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成年后,我们的朋友会越来越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2-28

老朋友渐行渐远,是所有人都遇到的问题,区别只在于有的意识到了、承认了、面对了、甚至把它说出来了,有的在潜意识里已经默默完成了这个不自觉的心理建设。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何结交到志同道合、让人愉悦的新朋友呢?要想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回答一个困扰过许多成年人的问题:为什么成年后的你,朋友变少了?

先说结论:我认为,一是交友纽带变了;二是太过被动,指望友谊从天而降、然后不加维护便可以相伴一生;三是眼高手低,试图不劳而获。

交友纽带变了

学校和社会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在于,在学校里,朋友关系多半源于物理距离的相近,同寝室、同桌、同专业更容易成为朋友,因为你们有一致的生活内容、共同的可供吐槽的圈子,生活的相近伴随着各种话题的滋生,从而形成一种亲密关系。而到了社会上之后,物理距离上最近的,却是一群带着利益纠葛、成长环境和三观迥异的同事,在其中甄选出知心朋友,犹如大海捞针。

很多人喜欢感叹,上了社会再也交不到如学校里那般的知心朋友了,甚至老朋友也渐渐疏远。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如上所述,两种环境的变化,本质在于,你和朋友不再处于同一空间,也没有过多的重合时间,简而言之,你们不能再天天见面了,这直接导致你们不再有如过去那般众多的话题。

换个角度来说,过去的交友纽带是“共同的生活”、是朝夕相处。而随着各奔东西,每个人都逐渐开启了新的生活,对他人的生活琐事,无法感同身受甚至提起兴趣,也正常不过。客观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但很多人却没有找到新的纽带,依然絮絮叨叨无休止地谈论个人生活,用老一套的交友方式去维护旧友或结交新朋友,自然会感到挫败。

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不再是个人生活和共同圈子,那还有没有什么别的依然强烈的纽带,来让人感受到“知心朋友”般的温暖,甚至“灵魂伴侣”般的共鸣呢?

什么是“知心朋友”

讨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前,先来看看什么是知心朋友。

我认为,知心朋友指的是对个人而言具有独特性、不可取代性的亲密朋友。例如,在学校里,或许你仅有那么几个可以来分享私密感情生活的朋友,可以毫无顾忌地和他们说最近喜欢上了谁,最近谁又在追我。这些事,不可能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就和他们分享。这体现了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

但时光不再,我们已经过了那个八卦横飞的年纪。如今,大部分人的聊天内容是什么呢?我问了一些人平时都和“朋友同事们”聊什么,得到了惊人一致的答案:追剧、八卦、热点话题(只是无关痛痒的热点,并不是三色幼儿园那种)、游戏、带娃、发财等。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便是,这些话题可以让你轻易地融入一个全新的圈子,但似乎谁对谁都不是必须,一旦物理距离远了,过去这些叽叽喳喳聊一通的人们,也就散了。缺少了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这些每天在一起叽叽喳喳的人们,就成了“酒肉朋友”,而不是“知心朋友”。本质来说,成人社会里的友情,缺乏一些我们过去认知范围内的维系友谊的纽带。如果话题是如上所述,那么,没有谁真正需要你的友谊,也没有谁真正需要他人。

如果找不到新的强有力的纽带,势必无法走出“交不到新朋友”的窘境,甚至连老朋友也会因为生活的天壤之别而渐行渐远。

新的纽带是什么?

新的纽带是什么,取决于你对朋友的定义和期待是什么。你的期待,决定了你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如果你希望朋友周末陪你出来消磨时光,那么会赴约的也一定是同样有消磨时光需求的人;如果你对朋友的期待是一起聚众玩游戏,那么会赴约的也一定是同样喜欢花一个下午玩游戏的人;如果你对朋友的期待是交流最近读书、看电影的心得体会,那么会赴约的一定是同样想交流这些的人。

如果你认为朋友仅仅是“垃圾桶”,是你情绪发泄的出口,那么很遗憾,到了社会上,你会发现,愿意做“垃圾桶”的人越来越少。那些愿意频繁听你倒垃圾的人,不是太闲,就是太寂寞;

