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红军珍贵老照片(第1弹)·征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9-04
苏联民众在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展现了高涨的爱国热情,纷纷涌向征兵办公室志愿入伍。然而,仅仅几个月后,随着苏联接连遭受惨败,兵员损失巨大,这种盛况不再重现。

苏联红军部队早期主要建立在地方民兵基础上,民兵在总兵力中占比高达50%以上,最高时甚至达到80%。役龄男性都需加入民兵,每年需服役3个月,再附加4年,每年一个月。正规部队兵员则通过征兵而来,服役期限为两年。

随着苏联废除地方民兵制度,所有红军部队均成为正规军。年满18岁的苏联男性公民皆有应征入伍的义务。其中,接受过7年以上教育者可进入陆军军校学习,毕业后担任下级军官;空军军校入学门槛更高,需完成9年以上教育。

新兵入伍前需通过考试、体检及政治审查,确保其及家人的政治背景和意识形态符合要求,才能正式入伍。尽管审核严格,苏联役龄青年参军积极性依然很高,因为军人的生活水平高于平民,且有机会学习专业技术。

随着战事爆发,苏联发出全国总动员令,首批征募对象为1918年至1923年出生的年轻男性,兵工厂工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员除外。德米特里·布尔加科夫回忆,战争开始的第二天,其所在村庄的适龄男青年接到了征兵令,全村人挥泪送别他们踏上战场。

1990年到1923年出生的男性在9月接到征兵令,被送往东南部集结。与此同时,志愿入伍者多被编入战斗支队和人民民兵等准军事部队。纳塔利娅·佩什科娃,刚从学校毕业的她,立即前往共青团区委请求参战,最终被分配至医疗小组学习救护。

扬·德根也是第一时间前往征兵办公室,但被告知不收孩子。然而,共青团委在开战后第十天组建了一个由九年级和十年级学生组成的青年志愿营,德根所在的排主要由1924年出生的九年级学生组成。

米哈伊尔·库兹涅佐夫接到征兵令,却因身份为兵工厂工人而被征兵办公室拒绝。他被告知回去上班,但仍抱怨不被允许入伍。另一个兵工厂工人廖沙·奥列霍夫在被拒绝后软磨硬泡了半小时,最终被告知工厂被裁撤,必须参军。

苏联民众从军的原因各异,有的出于报国之心,有的为复仇,有的则因责任感和荣誉心驱使。饥饿也成为参军的一个现实理由。从1943年起,解放战争前沦入敌手的大片领土,集结了役龄男性、游击队员和前红军士兵,他们往往未领到军服即投入战斗。

侦察兵弗拉基米尔·博肯科回忆,在乌克兰解放期间,不断有人补充进部队,来不及发军装,被称为“黑衫兵”。第240步兵师第931团下属营解放一座村庄,将营部设在未被炮火摧毁的棚屋,征召所有1890年到1924年出生的男性,未经过体检,每人领一支步枪,编为两排,排长由营内抽调军官担任,班长为当地人。

这些新兵大多未曾服过役,许多人甚至不会使用枪械。上战场后,面对德国士兵的扫射和命令,他们选择举手投降。这些在沦陷区生活多年的人习惯于服从德国人的命令,结果除一人设法逃生外,其他人全被德国人处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