的舞步追逐着这个时代的疯狂节奏.
但是那个英雄的时代已经开始落幕,张朝阳从神坛上走了下了来,面对的是资本方,竞争对手和舆论的残酷包围圈,他无时不刻地拼杀死斗,我们看到他太多轻松做秀的时刻,但我们哪里知道股票从十几美元跌到1美元以下他的心境?当他远离喧嚣,面对孤独的自己的时候,他又在想什么?王志东成了被逐的普罗米修斯;丁磊则躲进了在历史的幕布背后;只有他还在舞台中央,艰难地迎接着鲜花与臭鸡蛋,没人可以驱逐他,也无人可以让他退居幕后,他天生就是一个演员,这场戏的主角,剑在人在,剑亡人亡.
他只是过去十年,中国历史大转折的十几亿见证者中的一个小切片,他的聪明,他的眼光与魄力,他的缺陷和神迹,他的勇敢与怯懦,他的理想与悲剧hh都浸透了这个镀金时代欣喜与悲怆.
标本.张朝阳
"一直以来,中国人有钱的没名,有名的没钱,我是既有钱又有名的第一人."刚一落座,张朝阳就说出了这么一句有些震动骨膜的话来.如果是别人这么说,我们一定认为他说的是疯话,但因为是张朝阳,反而让我们有了听下去的兴趣.
也许用外星人形容他并不过分,因为他有外星人的智商,他的行为方式和思维很多地方都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他是作为一个挑战者出现的,比如他传奇的创业经历mm以而立之念在天安门玩滑板;或者在《时尚健康》脱光上身;出入时尚社会,绯闻不断hh和E.T的庸俗结局不同,作为挑战者的外星人张朝阳没有回到属于他的星球,而是留在地球上,继续制造着各种惊奇.
张朝阳到底接受过多少次采访?上千次还是上万次?他就像一个接受了无数次胸透的"被检查者",但几乎没有人能得到最终的确诊,对照各种采访的版本,我们发现了太多的自相矛盾和语焉不详,我们发现了无数个张朝阳,犹如站在镜子迷宫的张朝阳,他张狂到狂妄,内向到封闭,隐忍到冷酷,时尚到离经叛道,个性到匪夷所思,神秘到无法穷尽hh我们采访了三次张朝阳,遍访了他身边最有发言权的人们,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这个中国曝光率最高的企业家到底是谁.
这是一个性格极端复杂的人,复杂到你会经常否定上一次接触他时的判断,复杂到有时他说的话会动摇你原本的信念,复杂到他一会儿是"英雄";一会儿是"摇滚明星";一会儿是被人误解和讥笑的"小丑";一会儿是"孩子";一会儿是"宗教领袖"hh
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已走进了一个迷宫,最终你会放弃将他穷尽的妄想.在这个意义上讲,他是现代中国人最极端人格的典型代表,因为他的复杂,他甚至可以代表中国如此多元的社会人群,他的人生从底层到山顶,从挫败到辉煌,千回百转,他的充满了尖锐斗争的十年,可以透射出我们这个波诡云谲的大时代.他的思索和挣扎,都给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了最好的参照物,他就是最好的标本.
割裂的脸谱与沉重的舞蹈
放到人堆里,很难显着他.张朝阳不是一个辩论者,他绝不会与任何人发生正面冲突,一次他和雷军(金山公司CEO)、丁磊在一起泡吧,整个晚上都是他们在说话,或者教训他.张朝阳听了一晚上."后来雷军给我发了封信,说那天晚上对他失敬了,其实他非常佩服我."张朝阳说.
但在另一方面,张朝阳绝对是喜欢在追光下生活的人,旋转蒸发器生产厂家,他的外向和开放,都让人叹为观止.一次和中国移动的人一起聚会,有人提议大家展现一下才艺,张朝阳第一个上台跳起了单人华尔兹,他完全沉浸其中,但说老实话,大家的震惊多于欣赏.有人认为他是在娱乐大众,或者自我娱乐;也有人认为他很ENJOY,他乐意.
张朝阳曾说过:"读书时,我觉得对个性的压制特别大,虽然不喜欢,但又要求自己做到最好.那段时间,是一段特别残酷的经历,给了我一个不能磨灭的承受压力的强化训练.那时还没有任何承受能力,对很多事情的看法还不很清晰,所以心理负担特别重."
