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科普童谣,内容不限,5分钟内给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12-24
地球圆圆
第2个回答  2007-10-18
科学童谣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大量兴起的一种儿歌新样式,它运用儿歌这一为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儿童倡导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科学童谣除了具有儿歌的一般特点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
一、童谣的概念及演变
儿歌,古已有之,当时叫童谣。所谓童谣,就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不用乐器伴奏的“徒歌”。韦昭在《国语.晋语》的注中说:“童,童子,徒歌曰谣。”杨慎在《丹铅总录》(卷二五)中说:“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清人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把“儿谣、女谣、小儿谣、婴儿谣”等都归入“童谣”一类。童谣的叫法很多,其他古籍中还有称“孺子歌”、“童儿歌”、“儿童谣”、“孺歌”、“小儿语”、“女童谣”等的。古人非常重视童谣,把童谣视作“天籁”,认为它们“天机活泼”,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花散月前,无心飞舞”,是毫无雕琢矫饰、直率浑成的“天地妙文”。
明代以前,所有的童谣几乎都是政治童谣,不同程度地都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它们与儿童生活毫不相干;从明代开始,在继续发展政治性童谣的同时,产生了一批真正反映儿童生活的童谣。童谣,曾经在社会发展中产生过重要作用。看看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就有童谣影响兴邦亡国的记载。秦代流传的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汉代流传的童谣:“直如弦,道如边:曲如钩,反封侯”。明末流传的童谣:“孩儿军帅孩儿兵,孩儿征战管教赢,只消出个孩儿军,孩儿夺取北京城”。清代的童谣:“大雪纷纷下,柴米都涨价,乌鸦满地飞,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等,都曾对当时的政治发生过重大影响。再如北宋末年风传的“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的歌谣,运用谐音,让童贯、蔡京这两个奸臣在世人咒骂声中加速覆灭。明末著名童谣:“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为农民起义军争得民心,加快了明王朝的灭亡。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人们进一步看清了儿童歌谣的独特作用,新儿歌备受当时文化界的青睐,有不少新文化运动的前驱,纷纷从事儿歌的收集和创作。蔡元培、沈尹默、胡适、刘半农、郑振铎等一批社会名流,一再倡导儿歌的征集和创作。1918年,北京大学建立“歌谣研究会”,创办了《歌谣》周刊,征集儿童歌谣。他们珍视古人视儿童歌谣为“天下之妙文”(郑旭旦《天籁集序》)的好传统,珍视儿童歌谣在陶冶儿童情操中的微妙作用。当代革命家潘汉年也很重视儿童文学的作用,编了大量民歌童谣,创作了儿歌《狗误我》,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鲁迅早年收集、用毛笔字手抄在十行纸上的六首儿歌的底稿,至今还珍藏在首都的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编辑室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诞生了许多革命儿歌,充满健康向上的战斗激情。如红军时期流传的《小马刀》:“小马刀,红穗穗,/站岗放哨不瞌睡;/要叫白匪拿住了,/钢刀下面不流泪;/不低头,不变色,/共产党万岁万万岁!”这首近于就义诗的红色歌谣,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斗争年代,起到了鼓舞斗志、坚定信心的作用。
现代儿歌是从20世纪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的。以后,儿童歌谣逐渐从民间搜集走向专业创作,成为一种教育儿童的工具。改革开放以来,儿歌蓬勃发展,全国涌现出不少优秀儿歌作家,成千上万件儿歌作品及儿歌著作。现代儿歌便成为源于童谣、少数儿童自编、多数由作家专为年龄较小的儿童创作的一种可诵可唱的简短诗歌。
二、科学童谣的概念及起源