如果你认为朋友仅仅是陪伴,那么这个纽带得以成立的前提在于,双方都朋友不多,缺乏陪伴;

如果你认为朋友仅仅是一起共同消磨闲暇时间,那么前提在于双方都有大把的无所事事的时间可以用来消耗;

以上所列举的三种对朋友的定义和期待,都指向同一个共性:即这些友情得以维系的纽带,根本在于,双方都不能有进步。你不能不承认,这的确是一种纽带,事实上,许多人友情得以维持的原因,也不过是因为大家都交不到新朋友罢了(其实很多婚姻得以维系的原因也是如此)。

你当然可以安于结交以上所列举的这三种朋友,这样的交友很轻松,不需要去考虑自我进步、也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但万一你的朋友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即他们对朋友的定义和期待变了,你也就得接受,他们一定会与你渐行渐远。每一种选择都有代价,没有追求的结果,从来都不仅仅是失去追求本身,而会同样失去有追求的朋友、积极向上的动力、甚至会提前步入衰老。

如果你对朋友的定义和期待超出了“倒垃圾”、陪伴、消磨时光,而是希望从互动和交谈中分析问题、得到启发、探讨观点,那么在你努力成为这样的人的过程中,自然也会吸引到类似的人。你们的纽带不再是各种具体的个人生活、私密的感情状况,而是共同的爱好、相近的三观、相似的理想,甚至互相欣赏。

回避严肃讨论并不是一种好的交友方式

我不太明白,从什么时候开始,回避严肃讨论居然成了一种被推崇的交友方式。严肃讨论分明是一种强有力的交友纽带,将有求知欲的人们连接在一起。但翻开朋友圈,更多的人确实喜欢晒无关痛痒的美食、美景,或跟风晒一些年度账单之类的东西。

严肃讨论中,势必无法避免观点的对立、冲突,无法避免争吵,于是很多人错误地认为,避免冲突、对所有人友善才是维持自己朋友圈形象的好方式。这种友善的方式包括,从来只发表无关痛痒的内容,从来不下任何判断,从来不评论任何鸡毛蒜皮之外的事件。“不得罪人”当然是一种中庸的、安全的方式,但只能交往到同样中庸的、安全的朋友。如前文所述,没有共同爱好或思想交锋支撑的友情、纯粹基于个人生活的友情,是脆弱的,随时可能因为距离远了、生活不同了而一拍两散。想通了这一点,我便不再顾忌在朋友圈和交谈中发表观点。明确的观点势必会得罪一些人,但同样也可以吸引来更多更值得交往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有追求的人,时间势必越来越少,以精神世界作为交友纽带,是最有效且最紧密的一种方式。只要坚持个人成长,势必可以在精神的领域,结交到各种志同道合、互相欣赏的真朋友。在这样的互动中,不仅可以顺便得到陪伴、倾诉,还能获得启发,互相监督,共同进步。时间从来都不是检验友情的标准,能够长时间保持朋友关系,不过是因为步伐一致,这个步伐,未必是一起成长,也可以是一起原地踏步或一起退步。而好的友谊,不该是为彼此停留,而是携手前进,去探索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而事实上是,愿意在成年后继续努力进步的人并不多,于是反倒让这样的友谊变得稀有而坚挺。

不要试图不劳而获

任何关系都需要维护,友情也是。即使有再紧密的友谊纽带,几个月甚至一年没有交集,也多半会疏远。而不需要频繁互动的友谊,一定是有着更强烈的精神作为纽带,对大部分人来说,如果没有精神纽带,那么保持一定频率的互动,是维护友情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可是我又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并没有结交朋友和保持互动的欲望。

一定是超越在网络上被陪伴的某种需求,才让你有主动交友的动力。根据我观察,许多人缺乏交友动力的原因在于,他们对于与他们相似的人群,根本提不起交友的兴致。比如,生了孩子的人抱怨妈妈群每天都在“买买买”、育儿经和晒娃中反复;打游戏的人抱怨并没有兴趣把群里二次元的人约出来见面;上班的人抱怨和同事没法讲心里话,也没渠道认识别的人……

听这些吐槽时,我总是有相同的困惑:这些吐槽的人,与他们的吐槽对象,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人,为什么他们却相互看不上呢?这些“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朋友”,既然提不起你的交友兴致,那是不是意味着,你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结交那些能提起你兴致的人?