那时最让张朝阳痛苦的是他虽是班级前三名,但总拿不到第一.为此他几乎濒临崩溃:"不停地比,比谁的作业先完成,谁学习的时间最长hh整个小社会只提供给你一种可能性,我的成绩一直是前三名,可是得不到第一名时的感觉hh就去游冬泳,那水真是刺骨hh每天绕着圆明园跑五六公里hh就是想证明我是可以的."他这样回忆那段地狱一样的生活.
对张朝阳来说,那段生涯的单调,来自清华也来自那个时代的空洞,文革多少年和资讯极度贫乏导致全民族头脑的单一性,当时对科学家一种宣传,使得他们空空荡荡的头脑产生一种宗教性崇拜,当所有人都根筋地拼命的时候,上学就成了一种自动程序,那不叫生活,他们完全成了念书的工具,念书的机器.
"张朝阳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一定要成为最优秀的人,考上清华北大.他的所有其他需要都被极度压缩甚至取消,到清华更不用说了,而MIT(麻省理工)就是美国的清华.这种长期压抑下,他的一些本性都被隐藏掉了.当他达到物质的极大自由,也不用在意别人的价值体系的压迫时,他就要释放,一种报复性的释放."林木这样说道.
于是他花3000万买中国最奢华的游艇,为什么不买飞机?"因为他买的是自由,是一种象征.飞机还有实际的交通工具的用途,而游艇,则完全是一个昂贵的大玩具.在他看来,自由值这个价."林木说.
张朝阳从来都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奇异欲望的人,小时他容易被各种离奇的想法抓住,然后很投入地去尝试.9岁时练了半年武术,妈妈还特意给他做了一条像模像样的灯笼裤;然后学画画;10岁练了一年二胡.他四年级时迷上《水浒传》,连看两遍.尤其羡慕里面的"没羽箭张青"打石子的绝技,他每天苦练飞刀,用石子儿砍树,打得还挺准.
但是近20年的苦读生涯,几乎让他将自己禁锢成一个书呆子.幸好是美国让他觉醒了.在麻省理工,到处都是叛逆的学生.他们把警察的汽车搞到教学楼顶,让机器人到非常紧张的橄榄球比赛中捣乱.他大开眼界.最重要的是,他被美国梦深深吸引住了:一个身无分文的人,通过技术或理念,说不定哪天就成了亿万富翁.这是美国社会告诉张朝阳的.这对一个很小时就在等待大事发生的人来说.这种冲击是非常震撼人心的.
他在寻找回来的世界,他想要成为大人物,即使是摇滚明星也足以吸引他的视线,重要的是万众瞩目,成为英雄.
于是他掉过头来,和他二十多年来受到的传统教育战斗.
"现在有人认为他就是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维珍老总),无论张朝阳布兰森这么去做的时候,有一个雅皮的阶层去响应,他是那个阶层的代表,但张这么做的时候,他是跟中国现在的主流价值观和对企业家的期待有冲突的,所以就面临着诋毁和误读."林木说.张朝阳即便心理再强大,也没有布兰森那种影响力,因为最后都沦为个人秀了.而且当张这么做的时候,他内心那个被打下深深烙印的主流意识会会和自己进行对抗.
就像你回老家,就要说老家话,到城市就说普通话,但有一种人他就是无法拥有第二种语言,他被改变了,再也说不了家乡话了,张可能就是后者.令狐冲天生就是潇洒豁达,但张朝阳是中途急刹车,忽然180度大转弯,半路出家,嫁接了另一种精神气质.
挫败的茶杯和窒息的口哨
对张朝阳而言,美国的岁月,对他的人生影响是最深刻的.海外生活给人带来两样礼物:韧性和谨慎.
张朝阳认为:在美国,中国人是不报什么希望的,因为你总是会受到很多挫折,包括找工作,大家坐在一起谈创业,聊得很高兴,可是接下来却没有什么下文.因为每人掌握的资源和机会都很有限,宏大的理想根本就是嘴上风暴.
在美国,挫败是留学生的主旋律.你去到银行取钱,去餐厅啊,你总是觉得自己是外来的人,干什么事都是忐忑的,甚至问一句话都在担心语音对不对.在咖啡馆,中国人咖啡杯子放重了,都要四下里看一看.中国人在美国说话声都特别小,特别不理直气壮.于是为了生存而你必须发展出一种韧性.