科学童谣是旨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童谣,是儿歌领域的新品种,科普创作园地的一朵新花。她属科学文艺范畴,是继儿童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寓言之后诞生的“小弟弟”。她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谣为载体,借鉴现代儿歌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使承载的科学思想和知识达到易记易传的目的。
科学童谣是从知识儿歌和科普儿歌发展而来。它与知识儿歌的区别是:传统知识儿歌的对象主要是婴、幼儿,它以反映生活特别是幼儿生活和所见所闻为主,即使是写小猫小狗或花鸟虫鱼,也离不开生活,知识寓于生活之中,容量小、范围窄,属文学范畴;科学童谣则是以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为主,可以是纯科学的,也可以将科学融于生活之中,它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和少年。它与科普儿歌的区别是:科普儿歌主要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而科学童谣不但要普及科学知识,还要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内涵更为丰富。因此,科学容量较前者大,范围也较前者宽,可以结合生活写,也可以像纯科普作品那样“见事不见人”,仅仅写某一种单纯的科普知识。科学童谣应像童话、科幻、小说、散文、诗歌等其他文学样式一样,作者可以根据不同对象,根据自己作品的文字深浅、内容难易和篇幅长短,面对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文学前辈鲁迅、郭沫若,教育家陶行之,军事家冯玉祥,都曾用童谣写出过许多雅俗共赏的科普佳作。早在1924年,教育家陶行之就写过倡导科学学习的儿歌:“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去不会用。/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工加天工,/只在每事问”(《幼苗集》1924)。
早期的儿歌童谣靠口传耳听,反映的多是农村儿童所见所闻,除了少许反映季节变化、供幼儿游乐猜谜的谜语具有知识性外,极少出现科学成分。解放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进入儿童视野的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儿歌中的科学含量也逐渐增加。时代发展到21世纪以后,大量高科技产品涌入百姓家庭,把科普工作者和儿童文学作家“逼进”了探索新的创作方法的轨道。大家很快把易记易传又具有很强表现力的童谣纳入视野。2001年,四川科普作家协会和部分重庆儿歌作家,在进行大量研究后提出创作科普儿歌的设想:计划创作1000首描绘百科知识的科普启蒙读物,从此拉开了科学童谣创作的序幕。
创作初期的困难来自两方面:一是遭到部分儿歌作家的强烈反对,认为向婴幼儿讲科普等于对牛弹琴;一是儿歌作家本身的不适应,既无借鉴又缺乏描写科普内容的方式方法,特别是那些讲天文、历史、军事等非生物科普,更不知从何下笔,即使勉强写出来,也多属顺口溜,缺少艺术性。经过一年的实践摸索以后,作家们总算创作出一批受到批刊杂志编辑和读者认可的作品。吴昌烈的识字儿歌,曾被作为老外学汉语的辅助教材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连载;廖弟华的军事武器儿歌,被《少年作家》整版刊出;邹景高的奇树系列儿歌,也在《儿童创造》、《中国儿童诗》中连续刊出,戚万凯、黄继先等人的科学童谣,多次在各种儿歌比赛中获奖。老作家任溶溶看了有关科学童谣后“精神为之一振”,高兴地说:“……关于各种奇树的科学诗,关于找黄河源头的诗,都是孩子们需要的……应该倡导”。当然,从总体质量看,科学童谣难以同传统儿歌媲美。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普及,作为小弟弟的科学童谣,一定会在园丁们的辛勤耕耘中长大成人。
三、科学童谣生产的背景
科学童谣之所以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大量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时代呼唤科学童谣。科普作家黄继先曾以《时代呼唤科普儿歌》为题写过一篇理论文章,对科学童谣的创作鼓与呼。后来,这篇文章之所以被改编成杂谈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就在于他说出了大家特别是科学童谣作家们想说而没有说的心声。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时代。如果说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时代是春天,那么,科学童谣就是雨后的春笋。时代要前进,要加速前进,需要科普的车轮来驱动。而科学童谣,就是其中的一个车轮。科学童谣,它不但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反映着时代,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生产力中的产生力。科学童谣,则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启蒙手段。