人在任何阶段交到的都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如果你对身边的人提不起兴趣,那多半也是你自己的问题。本质上,你身边大部分新朋友的局限性,也就是你自身局限性的体现。或者更直白点,大家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凭什么让他人产生交往和交谈的兴致?如果你的个人特色只是聊院线电影、热门剧集、明星八卦、玩游戏,那么,你自己大概都对和你类似的人提不起太大兴趣吧?

如果你无法对身边的所谓“朋友”产生兴趣,那么,想一想你想结交什么样的朋友,然后努力先成为那样的人。不要试图不劳而获,不要寄希望于生命中“意外”出现一些有趣的、有经验的、有见解的人,并且一直存在下去。也不要顾影自怜,觉得没人懂自己。交友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互动过程(除非你足够牛逼,牛逼到有很多人倒贴,然后从中去选择一些)。但相比于变成绝对牛逼的人,通过个人努力,不断地靠近自己所想达到的圈子水准,然后主动去结实一些自己欣赏的人,并且用行动向他们学习,才是更靠谱更可行的方法。一旦你这么去操作,会发现,你所欣赏的人,也会去选择他们欣赏的人作为朋友,他们并不希望在交友中只作为一个输出者而存在。给出有效的反馈、提起他人的兴趣,就决定了你必须去努力,必须去多看书、多思考、多行动。

一旦你成为了足以让他人产生交谈和交往兴趣的人,朋友什么的,都是自然会来到生命中的。而那些人,即使他们没有你现阶段的阅历、学识,至少他们主动、积极、有行动力,就凭这几点,也足以证明,他们值得一交。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就有可能遇到什么样的人。

说到底,如果你也很爱你的朋友们,并不觉得他们干瘪无趣,在交往中可以获得很强的愉悦感,那就没什么问题。如果你满足于聊八卦、聊游戏、聊琐事,也无可厚非。但你不能自己无趣却要求别人有趣。

去哪里找到圈子

圈子的获得方式有许多,对大部分人来说,爱好是最简单的一个方式。前提是你真的爱,并且真的想在这个领域取得一些进步,而不是随便叫一叫,然后在朋友圈里拍个照装个逼,便结束了。

随便举个例子,如果你热爱摄影,并且不是天才,那你必然要上各种分享社区去浏览别人的作品、学习他人的前后期技巧,有了问题,你会留言,会在网上和人交流。你甚至有可能需要跟着某些摄影团一起出去采风,来学习这一门技术。不论如何,只要你对这一领域足够热爱,足够有欲望做好,自然就会进入到一个圈子,认识一些同样爱好的人群。而随着你做的越来越好,也会有越来越多新加入的人希望认识你。而当你在某一领域做到顶尖时,自然会吸引到别的领域顶尖的人,从而不断扩展自己人生的广度和深度。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交友从来都不是目的,而只是你努力的过程中所附赠的礼物。如果你有爱好,却交不到朋友,那你得审视一下,你所谓的爱好,是不是仅仅是消费?你是不是根本没想在这个爱好上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把它做好?

说到底,有没有进步欲望,决定了人生的基调。

以上所列举的指示交友中比较重要的需要反思的问题,但同样有许多其他问题值得思考,比如,我们该不该重复上一代“礼尚往来”的维护友情思路,每次去别人家都送一点礼?我认为,这样的行为没什么错,但真正的友情不是礼物的堆积,也不是客套的寒暄,甚至这样的行为,会让双方都觉得很累,从而降低交往频次。真正重要的,从来都只是本质的东西,而不是表面的形式。我没有发现,谁和谁的友谊,因为婚礼上多送了几千块、多送了几个礼物,而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上一代形式主义的“毒瘤”,居然传承了下来,让我感到忍俊不禁。

有这个精力和时间,不如多看几本书、多思考几个问题、发展一两个爱好,然后在与朋友见面时,好好聊一聊,真正培养一些独特的、不可取代的感情纽带,然后好好体验互动中所产生的火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