在美国中国人和美国人之间是一道鸿沟,他们不会信任你.你说你是清华毕业的,他们不知道清华是什么东西.他们没有相关的参照系.你十几年来建立起来的优越感,都粉身碎骨.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人会帮你,这样你就完全彻底地陷入"alone",中国人在国外都很艰难都很狼狈,所以他们也不会帮你,甚至还有点儿幸灾乐祸,因为每人都害怕自己混得最惨,看到别人不好,大家心里甚至会有一些窃喜.所以在国外的中国人群体是一种不太健康的群体.所以你只有靠个人奋斗,自己对自己负责,无论多难也要扛下来.
美国给张朝阳最大的影响是因为挫败而产生了怀疑主义态度,他总把任何事情都预先想到最坏的可能性,从坏处着想.这种不安全感,引发敏感和谨慎.张回国做生意时见识了国内各种盛极一时,但后来大多倒台的"胆大妄为"的企业家.比如那次北大青鸟试图恶意收购搜狐,那个CEO的豪情万丈的"大胆"举动,让他无法理解:他们做事怎么能如此毫无章法,因为这样的人都在本土文化的优越感中长大,没有经历异国文化的挫败感.
当然,"犹豫有足,勇气不足"是海归派的普遍特征,张朝阳2007年去四川成都参加华人大会时,发现这些功成名就的华人因为长期生活、创业在海外,整个人都没气势,说话底气不足,说话哆哆哆嗦嗦的.这就是在美国待得过长的结果,待到连"中气"都没了.
但也许是河南人骨子里的那种不信邪的"轴劲"帮助了他.张认为自己看透美国,看透中国人崇洋的心理,很多人认为在美国混个中产就很好了,觉得在那儿才是高级的,实际上,美国的好和你没关系,你永远是局外人.
张朝阳知道,一个担心茶杯响动的人是无法成就大事的.于是他回国了.这个举动被他的同学视为"疯狂".但他来了,而且开创了一个时代.即使今天他在百富榜上如果论市值,论财富,他可能不能占据前100名,但如果我们还在乎墓志铭,还在乎身后事,那么我们就无法抹杀张朝阳的地位,他不是首富,他是正在进行时的历史人物.
时代造就人.当时的形势是互联网肯定要进入中国,中国也正在渴望需要改变,张朝阳也刚好接触到互联网.就像一个鸡蛋马上就可以孵出小鸡了,现在张朝阳做的就是把它放到保温箱里,不久一只小鸡果然诞生了.搜狐就在张朝阳在麦当劳吃快餐的时候,诞生了.就是如此一件简单的事,只不过他是第一个,也是坚持到今天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之一.
但实际上,张朝阳在清华所遭遇的第一名的挫败感以及在美国身为边缘人群的自卑,和他创业所遭受的九死一生相比,简直是轻如鸿毛.
张朝阳的董事会非常西化,他们不太理解中国政府,更不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文化,张要居间沟通.印象最深的是张第一次融资,融完以后他3个月浑身都没劲儿,恢复不起来,那次谈了十几个人,几乎所有人都撤了.每次融资都是场战争,每次都是"死里逃生".
令张朝阳最提心吊胆的一件事是1998年2月张推出搜狐的时候第二次融资还没有到位.
那段日子,张每天都早早到公司打开电子邮件等消息,整天穿着羽绒衣坐在办公室外边,因为计算机在外边,他记忆中,那些日子几乎每天都是阴天,阴冷刺骨.对方每天要平均给他发7个电子邮件的问题要他回答,答了一个月.终于3月13日他看到邮件上写着"due down",第一笔40万美金已经汇出!"我简直高兴得像吸了毒品似的.那天早上真是太疯狂了."
"公司当时已经是弹尽粮绝,如果再晚几天,可能就要被迫搬出光华长安了.大家每天上班都看我的表情,分析是不是钱到了.当时我们公司也就十几个人,接到好消息大家就一起到国际饭店吃饭,晚上一路人马就开到密云水库庆祝.那一两天我都处在神情恍惚的状态."张朝阳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搜狐是在美国注册的,美国证监会要求更严格,各方面有更大的挑战,在上市时,张朝阳遭遇了人生最大一次危机.那时丁磊到处抱怨没有人给他投钱,投资人也抱怨:你问问,他要求自己股份起码要50%以上,谁敢投?其实当年张朝阳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是这种没由来的确信:我相信我的东西好,所以绝不会贱卖.