2.生活蕴藏科学童谣。科学童谣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时代的产物,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时代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正因为如此,科学童谣的出现就具有现实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科学童谣的创作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君不见,自然界千奇百怪的现象以及自然奥妙的逐步解谜,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海啸、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非典、禽流感等疫情的爆发肆虐,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等空间科学技术的重大进展,都给科学童谣创作、普及创造了极大的条件。科学童谣的土壤是肥沃的,科学童谣的花朵是鲜艳的,科学童谣的果实也应该是甜蜜的。
3.儿童渴望科学童谣。儿童需要文学,需要儿歌,也需要科学童谣。科学童谣,对于儿童来说,犹如有了汉堡包,有了游戏机。科学童谣使他们学到了知识,尽管这知识是点滴的、浅显的;科学童谣使他们萌发了科学精神,尽管这精神是朦胧的、不自学的;科学童谣使他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和陶冶,尽管这种享受和陶冶还远远不够。优秀的科学童谣散发着科学精神,传递着科学知识,而科学精神的散发、科学知识的传递是自然巧妙的,科学知识和艺术手法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儿童在优美的享受愉悦之中,于心灵深处栽下了科学的树苗,汲取了知识的养料,科学之林正在悄然扎根、发芽、开花,结果。潜移默化之中,润物无声之中,培养好奇心,增强求知欲,这正是科学童谣的作用。
4.作家要写科学童谣。作家要写科学童谣,这是作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决定的。关注社会,以人为本,是我们的理念。儿童是社会的成员和细胞,是未来的花朵和希望。关注儿童,就是关注未来;关心儿童,就是关心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离不开儿歌的滋养作用。作家要写科学童谣,是对作家人品的考验。写科学童谣,回报甚少,无利可图,不但产生不了轰动效应,甚至被人视为“小儿科”瞧不起。如果经不起金钱的诱惑,经不起名誉的吸引,经不起寂寞的考验,是不愿加入科学童谣创作队伍的,即使加入进来,也是呆不久的。作家要写科学童谣,是对作家写作水平的检阅。科学童谣,三五几句,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它是诗,是有意境的;它是歌,是有旋律的;它是画,是有画面的;它是果,是有味道的。优秀的科学童谣,是时代与生活的艺术再现,是知识与艺术的有机融合。要再现、融合得天衣无缝,没有相当功力,难以创作出精品。
四、科学童谣创作的基本要求
科学童谣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童谣,只不过具有科学的内核而已。因此,一般儿歌创作的基本要求,也就是科学童谣创作的基本要求。
1.儿歌的分节
儿歌可分一节式、二节式和多节式。一节式儿歌能一口气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完,好似江河滔滔直下,一泻千里。儿歌一般采用一节式手法创作,如儿歌《菊花开》:“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开几朵? /开三朵,/爹一朵,妈一朵,/妹妹头上戴一朵//”。除一节式外,还有两节式、多节式。两节式儿歌将全部思想内容用两节表达,节与节之间采用对比手法或重复手法,使前后呼应。如《小娇娇》(丁曲):“小娇娇,胆子小,/看见一条毛毛虫,/‘妈妈妈妈叫’”。第二节为:“鸡宝宝,跑来了。/一口吞掉毛毛虫,/‘咯咯咯咯’笑”。儿歌通过两节式的描述,将胆小的娇娇和胆大的鸡宝宝作了鲜明的对比,善意地讽刺了胆小的小娇娇,对教育儿童大胆有勇气会起到一定作用。多节式儿歌结构比较自由,用于表达内容比较丰富的儿歌。如《学游泳》,第一节为:“我站在水边,/水波讥笑我:/怕!怕!怕!。”第二节为:“我脱去衣衫,/水波向我招手:/下!下!下!。”第三节为:“我跳下水去,/水波给我鼓气:/划!划!划!”你看,从最初的怕到脱去衣衫到下水划划划,一节说一个事,连续的几节又说明一个故事,讲明一个道理:万事开头难,迎着困难上。儿歌又是通过水波的拟人化手法表现这一过程,多么形象有趣!
