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2-26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作过如下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三个方面。现在,该组织又具体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的8条标准,它们是:
快食:所谓快食,就是吃得痛快。三餐的饮食吃起来感觉津津有味,能快速吃完一餐饮而不挑食,食欲与进餐时间基本相同。快食并不是狼吞虎咽,不辨滋味,而是吃饭时不挑食,不偏食,吃得顺利,没有过饱或不饱的不满足感。万一有持续性无食欲状态出现,应请教医生,看看是否肠胃或肝脏有什么毛病。
快眠:快眠就是睡得舒畅,一觉睡到天亮。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睡得快重要的是质量,如睡的时间过多,且睡后仍感乏力不爽,则是心理生理的病态表现。快眠说明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
快便:便意来时,能快排泄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自如,在精神上有一种良好的感觉,便后没有疲劳感,说明胃肠功能好。
快语:说话流利,语言表达准确、有中心,头脑清楚,思维敏捷,中气充足,心肺功能正常。说话不觉吃力,没有有话说而又不想说的疲倦之感,没有头脑迟钝、词不达意现象。
快行: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转体敏捷,反应迅速,动作流畅。证明躯体和四肢状况良好,精力充沛旺盛。因诸多病变导致身体衰弱,均先从下肢开始,人患有内脏疾病时,下肢常有沉重感;心情焦虑,精神抑郁,则往往感到四肢乏力,步履沉重。
良好的个性:性格温柔和顺,言行举止得众人认可,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环境,没有经常性的压抑感和冲动感。目标坚定,意志持衡,感情丰富,热爱生活和人生,乐观豁达,胸襟坦荡。
良好的处世技巧:看问题,办事情,都能以现实和自我为基础,与人交往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不管人际风云如何变幻,都能始终保持稳定、永久的适应性,能保持对社会外环境和身体内环境的平衡。
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强烈,能有选择地与朋友交往,珍视友情,尊重他人人格,待人接物能宽大为怀。即善待自己,自爱、自信,又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第2个回答  2015-10-30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躯体健康
一般指人体生理的健康。

心理健康
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标志:
第一,具备健康的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级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爱、自信心以及有自知之明。
第二,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的欢迎和信任。
第三,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不断地进取,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

社会适应
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

道德健康
最主要的是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认为规范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的幸福作贡献。
第3个回答  2019-02-02
什么叫心理健康呢?不是说没有症状,而是指你具备了哪些或是多少优秀品质,或是一些良好品质,到目前为止,关于有多少良好品质也是众说纷纭的,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九种积极的品质。
第一位的品质是happiness,就是幸福感。
第二种品质是和谐,是内心的和谐。所谓的内心和谐就是指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对事物的认识,对自己眼前的处境,对将来追求的目标,还有现在所能够做的,这各个方面的事情之间能够达到协、调。
第三种品质是自尊感。所谓的自尊感,简单讲就是self-like或 self-love,就是自己喜欢自己。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很重要的品质就是能够喜欢自己。
第三种品质是自尊感。所谓的自尊感,简单讲就是self-like或 self-love,就是自己喜欢自己。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很重要的品质就是能够喜欢自己。
第五种品质是个人的成熟,是指在处理自己的问题,人际关系,环境的要求,工作的要求,处理家庭、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能够非常得体。
第六种品质是人格的完整。
第七种品质是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第八个种品质是有效地适应环境。
第九种品质是在环境中保持独立。这两个是相互矛盾的,但是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说,一方面要适应环境的要求,同时还要保持独立。这个独立就是说要给自己一定的空间,一定的调整自己行为的空间。一方面顺从了环境,同时又保持了独立性,既服从又能够反叛,有一定的反叛精神。那么怎么处理好这个度呢?我想这是一门学问,需要不断地汲取经验,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学习。
http://reading.cersp.com/Cathedra/PkuClassroom/200602/890.html
第4个回答  2013-12-26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标准给予着重考虑:
  一是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及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包括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成功地对新情境做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我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是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境相符合。
  三是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四是人格完整。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五是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卑,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六是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七是社会适应正常。个体应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准的相对性。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说明,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当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在心理上形成心理冲突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是可以自行解决的。二是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从心理结构的几个方面看,一旦它们不能符合规律地进行协调运作时,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个性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心理,一个人的个性在没有明显的剧烈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看,每个人在其现实性上可划分成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间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有差异的。三是发展性。事实上,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随着个体的心理成长而逐渐调整而趋于健康。
第5个回答  2013-12-31
心理学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4.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和谐完整。 7.智力正常。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是否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是否切合实际;4、是否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5、是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是否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是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是否能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一、是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二、是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三、是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四、是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五...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简答题和答案
3. 情绪调节能力: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保持情绪的稳定性,合理处理焦虑、压力和抑郁等负面情绪,避免情绪的极端化。4. 人际交往与社交技巧:他们能够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沟通,理解并尊重他人,能够妥善解决人际冲突。5. 价值观与道德观念:心理健康的人拥有清晰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这些观念能够指导...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样的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样的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普通体检能查出癌症吗?小小的情感经历 2023-04-12 · TA获得超过16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9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什么
\/区分 许又新心理健康三类评估标准:1. 体验标准:以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2. 操作标准: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核心是效率,包括心理活动效率和个人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3. 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过去、现在与未来)考察分析。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智力正常:比如智力发育水平和同龄人相比,在正常误差范围内,先天智力发育低下的孩子,心理健康无从谈起。2. 情绪良好:心理健康的人可以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并且能够体验到情绪带来的积极变化。3. 行为协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应该是协调一致的,在处理...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啊?
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 功能;发展标准是指着重对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和分析。衡量健康时,应该把三种标准综合考察。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的评价很适当,不过高的...

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是什么
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是什么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猴溉牢1 2020-01-10 · TA获得超过33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5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8.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简述心理健康的八个标准
简述心理健康的八个标准如下: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

相似回答