林木说:"我采访了一百多位企业精英,最大的感触是成功最关键的不是你有多聪明,多灵活,而是你有多坚韧,看你是否够执著,对你的信念和原则是否能坚持到底."在这一点上,体现最明显的是王志东和张朝阳不同的选择.那时新浪已经上市了,而搜狐却看不到希望,纳斯达克已开始跌了,如果赶不上那一波机会,搜狐可能就"完蛋"了.对他这么一个对自己期许这么高、内心骄傲的人来说,如果就此失败的话,他会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有些时候,你要信命,他能有今天,真值得庆幸."林木说.
出身清华的张朝阳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要求更严格,清华人只有一个目标,只有第一名才会有意义,做事的时候没有路可绕,在原则上,他们无路可退.
对张朝阳的较真,林木深有体会.几年前,张应邀给林木的《网事十年》写序,他答应当天就把序给她,那天他正好参加一个活动,夜里两三点才回家,晚上四五点把序写好发过来,林木非常感动.没想到书出版后,他见林木第一句话居然是:"你怎么把我的序改了?林木当时有点儿郁闷:我就改了几个标点符号,删了几个词而已.他说:"可是你这么一改,就把我的意思变了."
其实,上市只是他一系列传奇和痛苦的开始,更大的危机等在后面.纳斯达克网络股崩溃的时候,搜狐的股价一度跌到1美元以下,随时都可能被摘牌.但他不战而屈人之兵,当时董事会当年王志东经历的压力他也毫无例外地承受了.当时搜狐股价很低,曾被北大青鸟图谋恶意收购,这场战争最后他是胜利者.
第三件事是中国移动的某些人伤害了他.当时搜狐股价从很低涨到很高,有很大程度是靠短信.那时他花了很大本钱跟中国移动搞好关系,但就因为一个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错误被中国移动拿下,单方面取消资格.搜狐股价哗哗向下跌.
中医的革命和女人的忠诚
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是,张朝阳身边有很多女人跟随他很多年,至今女性占搜狐高层60%以上,这的在互联网这样更新代谢非常快的环境找不到第二家.现在在TOM网任职的冯珏,当年是和李薇一起来到搜狐的,她们至今都是最要好的朋友,来到搜狐之前,她俩一直都是同进退,但当她两年后离开搜狐的时候,她没有再跟李薇再谈同进退.她很清楚,李薇是不会走的."因为张朝阳也许是我们所见过最NICE的上司了."冯珏说.
"他很尊重人,不会让对方很难堪,但这也是一种弱点,对人太NICE了,他不会对曾和他一起奋斗的人下狠手,不管自动走还是因为工作分歧做不下去了,他都会给他们一个最好的出路.对那些明显已经不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人,他总给他们最后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少则几个月,多则半年.可是这在另一些人看来就是浪费资源.总的来说,他属于接触时间越长越吸引人的那种类型,可能很多人一开始不会喜欢他,但时间长了就会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不止是李薇,我们采访到的几个比较熟悉张朝阳的女性,几乎都会这么说,甚至还会用惊人一致的"NICE"来形容他.
"我知道某大门户网站,老板见应聘者时,应聘者都必须排整齐的队,还有人负责现场维持队的秩序,防止队形乱.但一个谈合作的老板跟我说,他在搜狐见到了很有趣的一幕:一群新员工经过走廊,张朝阳也正好路过,就侧过身,贴着墙让这些新人先过.按常理,很多公司的老总习惯于大家让出一条路,领导前呼后拥下,从中间过去,贴墙的应该是员工.但在搜狐,却完全颠倒了过来."
那时搜狐董事会里一半以上都是外国人,这些人又以犹太人为主.他们不太了解中国状况,只重视数据,对他的压力很大,有些要求很无理,甚至认为他不适合做管理者.
张朝阳的秘书李薇觉得,董事会当年可能试探过换帅,但发现中坚力量对他非常认同,如果贸然将他换掉,那肯定会爆发一场大分裂,当时中层管理人都很忠于他,如果张被罢免,那么很多人都会跟着他一起走的,危险性太大了,他们就没敢动手.