2.儿歌的句式和字式
“句式”,指一首儿歌的“节”数。一般情况下,儿歌6到8节,最少的有3节,如《鸡蛋》:“鸡蛋清,/鸡蛋黄,/白云包个小太阳。”最多的十多节甚至几十节的,不过非常少见。因为儿歌的对象主要是婴、幼、低儿童,因此,篇幅不能太长。长了,记不住。但也有一类较特殊的、带情节的游戏儿歌,篇幅就比较长,而且带表演动作。
“字式”,指儿歌每句的字数。一般从一字、二字、三字到多字句都有。但常见的是三字、四字、五字、七字句。如:两字式,每句两个字。“小河,/说话,/哗哗,/哗哗。/问他,/说啥?/有鱼,/有虾”(《小河》虞运来)。三字式,每句三个字。“石拱桥,/弯弯腰,/背爷爷,/背宝宝。/又敬老,/又爱小,/石拱桥,/你真好”(《石拱桥》戚万凯)。四字式,每句四个字。“海龟妈妈,/沙滩扒扒,/生下龟蛋,/盖上黄沙。/太阳晒晒,/孵出娃娃,/爬进大海,/去找妈妈。(《海龟》齐敏)。五字式,每句五个字。“蒜瓣团团坐,/一块在听课。/从秋坐到夏,/腰弯背也驼。”(《大蒜》彭万洲) 。六字式,每句六个字。“飞盘飞盘飞飞,/一飞飞到天上。/娃娃娃娃追追,/抓住一个月亮”(《掷飞盘》蒲华清)。七字式,每句七个字。“蓝花碗,口儿圆,/我送香茶到田间。/犁地叔叔喝一碗,/一犁犁到天边边”(《送茶》江全章)。长短句式,每句字数不同,有多有少。“哈,小汗珠儿会爬山,爬上了妈妈鼻子尖”(《汗珠儿》范永昭)。“亲一亲好妈妈,嗯,好香呀!亲一亲好爸爸,哈哈哈,胡子扎嘴巴!”(《亲一亲》陈珉)。杂言一般是三言、五言、七言等句式的综合应用,尤以三三七应用最广。这种三三七式,句式参差错落,音节自然响亮,韵律优美和谐,儿童容易学,唱起来也好听,如三三七儿歌《梳子》:“小花猫,胖乎乎,钓条鱼儿用水煮。吃完鱼,咂咂嘴,拿着鱼刺当木梳。”
3.儿歌的节奏
大多数儿歌节拍不固定,根据内容需要灵活掌握,但也有部分儿歌讲究节拍,一般是二拍或三拍,最多不超过四拍,即念两个、三个或四个字一顿。比如,传统儿歌《吃了茄子留盖盖》,便是一种二拍加三拍式的儿歌,应该念两个字和三个字后一顿:“吃了/茄子/留盖盖,/拿来/当顶/军帽戴,/见了/爸爸/行个礼,/见了/妈妈/做个怪。”儿歌写作语言排列的另一个要求是:必须有节奏感。每一行诗所用词的字数大致相等,可以“切”开,“停顿”一样。比如《小板凳》(再耕):“小板凳,真听话,/跟我一起等妈妈。/妈妈下班回到家,/我请妈妈快坐下。”四行诗的字数是“三、三、七、七、七”,大致相等,可以“切”成“小板/凳,真听/话,跟我一起/等妈/妈。妈妈/下班/回到/家,我请/妈妈/快坐/下。”每一行诗“切”成四“节”(拍),也就是“停顿”四次。这样读起来就有节奏感。
4.儿歌的韵脚
能在口头流传的儿歌,大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容易记住。“辙”,就是车轮轧出来的痕迹,不管有多长,都是一样宽。“韵”,指的是一个汉字读音的收音(韵母)。合辙押韵,就是要求一首儿歌的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的收音必须是同一韵母的字。比如《山羊》(鲁兵):“你还小吗(ma)?你还小吗(ma)?胡子一大把(ba),咩咩咩咩叫妈妈(ma)。”这首儿歌的一、二、三、四句的最后一个字的收音,都是“a”音韵母,这就叫合辙押韵,读起来不拗口。如果写成“你还小吗?你不小了,胡子那么多,咩咩咩咩叫妈妈。”再读时,效果就完全不同。因为这四行的最后一个字:“吗、了、多、妈”音不是同一韵母,念起来就拗口了。因此,写儿歌时,至少要做到双句(二、四、六、八)押韵,最好第一句也押韵,这样念起来更琅琅上口。
