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所刻画的人物真实性,历来备受质疑。但争论那么多,以为《三国志》就真实的人忘记了史书是可以不断改的!所以不要抱着“正史”招牌鸡毛当令箭。有几位人物,《三国演义》描述比正史公道。
刘备。刘备性格仁厚,诚实温和。近来正史崇曹贬刘,而认为《演义》所写刘备性格人品不真实,从许多事鉴定出刘备假仁假义,虚伪得很。那是错的。
曹操。曹操奸雄之名是实际行为所成。曹操性豪侠,恶低俗。但借正义之名,中有私心是真。曹操人生观认为,扶持大义的“英雄”有权利享尽荣华富贵。匡扶正义是人生舞台,可以傍正义图私人享受。就如一个人,又要“好客”的面子摆了全席珍稀美味,又不让人吃只能自己吃的那行径。
吕布。吕布的诚实、貌美,真如《三国演义》描写,武勇之才确实厉害。关羽决非对手。
赵云。赵云是《三国演义》人物描写最真实的人物。武力、修养都很真实。他的谨言慎行又武艺高强描写完全正确。只是相貌有夸美之处。真实赵云容颜是中下颜值甚至于吓人的。
本作者有辨别历史真伪秘术。
图片来于网络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相比,哪个更贴近真实的历史?
虽然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是我国的传统名著,甚至《三国演义》的名气可能还更大点。但是真要从真实性角度来说,我觉得还是《三国志》更接近真实一点!首先从作者身份角度上说,《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本身就是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史学家对待历史的严谨态度从《左传》上写的春秋时期齐...
《三国演义》与真实的三国差别在哪里?
1、体例不同 《三国志》是史书,是对三国历史的较为客观的叙述。《三国演义》则是历史小说,是对三国历史的人为演绎,其中加入了很大成份虚构的内容;2、成书时间不同 《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初年,距离三国很近,因而可以保证这部史书的真实性。《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掺入了大量民间传说;3...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在哪里?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话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南宋著名的理学...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哪一个记录得更真实一些?
4.两书描述主轴不同:三国志因为是正史,所以主要以魏国为主,因为魏取代汉,所以为正统,蜀国和吴国则较不是正统描述、三国演义因为是小说,多有作者本身的个人意识在内,小说是以蜀国为正统,魏国和吴国描述较属于陪衬的感觉。 5.情节夸张与事实不一定符合:三国志因为是正史,所以所撰皆为史实、三国演义是小说,对于人物...
三国演义跟三国志,内容相差有多大?究竟哪个更接近历史?
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演义》是小说,本身情节就是允许虚构的。重点说说第二句话,宏观史观更接近史实的是《三国演义》。由于受到自身身份的限制,作为蜀汉降臣、也是晋朝史官的陈寿不可能说出历史真相,因此《三国志》虽然名为“三国”,其实更像“曹魏史”,为什么?1,只有曹魏帝王称“纪”,而...
有人说看《三国演义》还不如看《三国志》这两种区分在于哪里呢?_百度...
一、创作时间相差巨大 我们都很清楚《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初小说家罗贯中,而《三国志》作者是西晋文学家陈寿,从两人创作的时间间隔来看,相差巨大,陈寿更加贴合三国时期,其记载的三国时期的史料、文献更加贴近当时三国,对于我们后世研究三国更具有代表性。二、文学载体不同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是我国...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哪个更贴近历史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前一个是正史,后一个是小说,小说是什么东西,小说就是虚构,但是如和现实有雷同,那纯属巧合,呵呵,是不是?但是通常大家看其他小说,根本就不把它当成真实,知道那是虚构的,但为什么天下的人都觉得《三国演义》说的是历史事件呢?大家谈起来,好像孔明借东风,木牛流马...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是什么?
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初年,距离三国很近,因而可以保证这部史书的真实性。而《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掺入了大量民间传说;3.承续关系不同。陈寿写作《三国志》依靠的是他自己多年收集的历史资料,而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则主要取材于《三国志》。也就是说,《三国志》是《三国演义》的母体。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哪本书更贴近真实的历史?
由此可以推断,《三国志》中的周瑜形象比较忠实(或接近)于历史人物的真实。而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系公元1330年―1400年间人,比陈寿晚了千余年。他对三国历史人物的评价,带有“尊刘抑曹”强烈倾向,这是已延续千百年的封建正统观念使然。所以,他在创作《三国演义》时,对蜀 **...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哪一个更接近真实历史?
都写进了这本《三国演义》里的英雄争霸当中,故而并没有那么贴近史实,但作为章回体小说可读性非常高。而<<三国志>>固然是史书,固然要比演义真实度更高,但不能盲目迷信,毕竟陈寿也是一个人,他有自己好恶,再严肃的史家,也难免在作品中掺杂大量的个人感情。我们看待历史问题,要辩证的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