就是这种支持,让张朝阳在悬崖上慢慢找到了平衡,我们不能小看他在天安门上玩滑板的做秀,正是这种做秀让他有了一种光环,他成为了整个搜狐的灵魂,甚至是互联网的英雄,而英雄是不能落难的,落难了,也会有人相助的.
采访中,张朝阳说起那段人生最艰难的岁月时,有无限感慨:"第二次风险投资进入以后,到2003年,我就没过上好日子,董事会的压力,是西方思维体系的压力:这些人就是以赚钱为唯一目的,不管互联网公司的规律,也不关心产品.一些股东和董事会,还为了个人的利益,你争我夺的,而我自己首先没有任何管理经验,商业模式也不清晰,每天面对这样火药桶式的董事会,总像亏欠他们什么似的,每天都在接受他们的审讯.每天早晨打开邮件,可能会有某个董事发来邮件进行问责,这种威胁、危机就像鞭子一样每天抽打着我.他们每个人一票,可能说着说着把我的CEO都说没了.而如果我不当CEO,这个公司肯定就会解体."
怎么办?张朝阳的方法是:太极.西方人解决问题,总像拳击那样想着一秒钟把对方击倒,但是太极是用一段时间,后发制人.
"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吧,先保住自己最重要.我会考虑到时间维度,让时间成为我的优势,我不着急.其实从2001年我就开始解决问题,每次只做最微小的改动,就像车的零部件,不大修,但每次都有改变.当时肯定都有必须更换的理由,似乎很不经意,但其实别人不知道我在整体布局,这是个很宏大的计划.每次计划的实施,我都要确定没人知道我的真实意图.比如他代表的集团股份卖掉了,自然没有必要在董事会待着了,或者干脆给他罗列很多罪状,硬让他走,其实每人都像新疆姑娘,辫子一抓一大把.在这个过程中,被解决的人都不知道,最后几年下来,留下的人忽然发现董事会已经面目全非了.现在董事会的人都是完全支持我的.这个工程一直到2004年才差不多l竣工r."张朝阳说.也许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见到张朝阳解决问题的方式,他绝不是一个喜欢近身肉搏的莽夫,他的方式是间接的,侧面的迂回的,非冲突的.这和他的河南人本性,他的清华人的风格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张朝阳像下围棋的高手,步步为营,声东击西,干净利索地解决了悬在他头上的尚方宝剑."我没有用手术刀式的革命,因为这会带来流血和冲突,我用的是中医的方式,东方的智慧,以及隐忍."他说.
如此不动声色的解决问题,是需要有一种超强控制力.这是一种冷静到近乎冷酷的理性,如果你能熬得过魔鬼训练一样的5年清华岁月,也许你不会担心经历任何一场持久战.
现在的酷六网CEO李善友记得当年在搜狐股价最低的时候,每次开会时张朝阳总是轻松地吹着口哨走进来,他甚至将当年为数不多的资产全都买了搜狐股票.他对全体中层干部说:我们的股价一定会有一天飙上40美元以上.大家都以为他在说梦话,后来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无人接听的电话和熄灭的小火苗
"以前张朝阳的确是个很焦虑的人."张朝阳的秘书李薇说.搜狐的股价是焦虑的源泉,而董事会是另一个焦虑的引爆点.董事会被"驯服"以后,哪怕某一个季度的收入完不成计划,张朝阳也可以不在意.但如果有一个牵制你的董事会,如果你有两个季度没有完成任务,你这个CEO就有可能被FIRE掉.那些"长着华尔街铜像脑袋的家伙们"就会名正言顺地"逼宫".在西方管理学理论再天经地义的东西在中国未必效果.他们这样的"乱砍滥伐",让中国很多有希望的IT公司风流云散.所以他必须像一个近卫军一样守护城镇,把那些粗暴的干涉屏蔽掉.这样的话,公司就不会沉浸在每个季度的收入焦虑中以致于无法进行正常的技术革新.
几年前因为卖一些股票,换了一些现金,张朝阳在金融安全感的问题被彻底解决了,他一生都可以在一种很优越的状态中生活了,他没有一夜之间变成穷光蛋的恐惧了,简单的说:就是有钱了."我开始从容了,这种从容是由浅入深的,先是从表面的,到后来局势越来越掌控了,做公司,从董事会到管理层,到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摸到门道了.每一个男人,都是被生活的压力和要求推来推去,就好像有一圈人都站着,把你推到那边,那边又把你推过来,就像小时候打群架,把你围在里面打."