5.儿歌的比兴
创作儿歌有许多艺术技巧,比兴是其中之一。比和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表现手法。一首儿歌往往托物起兴,通过对某一件事物的描绘烘托出一种能引起人兴趣的氛围来。如《太阳和月亮》(邹景高):“太阳哥哥要下山,忙叫妹妹来接班。月亮妹妹羞答答,躲在帘里巧打扮。巧打扮,怕露面,邀来星星当伙伴。哥哥见了眯眯笑,挑起灯笼就下山。太阳哥哥慢点走,请到我家吃晚饭。”这首儿歌前两句就是起兴的。“太阳哥哥要下山,忙叫妹妹来接班。”太阳的妹妹是谁?一下子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然后,运用比喻手法,借丰富的想象,把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把太阳比作哥哥,把月亮比作妹妹,把星星比作伙伴。于是,一幅美妙的画图便出来了:在那太阳即将下山,月亮也即将出来的瞬间,月亮在云朵里不肯出来,露出一点点余光,欲出非出,像一个女孩躲在门帘里,羞答答不愿出来的样子,是那么美、那么动人。太阳就像一个圆圆的红灯笼一样滚下山去了。到哪去了呢?滚到月亮妹妹的家里去吃晚饭去了。多么有趣,多么精彩!
6.儿歌的拟人
把自然界的事物拟人化,把它们当成人来写,有人的感情,人的动作,既生动形象有趣,小孩又容易理解。屠再华的儿歌《鸭婆婆》用的便是拟人手法:“鸭婆婆,会唱歌,一扭一扭,跳着迪斯科。”这首《鸭婆婆》,就把“鸭子”当成婆婆来写的。本来,鸭子走路一扭一扭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作者却把鸭子比作婆婆,把鸭子走路比作跳迪斯科。你看,多有趣。特别是对于科学童谣,更应该如此,因为科学童谣的对象大都是动植物和自然现象,将它们拟人化,有助于寓教于乐。如《啄木鸟》(沈中海):“啄木鸟,啄木鸟,/会听诊,会开刀,/治病不要钱,/只收虫一条。”作者就把啄木鸟比作是一位给树看病的医生,非常形象生动。再如《蚕宝宝》(张铁苏):“蚕宝宝,脱衣裳,/脱一件,变个样。/脱了四件旧衣裳,/变成一个茧姑娘。”作者把蚕蜕皮比作我们人换衣裳,就非常容量被儿童理解,有助于科普知识的普及。
7.儿歌的夸张
把本来的事物进行强化、扩大,造成强烈、鲜明的形象,便是
文学的夸张手法。儿歌的夸张手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把事物的性质、程度尽量扩大,如把本来并不大的“萝卜”、“谷穗”形容得比小娃娃还大:“谷穗比我长”、“萝卜比我大”。一类是数量的夸张,如将“三岁娃娃会唱歌,问你会唱几多歌?说多不算多,用箩装装有十箩,就拿一箩合你唱,唱到明年割早禾。”一类是时间的夸张,如极言划船速度之快:“双浆一摇到天边。”在儿歌中运用夸张手法,不要刻意追求奇特,而要在夸张的独创性、新颖上下功夫。刘饶民《种葵花》这首儿歌便应用了夸张手法:“大海连青天,山高接蓝天。我来种葵花,种满高山巅。葵花叶,绿油油,葵花瓣,黄灿灿,葵花杆子如竹竿,离天只有三尺三。要砍葵花盘,需坐大火箭。掉下一颗籽,渔人当小船……”它将掉下的一颗葵花子,夸张成有船那么大,“掉下一颗籽,渔人当小船”,多么新颖,多么独特!
