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后果不负责)(原著:风清尘散。改编:清虚元妙)
有一隐者,不知其名,因其俗家姓卓,故称“卓先生”。
先生尝东游途经梦海,得秘藏天丹与北派隐仙纯阳正宗道统,自此长生不老,功参造化,以内力论,当时无一敌手,仅止武技一途,不甚擅长。
先生既得长生,雄心遂起,于湖北武当山,建道观,尊三清天尊,自号三丰真人,广收门人,因材施教,授予拳法剑术,掌门户数十载,潜心研创武技一道,创有太极剑法拳掌,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堪称一绝。武当派亦是英杰辈出,扬名天下,为武林共尊。先生亦为世人尊为武林泰斗,一时风头无两,少林峨眉等派亦远远不及。
俗语有云,静极思动。
先生又起出尘之心,遂借升天之名遁出武当。临行之际以念珠与钥匙赠予琉球人士尚忠信,希冀以此诉说梦海之谜,此时正值永乐帝登基,闻听三丰真人盛名,遣派率下崔风宪与魏宽上山寻之,却不得真人其踪,遍访武当门人,方知真人早已飞升大罗天界,二人遂惊呼:天人哉!
至此,世人皆以为三丰真人功德圆满,霞举飞升,却不知内中玄机。
既已改头换面,三丰之号不复再用。先生为研习各家武学,乃化作无名道人,拜入华山玉清观门下。因其才能出众,众人乃推其为掌教。
华山有三达剑,曰“智剑平八方,仁剑震音扬,勇剑斩天罡”,玄奥艰深,先生研习多时,不得要领。某日出行,恰逢一宁姓小童狂舞不止,先生心有所感 ,遂与小童共舞,须臾,尽得三达之秘。先生有感于小童之恩德,乃收其为徒 ,赐号“不凡”。
三达神剑既成,先生纯阳功又臻至化境,自思枯守华山亦无大用,便将掌教之位传与徒儿不凡,自己却借死为名出山游历。
途经西域昆仑派属地,先生遇一卓姓青年,乃先生本家远亲分支
此子偶得《剑神古谱》,习练多时却不入门径,先生悯其天资非凡,遂出手指点,不几日,此子终勘破人情七大碍,舍弃善恶之心,习成剑芒绝学,先生赞叹不已,道:“大善,汝剑法既已大成,可称剑神也。”
果不其然,三十余载后,昆仑剑出血汪洋,千里直驱黄河黄。剑神之威名,无人不知
岁月匆匆,转眼又是几十寒暑,对长生之人不过是弹指一挥。
这一年时值朝廷大乱,西北怒苍割据一方,大战如火如荼。先生自恃武功已深,足以纵横天下,又得闻怒苍山乃藏龙卧虎之地,遂往西北而去。
话说这一日,先生行至怒苍山下,见一人愤愤自山而下,此人满面执拗,浑身杀气,却原 是贼号“九州剑王”方子敬是也。
先生慧眼如炬,一眼看破此人功底,遂出手与之争斗,不几合,便以“仁剑震音扬”尽破剑王招数,剑王羞愤不已,自此弃剑用刀。
后江湖传闻剑王曾败于宁不凡之手,实为误传,只因三达同出一源,故而混淆,想那宁不凡功力尚且浅薄,如何能是九州剑王之敌手?此实韦先生所为也,只为栽培爱徒成名
不足旬日,先生又巧遇怒苍匪首秦霸先,秦匪自号一代真龙,实乃妖魔之体, 非人力所能抗衡。先生见猎心喜,遂出手拦路,与之交手,未及十合,秦匪为先生一掌打翻在地,身受重伤,匪自知不敌,仓皇逃去,先生摇头叹曰:“高处不胜寒,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啊”。言罢,飘然而去
又过数日,秦匪中朝廷埋伏,虽有真龙之体,奈何前与韦先生一战受伤颇深,又为少林天绝、昆仑剑神等人追杀,终身死神鬼亭。
自此,先生感叹天下再无抗手,遂息了名利之心,化名韦子壮,韦姓者,伪姓也,于征北都督,化身护卫,潜伏爪牙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