以前张朝阳过的生活是以秒计算的,他必须几点赶到什么地方开会,穿什么样的衣服,说什么样的话.生活中有太多的"必须"和"应该".他停不下来,如果不做就会导致如何如何恐怖的后果,这种后果就会导致业绩或者你这个人的挫败,导致这个社会,你周围的人,或者某个人对你产生负面评价,就产生了挫败感,所以他就不断在内疚和被要求着.
焦虑产生了,这不是任何人给你上的发条,上发条的人就是你自己的价值观.张朝阳过去这两年时间里,就把这些推手全部打倒,拆除了.
他停止了公转,开始了自转.结束采访时,张朝阳忽然问我们:"你发现没有?在你采访的2个半小时里,我没有接到一个电话.你觉得作为搜狐老板在2个半小时内没有电话,意味着什么?"
"我有给别人打电话的权利,但别人没有给我打电话的权利,我完全把各种应该和要求推倒了.因为我掌握了很多资源,所以很多人都想跟我合作,管我要钱,很多很多的要求,如果在以前的价值观的时候,我就会觉得这个应该,那个应该,不想给或者不想帮助就会感到内疚,CCA-20型小型冷却水循环泵,我现在没有内疚了."
他刚实行"电话静默"时,搜狐的上层都快崩溃了.很多人都蜂拥到他的秘书李薇那里,有人急得快疯了:"我必须在一分钟内立刻和CHARLES取得联系,十万火急!"李薇也很无奈,因为她也联系不上他.后来事实证明,从来没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没有张朝阳,搜狐运转得反而更高效.
电话静默,意味着没有任何人可以打扰到他,他拥有了主权.他做到了让世界围绕他转动."最后连我出席什么场合,应该穿什么服装的要求我已打破了,我连手表也不戴了,我不需要知道时间,我干吗要知道时间?我必须在什么时间赶到什么地方,我干吗要赶到,我真正开始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做价值观的奴隶."
忽然之间张朝阳仿佛获得了解放,他没有了睡着和不睡着的问题.过去他焦虑:为什么到了睡觉点儿了,大家都能睡,我却睡不着?现在他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却睡得非常踏实.当然他知道,这种作息,不是可以推广的,比如一个司机就不能按他的方式生活,比如他的员工就不能公然违抗公司的打卡制度.但他却可以做到,这种自由是昂贵的.
现在即使见最重要客户,张也会随心所欲地穿着"乱七八糟"的过去.一天他开会,正聊到兴头上,忽然助理告诉他有个面向华尔街的重要电视采访,他穿一件跟农民似的登山衣,到了那里已经迟到了半个小时,进去时睡眼惺忪,门卫差点没让他进去.张朝阳就在半梦半醒状态中上台,全球的重要投资人都在看.他不在乎."你们华尔街不是这么贪婪吗,见财报上去了,立刻就投,一跌立刻撤资,如此短视看不到我们的未来,我为什么要重视你们?你们这个屁会和我正在谈到兴头的重大产品开发哪个重要?我觉得这个更重要."他冷笑.
要是在4年前,每季度财报都要到香港去接受CNN,CNBC采访,他肯定是西装革履,提前半个小时到,还要到主持人沟通,研究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用什么话做开头等等.现在这样的采访,就是在北京他也不愿意浪费时间.一次搜狐的发布会,说到一些基本数据,他居然都要问身边的人,记者很惊讶.在两三年前,这对张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
"现在我一口气已把脑里所有闪亮的小火苗都熄灭了,旋转蒸发器,我达到了空性.我认为正是焦虑让人类无法达到生命的极限,很多人活不到百岁就l夭折r了.我的目标是150岁,这是我的生命实验."张朝阳这样说他的生命哲学.也许是到了不惑的年纪,他忽然开悟了,对他过去信奉的一切进行了最彻底的否定.
张朝阳问答录:当我的生命生命成为一场实验
esquire:前几年,你相对沉寂一些,现在重新回到公众的视线中,你想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出现?
张朝阳:美国有三个概念:名人、有钱人、有思想的人.其中名人是和有钱人合而为一的.在美国娱乐完全市场化,电影娱乐的投资回报非常可观,所以很多美国有钱人都从事这些方面,比如美国的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