8.儿歌的摹状
在儿歌中摹拟自然界的天然性状,叫摹状。如儿歌《上操场》:“钟声响,当当当,我们排队上操场。‘达达达达’走得齐,‘一二一二’喊得响。将来想当解放军,现在就得像个样。”这首儿歌用“当当当”来摹钟声,“达达达”来摹脚步声,这是摹状艺术手法的摹声。还有一类是摹形,就是用准确、鲜明、生动的文字,逼真地描绘事物的形态。如《赛积肥》这首儿歌对担肥速度的摹写便用了“快似箭”、“蝴蝶飘”、“一溜烟”等词汇:“风儿吹,鸟儿叫,积肥竞赛好热闹。叔叔担肥快似箭,姐姐好像蝴蝶飘。哥哥跑起一溜烟,爷爷乐得胡子翘……”摹状中还有一类是摹色,根据事物本来的颜色,用确切的文字把它描绘出来,“黄灿灿”、“红艳艳”、“绿油油”都是很好的摹色词汇。
9.儿歌的设问
除问答歌以外,不少儿歌也要应用设问艺术手法。儿童喜欢提出问题,渴望问题得到解答,增加知识。儿歌应用设问手法,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可以增加作品的魅力。儿歌的设问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中间,还可以在结尾处设问。设问在开头,开门见山,能启发我们的思考。如《太阳哪里来》(秦莲英):“红红的太阳哪里来?鱼儿说:它从海里钻出来。鸟儿说:它从山上爬上来。公鸡说:是我天天叫出来。宝宝说:是我用笔画出来。”提问设在中间则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儿歌的结构更加严谨。如《变魔术》(佚名):“小松鼠,采松果,/采下松果埋进土。/埋进土,干什么?/留着春天填饱肚。/春风吹,春天到,/小松果,不见了。/松果也会变魔术?/变出一株小松树。”儿歌的设问在结尾,可点明主题,还可使我们读后感到余味无穷。如《鹅大哥》(侯天杰):“鹅大哥,鹅大哥,/红帽子,白围脖,/摇摇摆摆上山坡,/请你进来坐一坐。/我要问问你:/哦哦哦哦唱的什么歌?”
10.儿歌的反复
《落叶》(常瑞)这首儿歌就使用了反复手法:“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就像一群蝴蝶,张开翅膀追追。”在短短四句中,就用了“吹吹”、“飞飞”、“追追”三个叠词。在诵读的时候,叠词之间稍微停顿一下,如“吹吹”读成“吹——吹”,使儿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感增强,符合儿童的语言习惯和发音规律,因此,在儿歌创作中常使用反复表现手法。叠词是反复表现手法的一种,可以根据思想内容的需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反复手法,可以反复使用一个字,也可以反复使用一个句子,甚至首尾两段完全相同。在儿歌中,每句的尾部重复使用同一个字,有时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1.儿歌的童趣
儿歌既然是给儿童看的,就要有儿童情趣,切忌成人化。《老鼠画猫》(戚万凯)就充满童趣:“眼睛要画小,脚爪要画少,小腿要画短,胡子要画翘。牙齿一个也不要,我们可以睡大觉。”这首儿歌曾获得全国生肖儿歌大赛二等奖,作为“七巧板”新童谣兑唱前10首必唱曲目,并被改编成舞蹈作为中央电视台1999年“六一”晚会的开场节目。猫和老鼠是一对冤家。老鼠来画猫,是美画它还是丑画它?当然是丑画。“小”、“少”、“短”、“翘”,都是丑画的内容,都是小猫的缺陷。小猫没有牙齿,是老鼠最高兴的事呢。因此,牙齿一个也不要画。妙就妙在四个“要”和一个“不要”之后,写出了老鼠丑画小猫的目的,写出了老鼠的心理:哼,我在生活中斗不过你,在我的画笔下,你就是一只没用的猫。
五、科学童谣常见的表现手法
科学童谣既然属于童谣,那么,童谣在多年创作实践中形成的艺术形式,就可以作为科学童谣创作的表现手法。儿童文学理论家、浙江师范大学蒋风教授在《儿童文学教程》(希望出版社1998年版)中介绍了6类:摇篮曲、数数歌、绕口令、问答歌、连锁调、颠倒歌等。著名儿歌作家张继楼分为知识、生活、季节、趣味、谜语、数数、绕口、连锁、问答、游戏等10类儿歌。现将科学童谣创作的七种主要方法列举如下,供参考。
1.问答式
问答式是从民间文学中的“对歌”、“盘歌”借鉴而来,非常适合科学童谣的写作。它通过饶有趣味的一问一答,在问和答之间彼此盘诘,充分激发读者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起到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艺术效果。因为是一问一答,一般不需什么特别的构思;因为在问题中隐着答案,又给孩子增添了乐趣和思考,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又比较省力的创作方法。但也不是说可以平铺直叙的想怎样问就怎样问。怎样才能问得更有趣、更含蓄、更合情合理,像歌剧《刘三姐》中的对歌那样,问得巧妙,答得幽默,这是需要作者去认真把握的。请看王清秀创作的《笔的歌》:“什么笔写字先喝水?/什么笔写字先湿嘴儿?/什么笔写字先脱衣儿?/什么笔写字磨短腿儿?//钢笔写字吃先喝水,/毛笔写字先湿嘴儿,/铅笔写字先脱衣儿,/粉笔写字磨短腿儿。”全文两节,笫一节问,笫二节答。即使对低年级儿童,对上述四种笔也有所认识,但要真的说清楚四种笔的特点,就需稍微动动脑筋了。在动脑筋的过程中,他们很容易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这是知识以外的收获。
另一种问答歌有所“改良”,不但使用排比、反复、对偶等修辞手法,而且变“正问”为“反问”,以谜语方式进行问答。这样一来,恐怕成年人读起来也很感兴趣:“什么叫豹水里钻?/什么叫虎不上山?/什么叫狼不吃羊?/什么叫牛不耕田?/什么叫鼠不不打洞?/什么叫马不驾辕?/什么叫猫不捕鼠?/什么叫鸡不生蛋?//海豹叫豹水里钻,/壁虎叫虎不上山。/黄鼠狼叫狼不吃羊,/蜗牛叫牛不耕田。/袋鼠叫鼠不打洞,/河马叫马不驾辕。/熊猫叫猫不捕鼠,/田鸡叫鸡不生蛋。”
2.谜语式
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猜谜,因为谜语是一种竞争性的智力游戏。早在1948年,延安的《边区教育通讯》就专门刊发过教育家辛安亭关于儿童谜语的研究文章,认为谜语具有“增长知识、启发思考、愉快生活、锻炼语言”的功能。谜语式儿歌多以四句为一首,有的将谜底作为标题,也有将谜底隐藏于书的某个角落中,动植物、自然现象、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都是它描写的对象。民间传统谜语中,多数都可纳入科学童谣的范畴。有的甚至是很精彩的。请看民间谜语《辣椒》:“绿口袋,红口袋,/有人害怕有人爱。”短短14个字,就把辣椒的外貌(颜色和形状)和内在特性写得入木三分,而且,只需读(听)一遍就能终生不忘,不仅是上乘的科普作品,也是优秀的语言教材。再看:“一位古怪老公公,/鱼网撒在半空中,/不捉鱼来不捉虾,/专捉坏蛋小飞虫(《蜘蛛》杨向红);“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

参考资料:http://125.208.6.106/WenJi/ShowContent.asp?RoomName=%B0%CD%C4%CF%B6%F9%B8%E8%D5%BE&ZuoPin_ID=8378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